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宿遷」的金字招牌爲何這麼亮?市政府撰文詳解!

前不久,《群眾》雜誌刊發宿遷市人民政府署名文章。

文章說,宿遷積極落實江淮生態經濟區建設任務,堅持源頭管控與制度約束並進、汙染防治與生態建設並重,全面加強生態環境治理,生態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生態環境質量明顯好轉,先後被授予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以下為具體內容。

“生態宿遷”的金字招牌為何這麼亮?市政府撰文詳解!

堅持統籌謀劃和分類發展相結合,著力構建科學有序的空間格局,堅決守住生態紅線。

充分運用併發揮好生態規劃的引導、倒逼和控制作用,加快構建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促進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

一是優化空間格局。科學佈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高標準編制宿遷市生態經濟示範區發展規劃,以鄉鎮為單元劃定市域主體功能區,將市域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為綠色發展提供高效、集約、均衡、可持續的區域發展空間。

二是嚴守生態底線。著眼構建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三大紅線”,先後編制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駱馬湖和洪澤湖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等,生態紅線區域總面積達1766平方公里,佔全市國土面積的20.6%,生態宿遷的金字招牌進一步擦亮。

三是嚴控開發強度。始終堅持土地集約高效利用導向,實行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在省內率先啟動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多規融合”,合理調整耕地、基本農田和建設用地指標,加快調整不符合生態環境功能定位的產業佈局、規模和結構,嚴格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和土地開發強度,全市土地開發強度保持在17%以下。

“生態宿遷”的金字招牌為何這麼亮?市政府撰文詳解!

堅持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相結合,推動產業結構變綠變輕,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

牢固樹立和踐行“兩山”理念,緊緊圍繞江淮生態經濟區重要節點城市這一定位,著力打造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推進產業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和諧共生。

一是推動生態產業化。充分挖掘並利用好宿遷良好生態環境資源稟賦,認真做好“生態+”文章,因地制宜做大做強“生態+旅遊”“生態+健康養生”“生態+農業”等,不斷放大標識性特色優勢,切實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產品、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促進生態向產業化、品牌化方向邁進。

二是推動產業生態化。全面聚焦發展模式升級,積極對接“中國製造2025”江蘇行動綱要,鼓勵並引導紡織服裝、機電裝備等傳統產業技術升級、設備更新、產品換代、業態創新。大力發展環保門檻高、技術水平高、產出效益高、資源消耗低的產業,加大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等產業項目招引力度,促進產業結構變“輕”、發展模式變“綠”、經濟質量變“優”。

三是推動能源清潔化。認真落實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機制,加快淘汰鋼鐵、水泥等高耗能落後產能。深入推進“煤改氣”“煤改電”等清潔能源替代工程,實現了去產能、壓用煤、減汙染的“三贏”,單位GDP能耗和煤炭消耗總量持續降低。以加強清潔能源供給為抓手,加大天然氣、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利用,不斷提升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能源結構更加多元化、綠色化。

堅持綜合施策和重點突破相結合,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始終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在全面做好汙染防治的同時,聚焦治理湖泊水環境、生活垃圾、黑臭水體、畜禽養殖汙染、揮發性有機物汙染和環境隱患,著力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一是打好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全面落實“氣十條”行動計劃,聚焦煤炭消耗高、產汙環節多、汙染排放大的重點行業和領域,積極開展揚塵、工業廢氣、燃煤鍋爐等專項整治行動。全市空氣質量明顯改善,PM2.5平均濃度達到國家“氣十條”和省年度約束性考核目標,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水平穩居全省前列。

二是打好水體汙染防治攻堅戰。按照“保好水、治汙水、供優水”系統治水要求,堅持全域規劃、全域設計、全域配套、全域修復、全域清流“五全”治理,紮實做好水體整治、水體修復和水體保護文章。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體,紮實推進生態河道建設,打造水清林綠的生態走廊,為群眾提供更多的親水環境。全市去年7個國考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國考、省考斷面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均高於省年度考核目標。

三是打好土壤汙染防治攻堅戰。堅持把摸清底數作為土壤汙染防治工作的首要任務,紮實開展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在確定汙染的範圍、程度、類別等基礎上,推進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試點、重金屬專項整治、危廢安全處置設施建設,有效控制土壤汙染和危廢等環境隱患風險。

“生態宿遷”的金字招牌為何這麼亮?市政府撰文詳解!

堅持立足當前和著眼長遠相結合,加快推進“三類”項目建設,全面提升生態環境容量。

立足宿遷環境“原生態”特點,既注重解決現階段環境突出問題,更注重著眼長遠,推動生態設施類、修復類、提升類項目建設,提升生態環境承載力。

一是建好生態設施類項目。圍繞汙染物收集、運輸、處置全流程,深入實施城市雨汙分流改造、汙水處理廠建設、尾水導流等工程,先後建成垃圾焚燒發電廠、有機生物處置中心、危險廢物填埋場,生活垃圾轉運處置體系基本健全。

二是建好生態修復類項目。緊緊圍繞“兩河兩湖”宿遷最大的生態資源,全面清理“兩河兩湖”範圍內的違法設施和排汙口,持續開展水體岸線保護與修復。駱馬湖宿遷水域實現全面禁採,洪澤湖周邊砂場碼頭全部取締,河湖生態大為改善。依託洪澤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力推進洪澤湖生態特區建設,加快自然溼地退圩還湖、退漁還溼工程,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三是建好生態提升類項目。持續推進百萬畝生態成片林建設,大力開展道路河道綠化、農田林網、綠美鄉村、“三化”基地創建等林業重點工程建設,林木覆蓋率和碳匯能力持續提升,不斷築牢宿遷生態底色。全市目前林木覆蓋率達31%,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2.2%。

堅持政府主導和市場引導相結合,著力完善體制機制,築牢生態文明建設保障。

始終以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不斷創新方式和路徑,積極破除與發展不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弊端,健全全域覆蓋的管理體系。

一是完善經濟調控機制。堅持激勵和約束雙管齊下,率先推行河流生態環境損害經濟調節制度,持續開展排汙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創新綠色金融政策,不斷健全生態補償、環保信用評價機制,充分運用價格槓桿和市場機制倒逼企業節能減排、節約資源,形成誰損害誰賠償、誰保護誰受益的利益驅動機制,有效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

二是完善生態保護機制。全面推行環保掛牌督辦和區域限批制度,不斷健全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責任制度、生態環境損害過錯責任終身追究制度,進一步擴大高環境風險行業企業環境汙染責任保險推行範圍,夯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職責。

三是完善執法監管制度。堅持對汙染環境、破壞生態行為“零容忍”,嚴肅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不斷健全市、縣、鄉三級網格化監管的執法責任體系,以“硬措施”破解生態“硬約束”。堅持從源頭上把好項目質量關和環保關,堅決把不符合產業政策和環保要求的項目拒之門外。

摘編自《群眾》2018年第13期,原標題為《擦亮生態宿遷金字招牌》

“生態宿遷”的金字招牌為何這麼亮?市政府撰文詳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