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

(一)榆钱粥有人说:“生活的美,不在于绚丽,而在于平和”,日子就这么悠悠的往前奔去,清清淡淡如水长流,在这样的日子里,总有一些往事值得怀念,一如回到小时候......每到春天来的时候,离家几十里地的树林子里,榆钱树上就结满了榆仁,我们几个小伙伴,就相约着去摘树上的榆仁,胆大的就爬上榆树去采摘,胆子小的就在树下面用双手摇晃着树,满树的榆钱儿扑簌簌落满一地,小伙伴们在捡起来装到篮子里,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每个小伙伴的袋子和篮子就装得满满的哩,小伙伴们背着小袋子,拎着小篮子,兴高采烈的往家里走去,有的还不忘抓起一把榆钱儿放到嘴里津津有味的吃起来,回到家后,把榆钱儿交给妈妈到了晚上,妈妈会把榆钱儿洗干净后和着棒子面,熬成满满一大锅的榆钱粥,我们就能吃上喷香可口的榆钱粥了,那时候,由于每家的生活多不是很富裕,能吃上这样用野菜做的粥,也是很幸福的呦。

那年,那月


(二)闯果园老家的果园是属于小孩子的玩耍嬉戏的世外桃源,那时三奶奶家的果园5百平方米的果园是我们这群淘气的孩子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夏天一到,吃完午饭,我们这群孩子,就成群结伴去园里玩耍,有时厉害的带着老花镜的三爷爷是不允许我们去园里捣乱的,为此有几个淘气的孩子,就把三爷爷的老花镜藏起来,让他找不到我们,那样我们在园子里会玩的很歉意的,因为三奶奶是从来不管我们的,她看到我们时会笑着说:“娃儿们去园子里玩,莫要摘那些个未熟的果子呦,不熟吃了也不甜呀。”有一年七夕的时候,小伙伴们听大人们说在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织女说话的声音,有三四个小孩子就在晚饭后偷偷地躲到了那里,那时候边吃着酸涩的葡萄,边在架下聆听也还不错呦,第二天有人问他们听到什么了吗?他们估计在架下睡着了,就异口同声的说,啥也没有听见哩,是大人们在扯谎骗人吧。

那年,那月


(三)睡帐篷 夏天的晚上吃饭更是一大风景,家家户户都在6点钟以后开始吃饭,家家的不论大人还是孩子,盛上一大碗饭和菜,端着就去公社的大院里听大戏,有时边吃边看,直到大戏唱完了,我们的饭碗才一起跟着人流回到家里。在我内蒙赤峰的老家里,每到炎热的夏天,大人们就会在自家的院子里,用整齐的木板子搭帐篷,一到了晚上,家家都会把被褥拿到棚子里,一家人都会兴高采烈的躺在帐篷里,是有说有笑的,有的胆子大的还讲一些鬼故事吓唬小孩子,可以因为天气太热的原因,即使害怕,我们这些个小孩子也会躲到帐篷中妈妈的被窝里去睡大觉。

那年,那月


(四)捡羊粪球 每到冬天,知道家里取暖的柴火不多,我们几个7、8岁的稍稍懂事的孩子,就一起结伴去山旮旯里树林子里,捡羊粪球,那时候天气特别的冷,我们都没有手套,就把手揣在裤兜里,看到了羊粪球,在伸出手去捡到小筐里,到生产队里那个叫李大娘的会计处换点钢镚钱,每次那个精明的大娘都会一遍遍的数着我们捡的每一个羊粪球,虽然不多但换回来的钢镚钱,足以让我们从小就为了缓解家的拮据而尽现一份微薄之力......

那年,那月



时间如白驹过隙不再重复,光阴里有许多的故事,记载着世间的情深意浓,那些生活中琐碎的往事,都是生命给予我们的一份厚礼,值得回味和铭记,无需再借那三寸日光,也足够温暖你我的心房。

有人说:人间岁月,红尘烟火。岁月是条河,一路走过,有人将行囊挂满风尘,有人讲故事坐老光阴,也许都只是在寻找,也许都不知哪儿才是归程。却总有情怀念旧的时刻、亦会有禅心如水的瞬间、也会有青春绽放的芳华,这样的日子,也许只因寂寞,也许,是想独守一份清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