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上市公司财报时我们在看什么?

摘要:一看“非标”,二看收入,三看现金流,四看利润,五看存货。

当我们看上市公司财报时我们在看什么?

最近被ST和被立案调查、强制退市的公司越来越多,投资者遇到一次可谓悔恨一生。其实,对于垃圾股,很多时候是可以从他们的财报中窥伺到一丝猫腻的。

由于财报中涉及了大量的财务、证券、经济等专业术语,大部分投资者阅读时会感到晦涩难懂、枯燥之极。但其实没有那么复杂,我们不用面面俱到,只需要识别其中的猫腻、技巧,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避开这些公司就可以了。

当前,A股已进入2018年中报业绩披露期,那么,上市公司财报有哪些看点?

当我们看上市公司财报时我们在看什么?

一看“非标”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存在过多解释性说明,其管理层就可能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如果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除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外,其他审计意见都表明了审计机构对财务报表存在异议或疑义,简称“非标”意见),那么投资者就要谨慎关注了。

二看收入

一家健康稳定增长的企业,其收入应主要来自“主营业务收入”,并且连续三年主营业务收入稳定增长。如果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临时的一次性收入,比如有些公司总是通过出售资产,或通过下属企业来增加收入,那么公司的可持续性经营能力就值得怀疑。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也较常见,那就是靠利息收入支撑整个公司的盈利局面。当然,利息也是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不能很好地反映一家公司的成长性。

三看现金流

现金流从某种意义上比收入和利润更重要,也更真实。账面收入和利润人为操纵较容易,但实打实的现金流大大增加了扭曲业绩的难度,并决定着企业的生死。从这一点上,“现金为王”的说法一点也不为过。

投资者在关注利润表的同时,也应关注现金流量表,如果公司期末的现金流量为负,那么这家公司就往往处于现金短缺的状态。

四看利润

该指标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对于该指标需要深入分析,辩证看待,需要关注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否来自“主营业务利润”;临时的一次性利润来源(比如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及财政补贴等)比重太高,只会增加企业的不稳定性,加大企业风险。

同时,看利润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同比和环比增速;2.行业平均增长水平;3.季节性因素;4.资产负债情况。

三大财务报表中,上面分别分析了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一些重要指标,那么在资产负债表中,哪些指标需要重点关注呢?答案就是存货量。

一家公司的存货包括产品库存、生产原料库存等方面。以库存商品为例,一旦过高,可能会从以下几方面来影响公司下一报告期的生产和运营:1.公司产品销售遇到了困难,企业去库存的压力较重;2.高库存面临的产品跌价风险也高,将直接影响到公司业绩;3.一些公司虽然处于高库存状态,但却并未计提或少计提跌价准备,有财务粉饰的嫌疑。

以上是看财报的一些简化技巧,但阅读财报除了需要一定的财务知识背景,也离不开长期的经验积累,不能一促而就。下篇我们介绍一下如何避开上市公司财报中的一些陷阱。(本文首发支付宝“金融简单说”)

【陈思进作品】在蜻蜓FM上独家推出“陈思进电台”,已开《华尔街的投资财富课》(http://url.cn/5IKkuA6 )、《10分钟读懂财经新闻》(http://url.cn/54aTAf1 )、《思进看世界》(http://url.cn/5HlXOoa )、《心机—绝情华尔街》、《陈思进FM—思进观察》等专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