这样的英国,真是没想到

这样的英国,真是没想到

这样的英国,真是没想到

印象中的英国人总是衣冠楚楚,自成风格,可是现实中的英伦……

在英国留学生活期间,有很多奇怪的社会现象,会让初到英国的小伙伴惊讶不已,其实,社会风俗的成因跟当地气候水土文化观念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别说英国和我们隔着英吉利海峡和亚欧大陆,万水千山产生各种差异化;就说国内,还不是会有:南方人理解不了北方人天天吃馒头怎么能吃得下去,北方人也对南方人天天吃米饭感到不可思议这种事嘛。

以下总结英国那些会让我们感到奇怪的社会现象,如果理解不了,那么就努力适应它吧。

四季不分乱穿衣

电视新闻里的英国人总是衣冠楚楚,自成风格,可是现实中的英伦,却可以在夏天的街上看到四季服装:穿吊带背心的、T恤衫的、毛衣的、夹克的、风衣的、棉袄的乃至羽绒服的、五花八门。

这里气温也让人直呼什么鬼?!

在太阳底下,能被晒得冒油,可是一片云彩飞来遮蔽了阳光,又被冷风吹得直打哆嗦。

每天气温也相差甚远,眼光明媚的时候也许就非常冷;有时候浓云蔽日,兼有四五级大风把树叶吹得“嗷嗷”吼叫,可也许又非常的热。

这样的英国,真是没想到

草地不怕踩踏

英国的草地实在是太漂亮了,满山、满坡、满城市、满街道、满家门口,随处都有,像翡翠的绿毯,毛茸茸地铺展在人们眼前,养眼又养心。

可是,哪儿都有英国人在草地坐、卧、躺、跪、走路、打球、追逐、聚餐,就差没把汽车开到草地上了! 英国人的一大享受就是躺在草地上晒太阳,大中小学校的很多课堂也经常搬到草地上去授课,这也许源于英国的阳光太珍贵了。

这样的英国,真是没想到

格林威治公园

窗户全没有纱窗

英国居民的住房基本都是两三层的哥特式小洋楼,有的独栋,有的联排,有的装饰着精美的洛可可纹饰,有的门前还有雕塑。

无论是百年老屋还是几十年的新房子,均保存、维护得很好。

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所有窗户全不装纱窗,这样,经常苍蝇就飞进来暖和暖和或者凉快凉快。

屋子里的苍蝇吵得人心烦意乱,起身轰,它们倒也不在乎,反正窗户大敞,怎么进来的再怎么出去就是了。

这样的英国,真是没想到

墓地设在居民区中

无论是伦敦那样的大城市,还是在卡迪夫、布里斯托、巴斯等等中小城市,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某个教堂周围,环绕着大大小小的墓地,里面不规则地放置着石棺和石碑。

现实中的英国人,喜欢将墓地修在离生活区不远的地方,他们是伴着坟墓在睡觉——这在中国绝对是不可以的。中国的墓地远远避开活人的生活区域,为了逝者的安宁,更是为了生者的心安。

而在英国,墓地常常被视为宁静的历史,并不仅仅意味着死亡,而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很多英国人喜欢在墓地办各种庆典仪式,甚至,靠近墓地的房价都要贵一些。

这样的英国,真是没想到

警车常鸣笛

不知是为了起到震慑作用还是单纯为了刷存在感,大白天也经常能听到警车的鸣笛声,吵得全城不安。

其实英国是犯罪率很低的国家,晚上出门也无须害怕。不能容忍社会车辆和私家车随便鸣笛的英国人,怎么就能对警车的“哇哇”听之任之呢?

这样的英国,真是没想到

商店五点就关门

除了大型超市,英国的商店一般上午9点或者10点才开门,傍晚5点或5点半就关门,节日当然是从不开门的,星期六是下午4点就关门,星期日很多商店干脆不营业。

全雷丁市唯一的华人超市,周一到周五的营业时间是上午10点到下午6点,真是标准的8小时工作制。

这样的英国,真是没想到

可以不吃蔬菜

超市的蔬菜除了价钱贵得惊人,而且也不好吃。

比如卷心菜可不是咱们的圆白菜,其根粗叶厚,怎么炒也炒不烂;芹菜也粗壮如树枝,得先用水焯上5分钟再炒,才能熟。

大街上除了比萨饼就是汉堡包,再就是美国炸鸡和土耳其烤肉,照今天的科学膳食观点,都是帮助人猛长脂肪和形成“三高”的垃圾食品。

可是英国人只要有了牛排,再加上半个烤番茄、几块烤土豆和几粒豌豆,就觉得非常美味了。

这样的英国,真是没想到

水龙头各行其事

无论是厨房还是卫生间,英国的水龙头都是两个,冷热水分开,没有混水阀。

凉水扎手,热水烫人,用起来还得两边一起拧。

最被广泛吐槽的一个原因是,英国人认为这样有助于塑造人格。。。

实际上是因为二战后房屋结构原因,导致来源于储水罐的热水不如冷水干净可饮用,所以才不能混起来哒。

这样的英国,真是没想到

没有KTV

晚上的英国人都干什么呢?

英国没有KTV,只见过极少的健身房和台球厅,所以,可以肯定唱歌不是英国的全民普遍性活动。

对伦敦那种大都市来说,话剧和音乐歌舞剧是很惬意的享受,而中小城市就只有酒吧可以消遣了。

这样的英国,真是没想到

城市里有古树

在英国留学生活会发现,每个城市都有上千年树龄的大树。

印象最深的是,在巴斯市的一个街头公园里,居然有着十多株直径1.5米以上的大树,它们怎么会矗立在城市中心呢?

这样的英国,真是没想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