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上回講到豐田皇冠在上世紀的國內市場打下了良好的口碑與用戶市場,看似市場前景與消費群眾基礎一片大好的豐田皇冠,在千禧年過後又是怎麼一番盛景?盛景過後又是怎麼把自己zuo死的?

書接上一回,今日來跟各位講一下豐田皇冠的國內簡史(下篇)。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做生意的人,一般都是乘勝追擊,在勢頭正盛的時候,無疑會繼續推出更好的產品來拉攏市場,但豐田偏不。

第十一代皇冠在1999年推出並在日本上市,這時正是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購買力日益上升,而豐田偏偏把豐田皇冠藏著捏著,第十一代皇冠並沒有正式引進國內,這代皇冠在國內十分少見。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豐田呀,你看看遠方的奧迪,甚至是隔壁的本田(1999年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開始國產雅閣),哪個不是找準機會,乘勝追擊的?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豐田莫名其妙地給了皇冠在國內的一個空窗期。

“此時的豐田就像是一位漂亮的小姐姐,向愛慕他的男士,耍起了小脾氣,‘zuo’了起來。”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好在汽車行業不像手機行業,錯過了一個行業週期就很可能被邊緣化。

雖然第十一代皇冠沒有正式進口至國內,但前期的產品口碑已經打下,同時那段時間內,國內的汽車行業競爭不算激烈,反而讓皇冠帶了一點“飢餓營銷”的感覺,沒辦法,當時候是賣方市場。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好在2005年的時候,第十二代豐田皇冠正式與國內消費者們見面,並且這次是以一汽豐田“國產”的形式進行生產銷售,而不是像以往那般採用全進口的渠道。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這樣的好處非常明顯,在保證了車型質量的前提下,豐田皇冠的售價大大地得以拉低。

要知道,以前皇冠全進口的時候,60萬也只是起步價,國產化後的一汽豐田第十二代皇冠,40萬出頭就能擁有。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憑藉著豐田皇冠在上世紀的口碑積累,第十二代皇冠獲得了極佳的銷量,曾一度可與奧迪A6相爭鋒,皇冠也籍此再進一步擴大了用戶市場。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口碑與銷量的雙豐收造就了一個很直觀的情況,那就是第十二代皇冠在國內街面上有著很高的能見度。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那時候,皇冠的車型特質很好地與時代契合,很多老闆們依然會選擇這款車,企業也會用它來作商務接待,人們依然認可豐田皇冠的高端形象,豐田皇冠迎來在中國的巔峰時期。

但這,也是豐田皇冠在國內最後的高光時刻了。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第十二代國產皇冠從2005年開始銷售,末期銷售還能追述到2010年。在開始的幾年還能與奧迪A6掰掰手腕,但在後來的日子裡,可能是豐田這個品牌撐不起這個級別的轎車,又或者是一汽豐田的營銷不到位,所以在末期的時候,第十二代豐田皇冠的銷量並不可觀,但不管怎麼說,它還是有銷量的。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在2009年年底的時候,第十三代皇冠正式上市。相比第十二代皇冠,這一代的皇冠不管是車身尺寸還是外觀,都有了較大的變化,但可能是豐田沒有拿捏好豪華與成熟的尺度,第十三代皇冠顯得有點老氣。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相比同時期的BBA對手們,設計感上的欠缺讓本來就沒有品牌溢價的第十三代豐田皇冠,開始被對手拋離,難以望其項背。

但這還不是造就第十三代皇冠銷量下滑的原因,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一汽豐田營銷的不到位,甚至開始試圖收縮傳統媒體的廣告投放。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雖然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互聯網營銷效果超過了傳統廣告牌、紙媒等傳統宣傳方式,但恰恰的,那時候皇冠的受眾群體對這些數字化、虛擬化的東西並不感冒。

減少了傳統方式宣傳的十三代皇冠,為其被邊緣化埋了雷。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但不管怎麼說,這款第十三代皇冠還是秉承著初代皇冠的設計理念,它依舊有著那個內斂、豪華與商務的身影。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豐田皇冠十四代如期到來,跟十三代豐田皇冠一樣,十四代皇冠也作了適量“適合中國國情”的本土化調整。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在日本本地的十四代皇冠分為三個車款,一是ATHLETE運動款,二是Royal款,而最頂級的皇冠MAJESTA系列沒有進行改款(國內的十三代皇冠就是由MAJESTA系列簡化而來),繼續以舊款車型出售。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很多人吐槽國產皇冠這樣做不夠“原汁原味”,但說真的,網上的呼聲再怎麼大,豐田皇冠的受眾群體就不是這些愛上網的年輕一代。

即便原汁原味引入,真要是到了買車這一步,那些人也不會選擇它,畢竟有太多的年輕車型可以選擇。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keyboard man嘛,有個鍵盤就能成。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說實話,國內第十四代皇冠的外觀微調還是可以的,它整車沒有隨著日規版那樣走極端路線。

本地化適配之後的皇冠還是充滿了溫潤與大氣之色,並且在上市的前期還能獲得不少的銷量。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但是這個時候,皇冠的宣傳片開始發生了改變。

它跟別人宣傳它的漂移!它下賽道!它跟別人叫囂它的動力水平!作為一名豐田皇冠的情懷粉絲,我不止一次在4S店還是廠商宣傳發佈會上,看到它們在宣傳片上大幅度展現豐田皇冠的運動性,此時就只有黑人問號能夠表達我的心情。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我就問,要運動性我為什麼要選擇皇冠?

我給大家說一下,在十四代皇冠調整售價/定位降級之後,其售價區間涵蓋有什麼車型。

其中包括自家的銳志、隔壁本田家的思鉑睿、BBA的寶馬3系/C級/A4L等等,我選軸距這麼長的、這麼偏商務風的皇冠去耍運動?這不是逗我麼?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皇冠你該不是以為你從2.5升自吸的V6發動機換成2.0升渦輪增壓的L4發動機就是運動了吧?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本來可以跟奧迪A6L、寶馬5系、奔馳E級爭鋒的豐田皇冠,自從被銷售量所掣肘之後,開始定位降級,跟我剛才所提及的BBA入門款等轎車相廝殺,這就不免顯得不明智。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一來傳統方向宣傳不到位,把老粉絲們都拋棄了,二來定位模糊甚至是錯誤,走向了運動性的死衚衕,試問國內的新粉真的會認可皇冠的運動性?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再者日系車型在國內走得戰戰兢兢,皇冠的定位模糊,很大部分是由於雷克薩斯這個品牌。

大家都知道,雷克薩斯是豐田旗下的高端品牌,豐田無比看重它。

雷克薩斯作為準一線(直白一點就是二線)的豪華品牌,雷克薩斯必然要運營好ES這款入門款轎車,雷克薩斯必須守好30萬價位的陣營。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定價的問題讓皇冠很是尷尬,做好了怕妨礙雷克薩斯ES的發展,做不好又導致自身車型的失策,可謂兩難。

最後,豐田還是選擇了自家的雷克薩斯ES,而不知不覺地把皇冠放在懸崖邊上。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猜不到吧,你的胞弟才是傷你最重的那一位。

上年開始,在豐田銳志退市之後,就頻繁相繼傳出皇冠也要退市的消息,今年開始傳出亞洲龍要正式入主,把國內的豐田皇冠替代掉,看來豐田皇冠退市已成定局。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再看看新一代日規版的豐田皇冠,它已經變成了一個激進的另類,它更推出了RS高性能版本,繼續走它的“性能風”宣傳路線。

至此,可以看出豐田決定要把皇冠徹底轉型。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既然已經轉型,先前皇冠主打的舒適與豪華的車型口碑印象,必然會阻礙第十四代皇冠在國內的銷量,那何不重新來過,直接引入年輕化的亞洲龍?

所以亞洲龍的引入乃是意料中的事,因為新車型在營銷上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假如一汽豐田還是頭鐵,選擇引入第十四代皇冠,只會銷量與口碑敗走麥城。

到此,這就是豐田皇冠在華的歷程,皇冠的退場、亞洲龍的入圍已成定局,或許,再見是為了更好的相遇吧。

趁還有點名氣就退場吧 或許還能再見(皇冠國內簡史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