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慎剛:讓百年棗礦實現高質量發展

滿慎剛:讓百年棗礦實現高質量發展

棗礦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滿慎剛

2018新年伊始,山東能源棗礦集團及其掌舵人滿慎剛便成了各媒體競相報道的新聞熱點。

以改變傳統煤炭生產方式,讓煤礦工人“體面勞動、尊嚴生活”的“棗礦集團在全國率先取消採煤夜班生產”,被國內許多主流媒體紛紛報道,成為煤炭行業的一個熱詞;從賣產品到賣服務,推動供給側改革的“產銷深度協同”,入選中國煤炭工業協會“2017年度煤炭企業十大新聞”。

這一切,看似偶然,實則必然。

“我們創新實施了一系列超常規、突破性、顛覆式的工作舉措,辦成了一批決定當前、事關全局、影響長遠的大事難事,主要生產經營指標在山東能源集團乃至省管企業名列前茅,2017年實現了名副其實的棗礦歷史最好年”。

日前,本刊記者採訪了棗礦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滿慎剛。他說,2018年,棗礦集團改革發展列車將主動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換擋”。

滿慎剛:讓百年棗礦實現高質量發展

滿慎剛(中間者)陪同省國資委領導調研工作

安全工作壓倒一切

記者:2017年是棗礦集團大豐收年,多項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您在“兩會”發言時指出,截至3月18日,集團實現連續945天安全生產。安全是煤礦“天字號”大事,您有什麼經驗可以分享?

滿慎剛:近年來,我們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壓倒一切的位置去抓。管理上,突出嚴責任、嚴制度、嚴考核、嚴問責,不折不扣地貫徹黨和國家安全生產新規;裝備上,突出“一提雙優”,提升裝備水平、優化生產系統、優化勞動組織,提升了安全保障水平;素質培訓上,突出實際、實用、實效,員工的安全素養不斷提升。我們將人文關懷落實到安全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了“職業健康與生命安全同等重要”的新理念,大力推進清潔化生產、無塵化礦井創建,改善作業環境,建設花園式礦山,讓職工有尊嚴的生活、更體面的勞動,職業病新發病例連續11年實現負增長,處在全行業領先水平。

記者:這些變化對改變社會對於煤礦的“偏見”有什麼影響?

滿慎剛:安全環境的持續改善,改變了外界對煤礦“苦髒累險”的傳統認識,吸引了大批青年人和大學生到煤礦工作,一些大學生區隊、班組不斷湧現。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強化安全意識,把安全目標落到基層,把安全措施落到現場,把安全保障落到實處,確保安全形勢持續穩定,為平安中國建設做出我們國有企業的應有貢獻。

滿慎剛:讓百年棗礦實現高質量發展

滿慎剛(右一)到濱湖煤礦調研指導工作。

進入智能化無人開採時代

記者:在全國率先取消採煤夜班生產,你們是怎麼做到的?

滿慎剛:之所以能夠取消夜班,是因為棗礦集團構建了集約高效生產體系,只需要輕輕按動操作集控中心的按鈕,割煤、移架、運輸等採煤環節都可以自動完成,高新技術替代了傳統煤礦工人進行井下工作。同時,離不開“三個變革”。一是推進生產工藝變革,打造薄煤層、中厚煤層一次採全高自動化工作面,向裝備自動化控制、數據智能化採集、採煤無人化值守躍進;二是推進生產方式變革,實行集中生產、集中檢修、集中休班“三集中”模式;三是推進生產組織變革,整合工作面安撤、機電安裝檢修、地質測量等隊伍,實行專業化服務、市場化運作。

截至目前,棗礦集團本部11對生產礦井全部取消採煤夜班生產,打破了煤礦工人“一天三班倒、24小時不停鉤”的傳統循環作業模式,真正實現了煤礦工人“體面勞動、尊嚴生活”。

記者:《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對此,棗礦集團體會應該更深一些。

滿慎剛:作為一個百年老礦,棗礦集團煤炭開採技術歷經了人力、炮採、普採、綜採,直至由機械化向自動化的轉型升級,現在逐步進入智能化無人開採時代。棗礦集團立足發展煤炭主業,依靠裝備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打造高效生產模式,讓高新技術、頂尖裝備、先進工藝、科學管理,成為煤炭產業的核心生產力。僅2016年至2017年,棗礦集團就累計投入22.4億元用於採掘裝備及輔助運輸系統升級,以“科技驅動”取代“人力驅動”,帶動井上下生產系統和勞動組織“雙優化”,人均工效同比提高14.6%,創歷史最好水平,礦井集約化程度、安全保障能力實現革命性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大科技研發力度,培育創新團隊和科技領軍人物,加強智慧化礦山建設,推進“以機換人、無人則安”。同時,加大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關鍵技術的攻關,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實現煤炭的綠色、安全、高效利用,通過改革創新讓企業走在高質量發展的前列。

滿慎剛:讓百年棗礦實現高質量發展

滿慎剛(中間者)走訪慰問礦區老幹部老黨員困難職工

“產銷深度協同”實現效益最大化

記者:《政府工作報告》對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議,第一條就是“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面是改革的迫切要求,一面是市場調控收緊、安全環保空前嚴厲,煤炭企業面臨嚴峻的考驗。在此背景下,棗礦集團“產銷深度協同”的成功經驗在業內引起很大反響。

滿慎剛:煤炭主業必須摒棄出煤賣煤的老路子,真正地把生產煤炭變為經營煤炭。從單一的煤炭生產商向煤炭產品綜合服務提供商轉變。為此,我們緊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機遇,在深度分析煤炭滯銷、質量過剩、供需矛盾等問題的基礎上,在集團層面建立了產銷協同聯席會議制度,對各礦井的煤質計劃、運銷計劃與生產作業計劃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在各礦設立了產銷協同工作室,礦井各專業每天碰頭,圍繞“訂單”制訂生產方案,針對“煤質”協商銷售策略;對生產區隊改“以量計價”為“以質計價”。

記者:“產銷深度協同”的實施對企業發展帶來怎樣影響?

滿慎剛:通過積極打造“產銷深度協同”新模式,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市場結構和運輸結構,有效應對了市場變化,實現了效益最大化。我們先後投入6億元對礦區洗煤廠進行技術改造,實現了煤炭全入洗,煤炭熱值提高5%,3年來累計增效近3億元。我們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成立煤炭產品研發中心,聘請重點客戶的煤質專家聯合研發,兩年來,新研發各類暢銷精煤新煤品20多個,拉動商品煤綜合售價提高30元/噸,年實現結構性增利2億元以上,實現了供需雙贏。

記者:去產能的工作進展如何?下一步有何計劃?

滿慎剛:我們樹立“退也是進”的理念,堅決退出落後無效產能,按照“一礦一策、分類推進”的原則,近兩年共關閉退出礦井10對,去產能525萬噸,實現了1.1萬名職工的“無震盪”分流安置。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藉助大數據深刻把握市場變化,致力於為客戶提供綠色高效能源,推動煤炭的有效供給、高效供給、精準供給。

與此同時,繼續加大去產能以及治虧損、除“殭屍”企業力度,堅決破除無效供給,深入研究對接國家各類利好政策,儘可能享受政策“紅利”,助推企業健康、穩健、可持續發展。

滿慎剛:讓百年棗礦實現高質量發展

滿慎剛主持集團黨委中心組學習會

非煤產業

全年營業收入佔企業總收入的87%

記者: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近年來。棗礦集團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厚植實體經濟新動能方面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滿慎剛:近年來,棗礦集團堅持“以煤為基、適度多元”的產業發展定位,積極調優產品結構,拉長產業鏈條,形成了煤炭、煤焦化工、熱電聯產、橡膠化工等主導板塊運行順暢,綠色建材、醫療健康等其他板塊有益補充,物流貿易、資本運作等新興業態反哺實體的多元發展架構。

其中,煤焦化工板塊目前達到年產焦炭300萬噸、甲醇33萬噸、粗苯16萬噸、煤焦油13萬噸、炭黑12萬噸的規模;熱電聯產板塊擁有覆蓋礦區的獨立電網,7座電廠裝機容量為72萬千瓦,在建和即將開工建設的發電機組達70萬千瓦;橡膠化工板塊形成了年產全鋼胎300萬條、半鋼胎1000萬條、輸送帶1000萬平方米的生產能力;物流貿易板塊全面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貿工、貿金、貿投”一體化運作,年收入達到700億元規模;資本運作實施產融結合戰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了第一支資產證券化產品,6.65億元融資全部到位;現代服務業板塊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引入戰略合作者,與國內知名建材商合作建設新型綠色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藉助大型醫療集團的技術優勢,推進礦區醫院整合重組,致力打造醫療養老一體化產業。

目前,非煤產業全年營業收入佔企業總收入的87%,改變了資源型企業的傳統產業地位,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記者:今年是棗礦集團建礦140週年,您有何展望?

滿慎剛:2018年,棗礦改革發展列車將主動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換擋”,讓百年棗礦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效益、更加平衡、更加充分、更可持續的發展。

滿慎剛:讓百年棗礦實現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