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涅斯塔的故事(中)!拉瑪西亞的最高傑作

迄今為止培養了多名球星的拉馬西亞。這位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現在已經被稱作拉馬西亞訓練營的最高傑作的不世中場,從12歲背井離鄉的那天起,究竟是怎樣逐步登上世界之巔的呢?讓我們來追尋他的足跡。

伊涅斯塔的故事(中)!拉瑪西亞的最高傑作

在巴薩踢球必要的技術和智慧

巴薩青訓營的總管Albert Benaiges也說,自己至今能夠清楚地記得伊涅斯塔當年踢球的樣子。

當我去採訪Benaiges時,他正站在鄰接諾坎普的Mini Estadi的球場邊上,津津有味地看著孩子們玩小遊戲。“好小的孩子啊。”我這麼一說,“2000年出生的。”他和藹地笑著應了聲。“才10歲啊,10歲。時代真是在進步啊。安德列斯剛來的時候也差不多是這個年紀。雖說那時有12歲了,但個子真是小啊。”

親手培養了伊涅斯塔這件傑作的Benaiges,從學生12歲起就一路看著他成長的這位老師的眼中,小時候的伊涅斯塔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就在那次錦標賽中,只有那麼一名球員,雖然個子小,但表現是超乎尋常地好。那就是安德列斯。當時我的球隊,也就是巴薩隊中雖然也有許多優秀的球員,但哪怕是跟他們比起來安德列斯也是不一樣的,天賦實在是非同一般。”

伊涅斯塔的故事(中)!拉瑪西亞的最高傑作

在那次大賽中伊涅斯塔榮獲MVP稱號,一時間聲名傳遍全國。Benaiges當時就確信這名少年的球風跟巴薩的哲學相吻合。於是他就跟伊涅斯塔的父親說:“馬上就來巴薩吧。選拔測試什麼的都可以免了。”

從來沒離開過Fuentealbilla老家的伊涅斯塔最初萬分不情願,但最後還是決定加入拉馬西亞。於是他的成長路上最重要的一個階段,也就是在拉馬西亞的日子,開始了。

“一開始他哭個不停,連飯都不願意吃啊。我只好把他帶去看看電影,有時把他叫到家裡坐坐,試圖當他在拉馬西亞的父親來養他。他有天賦,這個誰都看在眼裡。而最大限度地把他的天賦激發出來,這就是我的工作。”

那要怎樣打磨從各地輸送過來的具備天賦的原石呢?Benaiges堅稱,關鍵在於兩點。

“至少對巴薩來說,培養球員有兩點絕對的哲學,那就是技術和智慧。安德列斯的身體很單薄,但我們所做的是不著急身體,而是提升他技術方面的才華。最初的階 段我們基本沒有強化身體素質的措施。另外一點就是培養球商。下一步應該做什麼?我應該出現在哪裡?這些意識我們一點點地灌輸給他。不過這小子吸收得很快, 指導他是很簡單的事。”

伊涅斯塔20歲前的培養計劃中的核心內容,就是技術和智慧兩點。“你瞧,看看那邊那小子。” Benaiges突然說道。

“那個穿2號的球員,他叫Mateo,11歲,阿根廷來的,天賦厲害得很。簡直跟小時候的安德列斯一模一樣,身體纖細,也踢一個位置。他以後會如何成長呢?”

我看過去,那位Mateo小朋友球衣飄飄,一下子就晃過了對手,然後馬上就傳出了記精準的直塞球,正好穿過了兩名後衛的空當。在慈祥的Benaiges的指導下,只要他一步步來,踏踏實實地成長,說不定哪天就能跟伊涅斯塔站在一塊場地上踢球了。

“很多球員都是這麼過來的。比方說梅西吧, 因為發育上有問題,所以我們在對他的培養上花了相當大的工夫。那傢伙從小的敏捷性都是沒人能比的。而安德列斯呢,則是結合了良好的球感,球風更優雅的類 型。這倆到現在也沒怎麼變吧?對於梅西,我們就特意激活他的敏銳度,對於安德列斯,我們就提高他的攻擊意識,不同的球員我們就用不同的方法去培養。像皮 克,一開始他是不被看好的,但我就覺得他有特別之處,於是給他開小灶,不停地讓他練頭球。還有布斯克茨,我至今仍記得他爸爸把他帶來時的情景。他們都是從 拉馬西亞走向一隊的,這比什麼都讓人高興。”

但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年輕球員都能成功的。像馬克-克羅薩斯和蓋伊-阿蘇林這樣的備受關注但始終沒能取得好成績,最後不得不轉會去其他俱樂部的例子也有很多。

伊涅斯塔在拉馬西亞時的室友Gilberto現在一邊在位於巴塞羅那近郊的Castelldefels俱樂部踢球,一邊兼任俱樂部青訓營的教練。從巴西來到拉馬西亞的他跟伊涅斯塔同一年出生。兩人相識後馬上就打成一片,無論是去山坡上的學校上學,還是放學後的練習,他們總是在一起。

伊涅斯塔的故事(中)!拉瑪西亞的最高傑作

“雖然一開始他看上去特別孤單,但後來也跟大夥兒相處得很融洽。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那裡取得成功的。像迭戈-卡佩爾(譯註:現塞維利亞邊鋒)就總是躲在圖書館裡偷偷地哭,結果他沒能跨過這道坎,很快就回老家去了。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拉馬西亞的入口處有兩臺公共電話,少年們每天晚上都不惜引發小規模戰爭,就為了爭個好順序給父母打電話。Gilberto認為正是拉馬西亞的這種環境,推 動著伊涅斯塔的成長。“從我們的房間放眼望去就是諾坎普。大家都會想,總有一天我會到那裡踢球的。此外,每當一隊有球員受傷,為了填上訓練的空缺,我們也 有機會被叫去參加。對安德列斯和我來說,這都是巨大的動力。”

16歲的那年,費雷爾把伊涅斯塔叫到了一隊。據說帶他第一次走進更衣室的,是那位路易斯-恩裡克。

Gilberto說,促使一隊樂於從青訓營提拔人才的原因,不在於別的,在於巴薩培養體系的一貫性。“陣型要麼是433要麼是343。哪個級別在場上的排 兵佈陣都一樣。所以哪怕突然被叫到一隊,也不會對戰術感到不適。安德列斯就是這樣很順利地一升再升升上去的對吧?他過去是4號位的球員,也就是瓜迪奧拉的位置,但現在基本就是踢左中場,也能踢左邊鋒。他在巴薩這個體系中,不斷地開拓了自己作為一名球員的可能性。”

和煦的陽光照射在蔥蘢的陽臺上,也照亮了紅磚房。摁下門鈴,看上去是那麼溫柔的母親就出來迎接我了。Jose Antonio先生在嗎?

“應該是去了他最愛的酒吧吧。前面拐個彎就是了。”

坐在酒吧裡的伊涅斯塔的父親Jose Antonio點了杯加奶的濃縮咖啡,便緩緩地道起了故事。

“他兩歲的時候我給他買了個球踢,然後3歲的時候我就跟他兩個人在家門口踢。我自己沒能靠踢球養家餬口,但我希望兒子能這樣。不過我沒強制他。是安德列斯自己想踢球,我們當父母的才支持他的。”

如果寄予過分的期待,天賦再高也有可能被逼崩潰,這種例子哪兒都有。哪怕是兒子堅持說不願意去拉馬西亞的時候,父親也只是勸說了句“載著機會的火車只會經過家門口一次喔”,沒有硬把他送過去。考慮到伊涅斯塔溫順的性格,這種溫和的支持與推動也許是最適合他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