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张桌子,50平的小店,临沧美食不可小觑

6张桌子,50平的小店,临沧美食不可小觑

【悦 荐】邀请方小静推荐一家临沧风味

方小静说

家乡味就是那一碗

吃不腻的热油粉

在离昆明大约600多公里的滇西,有一个被称为“最后的秘境”的地方一一临沧,那是我许久未回的故乡,少小离开,长久思念,常常让我睹物思乡,并执着地把这种思念寄托给了美食,对于不怎么爱吃的我,这样的表达用临沧话说就是“爱了爱”,可谓是真爱。

于是,在昆明生活的这些年,只要听到哪里有了正宗的临沧美食,我总会去寻觅。

寻觅美食

说临沧美食,昆明人都很熟悉,什么鸡肉烂饭,酸木瓜煮鸡.........品种多得很,可在我眼中,却最稀奇的只是那碗佐料堆了老高的热油粉,也叫稀豆粉,卤子米线里的那点地道的腌菜,还有来自家乡阿婆纯然天成的煮拌手艺。

6张桌子,50平的小店,临沧美食不可小觑

稀豆粉

6张桌子,50平的小店,临沧美食不可小觑

我叫它“临沧胡辣汤”

也恰巧,我最稀罕的这些美食,在今年开春被我找到,就是那家叫【那些年月】的小店里。也恰巧,老板我很熟,一个地道的临沧人,地道的凤庆媳妇,地道的临沧美食热爱者。

初见小店

你一定在想,一家主打临沧美食的小店,为什么叫一个八杆子打不着的充满了文艺范的名字——那些年月,那是因为这个老板还曾经有一个不能忘却的身份:女兵。

6张桌子,50平的小店,临沧美食不可小觑

14年的军旅生涯,让老板的身上有了不可磨灭的军人本色,无论是墙上有趣的卡通女兵图,还是铿锵有力的标语,都是浓浓的情怀,然后,这样的情怀有了一种延伸,变成了对家乡美食的热爱与执着,于是,做纯正的临沧美食的小店【那些年月】诞生了。

6张桌子,50平的小店,临沧美食不可小觑

6张桌子,50平的小店,临沧美食不可小觑

镇店之宝

小店的确很小,四五十平的面积,6张小桌子,但镇店之宝不可小觑。

首先是佐料纯正的热油粉,在临沧,尤其是临沧凤庆,稀豆粉不叫稀豆粉,叫热油粉,顾名思义,热乎乎的比较好吃。在【那些年月】,热油粉都是新鲜熬制新鲜卖的。

6张桌子,50平的小店,临沧美食不可小觑

拿一个大盆,放入适量的来自临沧的新鲜豌豆粉和水,洗净的双手不停的捏拌,不起“坨坨”,然后拿一块纱布,将其过滤到一口大锅里,不停的极速的搅拌……这是一个极其辛苦的过程,但是这样搅拌而成的热油粉也才能达到最柔糯的口感。

6张桌子,50平的小店,临沧美食不可小觑

其次是堆在热油粉之上的那些纯正的佐料。不得不特别强调下这个佐料,临沧美食好吃,我一直觉得是佐料的缘故,靠近边境的热带地理气候,让这里的人对酸辣偏爱有佳,于是有了那些稀奇古怪的配料做法。

6张桌子,50平的小店,临沧美食不可小觑

【那些年月】里佐料配料作为镇店之宝并不是偶然,是老板真正的用心之作:豌豆粉,腌菜(酸菜),萝卜干,芝麻面,小米辣,每一样都来自临沧凤庆、镇康这些县城的亲戚家,千山万水,吃的人舌尖轻点,就能吃出那个味。

6张桌子,50平的小店,临沧美食不可小觑

镇店之宝之三,我称之为临沧的“胡辣汤”——卤子米线的卤子。

这个吃食我在小的时候妈妈常做给我吃,在昆明却从未曾寻到过,小粉勾芡,切碎的木耳和豆米,还有那些神秘的配料……不会做饭的我也只能描述至此了。

6张桌子,50平的小店,临沧美食不可小觑

最后要说说店里的两位阿婆,都来自镇康县,淳朴的边疆人民总是喜欢热诚相助的,再加上也是自家的亲戚,离家到昆明将手作进行到底,也成就了小店【那些岁月】。两位阿婆原来在小县城也做些吃食卖,所以从热油粉、卤子的熬制,到成品的热油粉米线,卤子米线,再到佐料的搭配,都是亲自手作,只为还原原汁原味的临沧味。

小店未来

最后想说一下【那些年月】的未来,老板说,虽然现在小店的品种还很少,但将纯正临沧美食进行到底,把更多临沧美食带到小店里却是目标,于是她常回临沧搜罗学习,什么凤庆独一无二的粑粑卷,拌芒果牙,再比如........总之,到时候记得来小店吃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