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买高卖”没那么难,基金定投的赚钱秘密在这里

“低买高卖”没那么难,基金定投的赚钱秘密在这里

在今天的课程正式开始之前,指旺君先给大家讲一个历史故事:

战国时有个人叫白圭,他师从鬼谷子,先是当过宰相,后来因政治腐败,弃政从商,成为了一名商界鼻祖。

有一次,正好遇上粮食丰收,农民们大量出售谷物,于是市场上的粮食供给大于需求,粮食价格变的十分低廉,这时白圭乘机大量收购了不少粮食。后来又过了一年,年景不好、青黄不接,农民可供应粮食突然变少,于是粮食价格也变贵了,这时白圭大举抛售掉此前囤积的粮食,并从中大赚了一笔。

白圭提出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理念,至今对我们的投资仍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商人把他奉为祖师爷,宋真宗还封了他“商圣”的称号。

“低买高卖”没那么难,基金定投的赚钱秘密在这里

白圭低买高卖的做法是商界不变的法则,不管是投资股票、还是基金,也是如此,当卖出价格大于买入价格时,我们就获利,反之就会亏损。

再回到基金定投这种投资方式,它是怎样帮我们做到低买高卖的呢?今天指旺君就给大家揭晓这个秘密。

1. 基金定投是如何做到“低买”的。

举个例子来具体算一算~

假设小明在定投时,每月投1000元,一共定投了3个月,买入了3笔。当投第一笔时,基金净值在1.5元,投第二笔时,基金净值下跌了,跌到了1.0元,后来,基金基金净值继续下跌,等他投第三笔时,净值已经下跌到了0.5元!提问:小明的做完这三笔定投,总的投资成本是多少?

很多人会觉得:1.5元,1.0元,0.5元……那成本不就是1.0元嘛!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哦~实际成本是比1.0元要低的!

这是因为,这三笔定投,虽然每次都投1000元,但买入的份数并不一样。净值高的时候,买入的份数少,净值低时,买入的份数多。

当净值是1.5元时,小明买入了1000/1.5=667份,净值是1时,买入了1000份,净值跌到0.5元时,买了2000份,所以小明总共获得了667+1000+2000=3667份,而他的总投资金额是3000元。因此,基金定投已经把小明的投资成本降为:3000元/3667份=0.82。是比1.0元要低的。

未来,只要基金净值涨回到0.82元,小明就可以回本了,如果涨到了1.0元,小明还可以赚到22%的收益!

也就是说,即使是在持续下跌的熊市中,定投“分批买入”的特性会不断摊低了我们的投资成本,未来只要市场上涨一些,投资收益就会提升!这也正是我们常说的定投的“微笑曲线”。

“低买高卖”没那么难,基金定投的赚钱秘密在这里

那在实际的市场环境中,定投带给我们的收益到底有多少呢?

2016年全年上证综指跌了12%,创业板跌幅高达28%,这是一个典型的熊市,而我们如果定投上证综指的话,不但不会亏损,甚至还能获得4.85%的正收益率呢!

或者,我们将时间范围放大,看一看从2007年3月到2017年3月这近十年的市场,因为这段时间非常具有代表性,包含了07-08和14-15两次最大级别的牛熊更迭,以及长达7年的震荡行情。在这10年的时间里,大盘指数大概只上涨了7%左右,而如果我们持续做定投的话,利用不断的分批买入来降低成本,最后在同样的时间里,收益可以达到了20%多,是大盘指数的3倍!

如果我们不做定投的话,在牛市时,常常会买在高岗上,为别人接盘。而遇上了熊市,则可能买的过早,导致成本还是很高。又或者市场真正跌到底部时,却害怕进场。最惨的是,在市场反复的下跌和上涨的震荡中,普通投资者往往因为难以把握买卖的时间点,最后陷入到追涨杀跌的怪圈中。

这样看来,基金定投可以每月傻傻的投,指数看都不用看,中长期下来,还能拿到一个比较低的投资成本,何乐而不为呢?

2.我们再来看定投怎样高位卖出。

和炒股类似,定投也需要选择高点抛出。尤其在定投的中后期,由于积攒的资产足够大,更需要见好就收了。

那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叫做目标止盈法。顾名思义,就是设定一个目标收益率作为止盈点,一旦达到了就将投入的本金和产生的收益全部赎回。这是一种操作起来非常简单的止盈方法。

但这其中的目标收益率该怎么设定,就需要技巧了。如果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很强,那可以定得高一些,反之可以定低一些。有的小伙伴会结合生活规划来设定具体的目标收益率,比如,收益达到20%就可以买个包包或者进行一次短期旅行,那在达到目标需求后就将定投赎回了。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定投赚钱的精髓就是:用时间来熨平市场的波动风险,平摊投资成本,提高最终的收益。真正实现“傻傻地买,聪明地卖,稳稳地赚”。所以说,定投不仅仅是懒人投资理财的妙法,更是普罗大众的聪明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