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慎刚:让百年枣矿实现高质量发展

满慎刚:让百年枣矿实现高质量发展

枣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满慎刚

2018新年伊始,山东能源枣矿集团及其掌舵人满慎刚便成了各媒体竞相报道的新闻热点。

以改变传统煤炭生产方式,让煤矿工人“体面劳动、尊严生活”的“枣矿集团在全国率先取消采煤夜班生产”,被国内许多主流媒体纷纷报道,成为煤炭行业的一个热词;从卖产品到卖服务,推动供给侧改革的“产销深度协同”,入选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17年度煤炭企业十大新闻”。

这一切,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我们创新实施了一系列超常规、突破性、颠覆式的工作举措,办成了一批决定当前、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难事,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在山东能源集团乃至省管企业名列前茅,2017年实现了名副其实的枣矿历史最好年”。

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枣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满慎刚。他说,2018年,枣矿集团改革发展列车将主动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换挡”。

满慎刚:让百年枣矿实现高质量发展

满慎刚(中间者)陪同省国资委领导调研工作

安全工作压倒一切

记者:2017年是枣矿集团大丰收年,多项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您在“两会”发言时指出,截至3月18日,集团实现连续945天安全生产。安全是煤矿“天字号”大事,您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满慎刚: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去抓。管理上,突出严责任、严制度、严考核、严问责,不折不扣地贯彻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新规;装备上,突出“一提双优”,提升装备水平、优化生产系统、优化劳动组织,提升了安全保障水平;素质培训上,突出实际、实用、实效,员工的安全素养不断提升。我们将人文关怀落实到安全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了“职业健康与生命安全同等重要”的新理念,大力推进清洁化生产、无尘化矿井创建,改善作业环境,建设花园式矿山,让职工有尊严的生活、更体面的劳动,职业病新发病例连续11年实现负增长,处在全行业领先水平。

记者:这些变化对改变社会对于煤矿的“偏见”有什么影响?

满慎刚:安全环境的持续改善,改变了外界对煤矿“苦脏累险”的传统认识,吸引了大批青年人和大学生到煤矿工作,一些大学生区队、班组不断涌现。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把安全目标落到基层,把安全措施落到现场,把安全保障落到实处,确保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为平安中国建设做出我们国有企业的应有贡献。

满慎刚:让百年枣矿实现高质量发展

满慎刚(右一)到滨湖煤矿调研指导工作。

进入智能化无人开采时代

记者:在全国率先取消采煤夜班生产,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满慎刚:之所以能够取消夜班,是因为枣矿集团构建了集约高效生产体系,只需要轻轻按动操作集控中心的按钮,割煤、移架、运输等采煤环节都可以自动完成,高新技术替代了传统煤矿工人进行井下工作。同时,离不开“三个变革”。一是推进生产工艺变革,打造薄煤层、中厚煤层一次采全高自动化工作面,向装备自动化控制、数据智能化采集、采煤无人化值守跃进;二是推进生产方式变革,实行集中生产、集中检修、集中休班“三集中”模式;三是推进生产组织变革,整合工作面安撤、机电安装检修、地质测量等队伍,实行专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

截至目前,枣矿集团本部11对生产矿井全部取消采煤夜班生产,打破了煤矿工人“一天三班倒、24小时不停钩”的传统循环作业模式,真正实现了煤矿工人“体面劳动、尊严生活”。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此,枣矿集团体会应该更深一些。

满慎刚:作为一个百年老矿,枣矿集团煤炭开采技术历经了人力、炮采、普采、综采,直至由机械化向自动化的转型升级,现在逐步进入智能化无人开采时代。枣矿集团立足发展煤炭主业,依靠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高效生产模式,让高新技术、顶尖装备、先进工艺、科学管理,成为煤炭产业的核心生产力。仅2016年至2017年,枣矿集团就累计投入22.4亿元用于采掘装备及辅助运输系统升级,以“科技驱动”取代“人力驱动”,带动井上下生产系统和劳动组织“双优化”,人均工效同比提高14.6%,创历史最好水平,矿井集约化程度、安全保障能力实现革命性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培育创新团队和科技领军人物,加强智慧化矿山建设,推进“以机换人、无人则安”。同时,加大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实现煤炭的绿色、安全、高效利用,通过改革创新让企业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前列。

满慎刚:让百年枣矿实现高质量发展

满慎刚(中间者)走访慰问矿区老干部老党员困难职工

“产销深度协同”实现效益最大化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第一条就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面是改革的迫切要求,一面是市场调控收紧、安全环保空前严厉,煤炭企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在此背景下,枣矿集团“产销深度协同”的成功经验在业内引起很大反响。

满慎刚:煤炭主业必须摒弃出煤卖煤的老路子,真正地把生产煤炭变为经营煤炭。从单一的煤炭生产商向煤炭产品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变。为此,我们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机遇,在深度分析煤炭滞销、质量过剩、供需矛盾等问题的基础上,在集团层面建立了产销协同联席会议制度,对各矿井的煤质计划、运销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在各矿设立了产销协同工作室,矿井各专业每天碰头,围绕“订单”制订生产方案,针对“煤质”协商销售策略;对生产区队改“以量计价”为“以质计价”。

记者:“产销深度协同”的实施对企业发展带来怎样影响?

满慎刚:通过积极打造“产销深度协同”新模式,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运输结构,有效应对了市场变化,实现了效益最大化。我们先后投入6亿元对矿区洗煤厂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了煤炭全入洗,煤炭热值提高5%,3年来累计增效近3亿元。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成立煤炭产品研发中心,聘请重点客户的煤质专家联合研发,两年来,新研发各类畅销精煤新煤品20多个,拉动商品煤综合售价提高30元/吨,年实现结构性增利2亿元以上,实现了供需双赢。

记者:去产能的工作进展如何?下一步有何计划?

满慎刚:我们树立“退也是进”的理念,坚决退出落后无效产能,按照“一矿一策、分类推进”的原则,近两年共关闭退出矿井10对,去产能525万吨,实现了1.1万名职工的“无震荡”分流安置。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借助大数据深刻把握市场变化,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绿色高效能源,推动煤炭的有效供给、高效供给、精准供给。

与此同时,继续加大去产能以及治亏损、除“僵尸”企业力度,坚决破除无效供给,深入研究对接国家各类利好政策,尽可能享受政策“红利”,助推企业健康、稳健、可持续发展。

满慎刚:让百年枣矿实现高质量发展

满慎刚主持集团党委中心组学习会

非煤产业

全年营业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87%

记者: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近年来。枣矿集团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厚植实体经济新动能方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满慎刚:近年来,枣矿集团坚持“以煤为基、适度多元”的产业发展定位,积极调优产品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了煤炭、煤焦化工、热电联产、橡胶化工等主导板块运行顺畅,绿色建材、医疗健康等其他板块有益补充,物流贸易、资本运作等新兴业态反哺实体的多元发展架构。

其中,煤焦化工板块目前达到年产焦炭300万吨、甲醇33万吨、粗苯16万吨、煤焦油13万吨、炭黑12万吨的规模;热电联产板块拥有覆盖矿区的独立电网,7座电厂装机容量为72万千瓦,在建和即将开工建设的发电机组达70万千瓦;橡胶化工板块形成了年产全钢胎300万条、半钢胎1000万条、输送带100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物流贸易板块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贸工、贸金、贸投”一体化运作,年收入达到700亿元规模;资本运作实施产融结合战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了第一支资产证券化产品,6.65亿元融资全部到位;现代服务业板块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引入战略合作者,与国内知名建材商合作建设新型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借助大型医疗集团的技术优势,推进矿区医院整合重组,致力打造医疗养老一体化产业。

目前,非煤产业全年营业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87%,改变了资源型企业的传统产业地位,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记者:今年是枣矿集团建矿140周年,您有何展望?

满慎刚:2018年,枣矿改革发展列车将主动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换挡”,让百年枣矿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加平衡、更加充分、更可持续的发展。

满慎刚:让百年枣矿实现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