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如何控制孩子一辈子?|心理学:以爱之名的暴力

人们常常会听到父母对自己说:"你应该/不应该……我都是为你好",这看似充满关爱的话语,却莫名让人感到厌烦。究其原因,可能是父母的爱超过了一定的界线,以爱的名义过度干涉了孩子的生活。

前几天,《我家那小子》中朱雨辰妈妈对待儿子的方式就是典型的过度干涉。从朱雨辰的日常生活起居到感情生活,朱雨辰妈妈都会介入其中,这种事无巨细的"爱"引发了网友热议——这到底是"爱"还是毁了孩子一生的毒药?

为爱失去自我,一个妈妈顶2个菲佣

节目中,朱妈妈因为心疼儿子要自己做饭,特地从家搬去北京照顾儿子。她怕儿子上火,每天凌晨4点起床熬梨汁,尽管自己已经71岁,但她依然坚持自己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厨房无油烟,用她自己的话说——"一个人顶2个菲佣"。

他们如何控制孩子一辈子?|心理学:以爱之名的暴力

对儿子的感情生活,朱妈妈也特别上心:"他的每段感情我都知道,但是我都会干扰。"另外,朱妈妈对于理想中儿媳妇的标准也十分严苛:"女的就应该贤妻良母,既然把你娶进来,你就应该担起你的责任。"

他们如何控制孩子一辈子?|心理学:以爱之名的暴力

他们如何控制孩子一辈子?|心理学:以爱之名的暴力

朱妈妈坦言,自己用整个生命去爱儿子,为爱失去自我,"我现在还能做,还能奉献"。

他们如何控制孩子一辈子?|心理学:以爱之名的暴力

以爱之名的暴力:高压型控制

不得不说,朱妈妈这种对孩子的过度干涉,让我想起了心理学上的一种充满精神暴力的亲子关系——高压型控制

高压型控制,是在两个人的关系中(不限于亲子关系),一方通过一系列的行为伎俩来达到控制和支配另一方的目的

不同于身体或性暴力,高压型控制对受害者所造成的伤害往往是心理和情绪上的,并且通常都十分微妙,甚至连受害者自身都很难觉察。实施高压型控制的人,往往会用"爱"和"在乎"的名义,达到在两人关系中获得绝对的权力,使自己在关系中能够获得更多利益的目的。

那么这种高压型控制是如何一步一步实施,让对方完全受自己掌控的呢?

我们不妨来看看一部近日热播的台湾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也被称为台湾版的《黑镜》。这部电视剧就通过科幻夸张的手法把父母对孩子的"高压型控制"表现到了极致。

他们如何控制孩子一辈子?|心理学:以爱之名的暴力

图自 豆瓣

剧中的妈妈通过万能遥控器,让不断令自己"失望"的儿子遵循自己的想法,重头再来。从健康的饮食到学习,再到人际社交,一旦儿子不肯认错、不听妈妈的话,就会停留在同一天,不断重复,直至顺着妈妈的意愿。儿子即使选择自杀也没有办法改变,最终只能屈服,按照妈妈的指示做出"正确"的选择。

他们如何控制孩子一辈子?|心理学:以爱之名的暴力

图自 豆瓣

从剧中能够更直观地看到父母对子女的高压型控制的4种操纵步骤:

1) 隔离社交圈

社交圈的隔离既包含让你主动与自己的社交圈隔离,又包含设法让你的社交圈远离你

。控制者会通过控制你接触的人、去的地方、参加的活动,甚至是诋毁你所接触的人,让你主动与自己的社交圈隔离。

比如,剧中妈妈对儿子说:"那些同学,等上了高中以后,大家都不会再联络了。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只有妈妈会一直在你身边。"当妈妈撞见儿子和他喜欢的女孩牵手逛街时,她坐在客厅椅子上不容反驳地下命令说:"我不准你再跟她见面。"

他们如何控制孩子一辈子?|心理学:以爱之名的暴力

2) 情绪虐待

当妈妈要求儿子学习成绩达到优秀才能参加毕业旅行,儿子迫不得已伪造成绩单被妈妈发现时,妈妈恨铁不成钢地对他说:"花这么多钱让你读私立学校,你为什么不争气一点?你对得起妈妈吗?你为什么就不能替妈妈着想一点呢?"

他们如何控制孩子一辈子?|心理学:以爱之名的暴力

控制者就是通过这些言语进行道德绑架,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做的不够好,或者是不是没办法做到像他那么爱你一样爱他。

久而久之,自责、愧疚、沮丧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就会紧紧包围着你。

3) 贬低、否认和指责

在儿子无数次尝试自杀后,妈妈对他说:"你不准这样想,你是妈妈生的,你是妈妈养的,你不可以有这种想法。"

他们如何控制孩子一辈子?|心理学:以爱之名的暴力

虽然这种言语,看上去是在为你着想,但事实上则是在强化你对自我"不够成熟"、"考虑不周"、"做不到"、"不切实际"的认知,

使得你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和自我价值,并逐渐相信控制者比你更了解自己

4) 其他方式

此外,控制者还可能会通过限制你的经济来源来威胁你,比如禁止你工作,不给未成年子女生活费等等。

父母对子女的这种"高压型控制",不但容易瓦解孩子的自我价值,渐渐屈服于父母,而放弃自己选择的权利,丢失了真正的自我。还可能会产生自我怀疑,怀疑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甚至自己是谁。而这种自我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很难再被根除。这种对自我、他人和世界的怀疑,会一直持续影响孩子的心理。一个曾经活泼开朗、善于交朋友的人,可能在经历过高压型控制后,变得真正在人际中笨拙、对他人和世界充满警惕、无法和人走近。

通常情况下,高压型控制很难被察觉。你发现你的父母正在使用以上手段对你进行控制,你可能会怀疑,"他到底爱不爱我?"也许他是爱你的,但是很可能在他眼里,

对你的控制远比对你的爱更重要

他们如何控制孩子一辈子?|心理学:以爱之名的暴力

虽然认识到这一点是很残酷的。但认识到这一点,你才算是给了自己选择的机会:你是选择继续服从他,还是做你自己?

以上。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知我心理学》的关注,我们将给所有关注我们的粉丝献上知识大礼包『免费心理学习精选资料包』,想领取的小伙伴们,欢迎关注并私信我们领取。

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7年度健康头条号、悟空问答最佳干货科普答主获得者。4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