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核心技術取得突破發展,這些骨幹企業實力增強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核心技術取得突破發展,這些骨幹企業實力增強

在7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上,有記者詢問,上週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另一個發佈會上提到,95%以上的高端芯片依賴進口,這個數據好像來自工信部的調研,不知道下一步怎麼樣解決這個問題?明年可以達到什麼樣的百分比,有什麼樣的具體目標可以解決這個依賴?

對此,出席新聞發佈會的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表示,半導體在我們日常的生產生活當中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座各位手裡拿的手機,筆記本電腦,特別是手機,可以說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半導體應用水平最高的。

從全球看,半導體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各行各業都在使用。世界各國都對半導體發展非常重視,像韓國、日本、美國、歐洲等等,也包括中國。

下一步,要發展好我們的各行各業,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半導體是一個基礎。接下來,我們也希望能夠和世界各國的企業,包括半導體企業進行密切的合作,充分應用一些好的技術、把好的半導體性能都發揮出來。

另外,黃利斌補充表示,我國2014年發佈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推進綱要,應該說這幾年來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實現了快速的發展。

一是產業規模不斷壯大,2017年我們集成電路行業的銷售額達到5600億元,跟2012年比翻了一番多。

二是核心技術取得了突破,芯片設計水平提升了2代,製造工藝提升1.5代,像32、28納米的工藝實現了規模化的量產。

三是骨幹企業的實力也在加強,像海思、紫光展銳分別位列全球的第六和第十大芯片設計企業,像中芯國際,華虹集團成為全球第五大和第九大芯片代工製造企業,像長電科技、通富微電、天水華天在封測行業排名也提升到全球的第三位、第六位和第八位。

四是產業投資大幅增長,近三年來全行業的年投資額均超過了1000億元,是2012年的2倍多,存儲器實現了戰略佈局,應該說製造業的佈局初見成效。今年上半年我國的集成電路產量達到了850億塊,同比增長15%。

以上內容參考自工信部官網“2018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新聞發佈會”的文字直播。

圖片聲明: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繫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繫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