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雍正把储君留给弘历,弘昼怎么做的,有哪些荒唐轶事?

宋安之


历史上的弘昼,确实是一个傲慢任性,肆意妄为的人。至于说弘昼干荒唐事是为了自保的聪明之举,

这主要是后来的史学家和野史学者的观点。

比如第八代和硕礼亲王昭梿,他就写过一本名为《啸亭杂录》的杂记,里面记载了一则弘昼干的荒唐事。有一天上朝,弘昼和首席军机大臣、一等果毅公讷亲起了小争执,弘昼竟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殴打了讷亲。乾隆目睹了整个事情的经过,既不怪罪,也不出声阻止,任由弘昼殴打老臣讷亲。见皇帝是这个态度,文武百官都看傻了。其中的内幕只有乾隆和弘昼知道。原来讷亲仗着自己是先帝托孤重臣,倚老卖老,乾隆对他非常恼火。弘昼当面殴打讷亲的行为,乾隆虽然面无表情,其实内心里给弘昼点了一万个赞非常痛快的——打的好!后来讷亲被乾隆下旨赐死,而弘昼则屁事没有。

(弘昼)尝以微故,殴果毅公讷亲于朝,上(乾隆)以孝圣宪皇后(崇庆皇太后)故,优容不问,举朝惮之。——《啸亭杂录》



昭梿是嘉庆时期的亲王,弘昼打讷亲的事他也没有亲眼见过,也是听别人说的。他把这个小事件记录在书,其实是想借弘昼抒发自己的感慨。因为昭梿晚年因为一些事,被嘉庆皇帝革了亲王爵位。弘昼这种以荒唐自污,让乾隆对他放心的行为,是昭梿非常认同的,认为他有大智慧。当然了,这是昭梿的看法,至于是不是荒唐保命,只有弘昼自己心里清楚了。

至于《雍正王朝》电视剧里面,则是很直接的把弘昼塑造成了一个看似荒唐,实则非常睿智的小王爷。雍正下诏,令弘昼和弘时抄老八家时,弘昼以出门就会有血光之灾为由,拒绝奉旨,刻意的避嫌。八王爷偷偷的对弘时说:你们兄弟三人之中,弘昼最为聪明灵透!



理由有三:

第一、弘时、弘历、弘昼三人一起背书,弘昼每次都是最不用功的。可每一次考试,他都是倒背如流的。

说明弘昼的不用功是装出来的,要么他是个天才,过目不忘;要么就是下课了回去偷偷的用功。表面无能,实则睿智,心机很深……

第二、弘昼干了很多荒诞不经的事情,但是没有一件是有违礼制家法的。

这个论断也是礼亲王昭梿的看法。看似弘昼打了朝廷重臣,实则是替乾隆出气。明面上看着很荒唐,实际上乾隆并不会怪罪他。



第三、弘昼不像雍正和康熙,他很像世祖顺治皇帝,对自己的能力很清楚。

这一点要结合历史来看。雍正八年,雍正就曾面授遗诏大义,对弘历继位有所暗示。为了保障弘历顺利继位,雍正将一份遗诏放在了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另书一份放在身边,并且先后给张廷玉和鄂尔泰二人看过。弘历继位,在当时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举朝心照不宣,弘昼自然也不例外。既然皇位没有希望了,倒不如做个王爷,自保余生。



其实老八知道,雍正这次抄家让弘时和弘昼两兄弟一起来,明摆的就是考验他俩。弘昼拖故不来,通过了考验;弘时心怀叵测,急于堵住老八的嘴,对抄家一事异常积极,遭到了雍正的怀疑。雍正派图里琛跟着弘时一起去,就是去监视他的。

谁知道弘时进门前就大大咧咧下命令:东书房和签押房,由我亲自处置。所有的御批御扎和内外大臣们的书信往来,也交给我一个人,谁都不准看!图里琛听到这话应该都傻了。这个时候,书信和密折都是最招人猜忌的东西。躲还来不及呢,弘时居然往自己身上揽。这不是不打自招吗?



雍正后来单独召见弘昼,五次挖坑,弘昼五次智慧般的躲过,通过了最后一次考验。

大坑一:雍正问弘昼是不是在故意逃避抄家这件差事?弘昼直言不讳,毫无隐瞒。雍正很满意,弘昼过关。

大坑二:雍正笑称:小小年纪就知道明哲保身了。弘昼急称这不是明哲保身,是自己真的没本事。雍正很满意,过关。

大坑三:雍正继续笑称,没事没事,不用隐瞒我,其实我都知道。弘昼继续强调,我不是装傻,是真的傻。雍正满意,过关。

大坑四:岳钟琪报来一份奏报,有个叫曾静的骂我,你看看?弘昼断然不看!国家大事我一概不问。雍正很满意,过关。

大坑五:上次误传圣旨,是怎么回事?弘昼坦白了自己当时说的话,而弘时说的话则故意不说,把锅甩给弘时。雍正对弘时产生疑惑,弘昼过关。



总的来说,电视剧里面弘昼干的荒唐事并不是很多,除了活出丧,也没有别的了。至于活出丧这件事,历史上确实有。但并不是雍正年间的事,而是乾隆继位后,弘昼才的事。因为雍正活着的时候一直把弘历和弘昼留在身边,虽然他们早已娶妻生子,但是却没有给他们分府而居,他们一直随雍正住在大内和圆明园。 弘昼不可能有私宅办什么活出丧。

雍正驾崩后,弘昼聪明之处立刻显现。他只比乾隆小三个月,兄弟两个自幼在一起长大,分别居于雍亲王府东西室,自幼形影不离,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感情是非常好的。但是随着乾隆继位,他们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弘昼心理很清楚。乾隆不让他插手政务,他就躲得远远的;乾隆怀疑他,他就跟乾隆提要求,让乾隆把雍和宫赐给自己。乾隆当场就傻了,这弟弟是不是真的二啊?


是不是真的二,不得而之。这就要问弘昼他自己了。以弘昼的一首《金樽吟》作为全文的结尾。

世事无常耽金樽

杯杯台郎醉红尘

人生难得一知己

推杯换盏话古今

这首诗是弘昼唯一的作品,被历史学家誉为“救命诗”,不仅保全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荣华富贵,而且成全了兄弟之道、君臣之道。


Mer86


雍正帝的老儿子“和亲王弘昼”有几个绰号:荒唐王爷、荒诞王爷、乞丐王爷、逍遥王爷,为什么叫乞丐王爷等等。

经历过前朝风霜雪雨的“弘昼”是雍正皇帝的老儿子,雍正十一年被封为“和亲王”,当这位“和亲王弘昼”得知父皇雍正把“储君”的位置留给了哥哥“弘历”后,马上退到幕后!

装傻充愣是这位“和亲王弘昼”的最大本事,虽然不见了排序三哥的弘时在干什么,自明白未来的皇帝位置不是自己的,干脆离他们远远的躲起来,自己当一位逍遥自在王。

荒唐掩盖机灵保荣华富贵

和亲王弘昼有时候混迹于市井小民之中,不让长随(跟班的)跟着,在民间人群中往来,有的人还认识他,据说和珅就是他发现的。


讲一段传说:有一次和亲王弘昼闲逛,几个长随远远的跟在后面,只见和亲王弘昼进了一个“赌场”,长随也没在意,因为和亲王的活动是没有规律的,长随也跟了进去。

只见和亲王弘昼穿了一件破棉袄,和亲王棉袄里面即是银票,吆五喝六的“赌”上了!大家都知道赌博的耍鬼出老千,他哪知道,只一会的功夫,上万两的银票输了个精光,王爷不玩赖,当然谁也不认识他是王爷,拍拍屁股出来了。


找哥乾隆要钱,乾隆高兴

没钱了,怎么办? 最不缺钱花的就是“和亲王弘昼”,他来到“内庭”找他哥哥乾隆呀,巧了,乾隆皇帝正在开朝会,看见和亲王弘昼进来,生气的说:你是亲王,重大朝会你不参加,干嘛去了?

和亲王弘昼赶忙一个纤打下去回禀到;臣弟去民间走访,体察民情。乾隆皇帝不禁惊讶,嘿,出息了,干正事了!赶紧坐下说说; 和亲王弘昼没坐,走到乾清宫乾隆皇帝的御座前神秘的对乾隆皇帝附耳说:哥,批给我点钱吧!


乾隆帝给完钱说:滚远点!

乾隆帝问“和亲王弘昼”;干嘛? 和亲王弘昼假装哭丧着脸说道,臣弟刚才体察民情不小心推牌九输了一笔钱,没着落,乾隆皇帝苦笑不得,知道他这个弟弟的花样多,就是不知道他竟然去赌博了。

皇帝批钱能少吗,问和亲王弘昼,多少钱,弘昼伸出五个手指头说;五万两!和亲王弘昼嘿嘿一笑拿着条子走人了,乾隆帝心里想,我这个弟弟呀,真没办法。

乾隆皇帝就这么一个亲弟弟,知道他故意装的不想事。 和亲王弘昼这位逍遥王爷不是不想事,他想多了行吗,还要不要这荣华富贵了!


雍正很喜欢他老儿子弘昼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雍正帝与他的大儿子弘时,小儿子弘昼之间的一段对话,弘昼就一句话:

弘昼:儿臣既没有三哥的这份心思,也没有四哥办事的能力,只是身子骨结实,只望能把皇阿玛的病移到儿臣身上,就算替皇阿玛分忧了。

看看这话说的,密不透风,即恭维了哥哥,又保全了自己,特别是弘昼的这份“孝心”雍正感动。



康熙朝他虽然小,但是他经历过,王爷就得当逍遥王爷,事管多了容易摊事,还不如装傻充愣。

自有雍正王朝以后,活出丧就是“和亲王弘昼”发明的,这个故事情节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天下谈资。

前车之鉴不可忘,雍正皇帝在处理两个儿子之间的问题上还是有一套的,弘昼的韬光养晦保全了自己的一生平安,看来邬思道说的话是金玉良言,对皇帝位置看都不看。

据传说:和亲王弘昼找乾隆皇帝要钱,乾隆皇帝从来不讲价,给钱还要说一句:快点滚蛋,少惹事。

在雍正,乾隆两朝是这样评价和亲王弘昼的:仰仗老爹是皇帝,后来又是自己的亲哥哥当皇帝,他的一生桀骜不驯,荒唐一生不算,还逍遥自在,干出来很多出格的事,但不犯规,乾隆皇帝也乐得他这样,省的干扰自己风流倜傥。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属于作者邸晓居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转载!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带你一起看古史!欢迎网友评论、留言!


日尧居k古史


在《雍正王朝》中,弘昼为了向雍正表达自己与世无争的态度,他干了一件荒唐事,那就是活出丧。

八爷胤禩密谋“八王议政”失败,雍正决定派胤祉、弘时、弘昼三人一起去抄他的家。但弘昼却在家搭起灵棚,玩开了活出丧,并以“血光之灾”为由拒绝了雍正的命令。

弘时、胤祉二人都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训斥他:“你这也太出格了!”



跟和尚道士鬼混,玩活出丧,更重要的是违背皇帝的圣旨行事,这已不是一般的出格了。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弘昼此举恰好打消了雍正对他的一些质疑。

雍正很早就决定让弘历去接班了,但他最担心的就是弘历无法顺利继位。在整顿旗务的问题上,弘时和弘昼二人犯了大错,误传了雍正的口谕,这才导致丰台大营遭到了共管。所以弘昼是很难洗清嫌疑的,雍正怀疑他也属正常。

但后来十三爷临终前曾说:“现在看来弘昼是没这个心思,但弘时身上有八哥的影子。”但这番猜测并不能完全打消雍正对弘昼的质疑,所以情急之下,弘昼在接到抄家的指令后,自导自演了一幕活出丧,目的就是想告诉雍正:

朝廷这些内斗的糟心事儿,我不想参与!

反观弘时,到了八爷府他就跳起来了,威风凛凛不说,还嘱咐兵丁衙役,来往书信谁都不许看,全都交给他一个人。难道那些书信里有关于你和老八勾结的证据?这不明摆着让雍正怀疑你嘛!



估计这两兄弟的表现,最后都被跟着一起去抄家的图里琛汇报给了雍正。雍正似乎还不太放心,又单独找弘昼问了一次话。

这次问话很有意思,雍正处处挖坑,谁知却都被弘昼小心躲过。

雍正问:这次朕叫你来,不会有什么血光之灾了吧?

那意思就是问:你是不是在故意去躲抄家的差事?

弘昼坦陈:这都是骗人的混话。

言外之意就是说:没错,我就是想躲事儿!

雍正明白了弘昼的态度,他不想卷进来,这下就放心了许多。

接着雍正又说:小小年纪就知道明哲保身!

弘昼回答:孩儿是怕干不好差事,还惹皇阿玛生气。

那意思就是说:我笨,做不了事,干脆不做。

雍正肯定心想:太好了,朕正希望你啥事都不做呢,省得盖过弘历去!

接着雍正再问:哎呀,有个叫曾静的人骂我,还鼓捣岳钟琪造反,你看看?

弘昼赶紧推辞:这等废话,儿臣不屑一看,皇阿玛也别看。

那意思就是说:国家大事与我无关啊,我不参与,也不想琢磨,但我依旧很尊敬皇阿玛你的哟!

雍正松了口气,这下基本放心了,于是他最后问了问“八王议政”前是怎么误传圣旨的,话头直指弘时。



弘昼说:儿臣真的不知道啊。

那意思就是说:有事儿你去问弘时呐,这事儿跟我没关,我也不参与,而且我是个好人,懂得兄友弟恭,我更不会告谁的状!

几番唇枪舌剑之后,弘昼在雍正眼中的嫌疑终于被打消了,他的命也算是保住了,可以开开心心过他“荒唐王爷”的生活了。

看来想要《雍正王朝》里明哲保身,没点真本事肯定不行,像你我这样的泛泛之辈如果穿越到电视剧中,估计活不过一集。


达摩说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康熙时代的九子夺嫡是几位皇子各显神通,为了皇位是勾心斗角在所不惜。而到了雍正时代就又是另一番光景了,这次的夺嫡有着两个极端,一个是不认命的皇三子弘时,一个是认命的皇五子弘昼。

认命的弘昼为了自保做的最大的荒唐事自然是活出丧,还公然违抗雍正的旨意。当然表面荒唐实际上聪明的很。

在这里不得不佩服一下雍正王朝的经典之处,将不认命的弘时与认命的弘昼刻画的淋漓尽致。

下面宋安之来给大家说道说道。

一、弘昼的大彻大悟还是因为弘时。

弘时是雍正的皇三子,实际上的长子。

按照老十三对于弘时的评价来说,弘时身上有着老八的影子。他比之老八还要狠毒,却不及老八聪明。

弘时在雍正登基以后也不怎么安稳,甚至以权谋私闹出科场舞弊案,最后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成为替死鬼,自己也差点暴露出来。

所以科场舞弊案以后,弘时老实多了。(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而且雍正登基以后对于弘历很是重视,有意培养为继承人的心思是有目共睹的,给了弘历不少拉拢人心的差事,几年下来就成为亲王,而弘时只是个贝勒。

这一时期,弘时与弘昼都是老老实实的认命,只不过弘时是心有不甘的暂时潜伏。弘昼是真正的无心于嫡位。

后来弘时在老八挑拨之下,加入了八王议政。在丰台大营时自己出面做证,还把弘昼绕进去一起做证,使老八暂时控制了京城外二营的兵权。


弘昼在前往朝会途中感觉不对劲,告诉了老十三,使老十三在最后时刻力挽狂澜。

但之后朝会上弘时与老八合伙扔了个烟雾弹,使弘昼成为了替罪羊,因此被雍正打了一巴掌。(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但雍正并不傻,知道弘昼是被利用的,所以八王议政过后并没有怪罪于弘昼。

可以说因为弘时的野心被燃起,所以弟弟弘昼也成为了被利用对象。本来就没什么野心的弘昼卷入这场风波内,自然是躺着也中枪。

二、弘昼的大彻大悟。

八王议政以后,弘昼算是明白了。有时候自己不想卷入政治斗争之中,还是会身不由己的被人利用。

比如这次八王议政就被三哥弘时利用,差点使父亲和自己万劫不复。

于是本来就没有野心的弘昼彻底大彻大悟了,为了表示自己无心嫡位,对于其他很子没有威胁。

弘昼就想出了自污的方法,那就是活出丧了,活出丧的事情传出去自然成为京城人的笑谈。这样一来弘昼在大家心里也就是个荒唐王爷了,在古代重视名声的环境下,自坏名声无异于自断夺嫡之路。

同时弘昼是潜心佛法,还信仰道教。活出丧时是佛道两教都在场,还说几个高人给他算过不能出门,不然有血光之灾,宁愿违抗雍正的旨意,都不出门,给人一种迷信和任性的感觉。

这样一来,弘时和弘历都放心了。雍正自然也不会对儿子弘昼做什么的,弘昼算是彻底的保全了自己。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的最后,不认命的弘时被雍正狠心赐死,而以自污来保全自己的弘昼,不仅没有皇子拿他当对手,避免了卷入政治斗争,还活的潇潇洒洒的,也是一个聪明的人儿。

第97期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宋安之


有人说弘昼的种种做法是大智若愚的表现,是韬光养晦放弃皇位来保全荣华富贵,在我看来,弘昼没有那么神秘,他之所以这么所恰恰是秉性如此。

“活出丧”

在《雍正王朝》中,弘昼有两处表现得非常出彩,,一是告诉了了十三爷,八爷他们秘密逼宫的计划。二就是“活出丧”。


不仅是电视剧中,在史书上也确实记录了弘昼的荒唐举动。

“好言丧礼,言:“人无百年不死者,奚讳为?”尝手订丧仪,坐庭际,使家人祭奠哀泣,岸然饮啖以为乐。作明器象鼎彝盘盂,置几榻侧。”


为什么要“活出丧”

在剧中,弘昼之所以要“活出丧”,是不想奉旨去和弘时以及三叔胤祉抄八阿哥和九阿哥的家,是抱着一颗避祸的心不想再与他们有任何瓜葛,他知道抗旨无非是受到父亲的责骂,而牵扯上“八爷党”可就是掉脑袋的事。

但是通过历史上关于弘昼的各种记载,他本身就是个荒诞不经之人。《清史稿》记载:

“尝监试八旗子弟於正大光明殿,日晡,弘昼请上退食,上未许。弘昼遽曰:“上疑吾买嘱士子耶?”

雍正乾隆为什么都放任他

雍正经历了“九子夺嫡”的步步惊心才得以登上皇位,对于弘昼,他宁肯放任他也不愿意他和朝政卷在一起。


乾隆登基后弘昼已经是他唯一的亲弟弟,弘昼在朝堂上公然殴打朝臣,乾隆都不加以喝止,弘昼也愈发放纵。

所以说弘昼之所以荒诞,很大可能是他秉性如此,不然乾隆继位大局已定,他也就应该恢复正常人的心智,不可能再做出这么多荒诞的事情来。


一点点历史


我是历史问答达人“青言论史”,乐于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的相关问题


有关于弘昼的故事,在《清史稿》里面,只有这么一段话记载:

“雍正十一年,封和亲王。十三年,设办理苗疆事务处,命高宗与弘昼领其事。

乾隆间,预议政。弘昼少骄抗,上每优容之。尝监试八旗子弟於正大光明殿,日晡,弘昼请上退食,上未许。

弘昼遽曰:“上疑吾买嘱士子耶?”明日,弘昼入谢,上曰:“使昨答一语,汝齑粉矣!”待之如初。

性复奢侈,世宗雍邸旧赀,上悉以赐之,故富於他王。好言丧礼,言:“人无百年不死者,奚讳为?”尝手订丧仪,坐庭际,使家人祭奠哀泣,岸然饮啖以为乐。作明器象鼎彝盘盂,置几榻侧。”

这段记载,大概就讲了三件事:

1、雍正去世前,曾派弘历、弘昼一起操办苗疆事务;

2、在乾隆考试八旗子弟的时候,弘昼饿了要吃饭,乾隆没批准,弘昼急了:“皇上您是怕我受贿?”第二天乾隆跟他说:“我要是昨天发一发狠,你就被碾成齑粉了!”

3、弘昼喜欢搞丧事,还老是说:“人哪有不死的,干嘛避讳死?”还曾亲手操办自己的丧礼,把祭品摆在自己床旁边,看着家里人给自己哭灵,自己搁一边笑。

应该说,弘昼的荒唐事是为了自保。因为老爷子在世的时候,能让他和三哥弘历一起办事,说明他还是有一定才干。而当哥哥弘昼继位以后,面对这位雄主,尤其是温和又不失狠辣的提点了一句以后,弘昼也就只能去做一个荒唐王爷,非如此不能消除自己哥哥的戒心啊!



青言论史




弘昼荒唐得有分寸。这个分寸叫“惟关自己,事不及人”。


(弘昼的活出丧)

你就拿”活出丧”(当然正史里是发生在弘时死后次年),这件事情来讲。弘昼是给自己办的丧礼,自己坐在灵堂中间,面盖草纸。吃着贡品,听着丧乐。

其实这就是做给雍正看的,首先我并没有争储之心;其次,我对死也是看得很开的,但弘时之死我兔死狐悲,感同身受;最后,皇阿玛你手下留情。

但在电视剧里,弘时多活了好多年,“活出丧”就出现在了三阿哥允祉带着他们哥俩去抄老八老九家的时候。


(弘时的小算盘噼里啪啦)

弘时自然挺兴奋 ,为毛?到目前为止,自己没暴露。只要抄了老八的家, 把罪证一收罗,一处理。自己就是没事人了。但弘时哪懂雍正为什么要让允祉和弘昼、自己去操这两个逼宫失败的人的家,是什么用意?

然而弘昼年纪虽小,却分分钟洞悉原委。原因很清楚,那就是”你们自己看看,有非分之想的人最终是什么结果?!”


所以弘昼立刻表明态度,我没有非分之想。我也不想体验那种被抄家、圈禁的痛苦。但是,说出来自然是没有做出来有效果的。

那就以自己一贯荒唐到底的方式来诠释这个答案吧!于是整出一个”活出丧”。当弘时来找他,他说自己不能出门,出门又血光之灾。

这句话看似荒唐,但一深思,的确如此。


(允祉也没懂)

如果弘时此刻欣然受邀出门,他负责抄谁家呢?三个人抄两个人的家,必定要两个人一起共同负责查抄一个人的家。而弘时必然选择抄胤禩的家,毕竟把柄在呢,不放心。而他和弘时一起抄胤禩家,看到不该看的,听到不该听的,这必然就是杀身之祸。而如果弘昼故意避开和允祉一起抄胤禟的家,那你躲什么?是不是知道什么秘密?弘时更不会放过自己。这门要是一出,可不就是血光之灾么?


(不说才是大智慧,因为说什么都是错的)

要知道前面弘时让自己背了个“误传圣旨”的罪状,差点就铸下大错啊!跟弘时是彻底玩不起,那些都是真拿命在玩的。

所以最后雍正召见弘昼,提到弘时,弘昼也坚决闭口不言,更不会多说弘历半个字,而提到自己的时候,各种无用之人的说辞。

弘昼荒唐么?荒唐!可是再荒唐,也只限于对自己。对外而言 是各种防范 ,几乎密不透风!


炒米视角


弘昼是满清皇子中的一股“清流”。在满清重视建功立业的大环境下,弘昼能潜心做一位“荒唐王爷”,也算是大智若愚了。有上一代的夺嫡之乱历历在目,弘昼根本无心参与此事。胤禛的“不争”是为了“争”。而弘昼的“不争”是真的,也是为了让自己“超凡脱俗”,他特意做了很多荒唐事。

在《雍正王朝》中,弘昼做的荒唐事只有一件:活出丧。

在八爷党武力逼迫雍正搞八王议政失败后,雍正让弘时,弘昼和三王爷去抄老八,老九,老十的家。弘昼为了避开这件差事,在家里给自己出殡。弘时和三王爷来找弘昼一起去办差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没想到这个弘昼这么荒唐,在家里给自己活出丧。不仅全府上下都披麻挂孝,胡同口还占了一堆看热闹的。

实在是荒唐,成何体统啊。弘时和三王爷想教训下弘昼,把弘昼拉去当差。结果,弘昼还理直气壮的说几位高人给他算过,这七天不能出门。弘昼还以“(雍正)他老人家,总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儿子有血光之灾”为由,把弘时和三王爷气走了。

弘昼很聪明,他能明白雍正的心思。

雍正自己从夺嫡之争中获胜而出,知道“夺嫡”的危害。而弘历又是康熙喜爱的皇孙,所以,雍正肯定是要培养弘历的。此时,弘时经常有“不鬼”的举动,要谋害弘历。而弘昼很聪明,在上了“八王议政”的当以后,他就决定“装傻”了。

弘昼很重兄弟感情,这一点,雍正很喜欢。

八爷党和弘时密谋武力逼宫,弘时借五弟弘昼的口,让四位铁帽子王带来的参将谋取了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建营的兵权。之后,雍正问弘昼,误传圣旨的事,问弘时当时怎么说的。弘昼还为三哥弘时遮掩,说记不清三哥说了什么。

在雍正看来,他最看不上的兄弟应该是大阿哥胤禔。胤禔为了扳倒太子,竟然做出魇镇太子的事。而且,在太子被废以后,竟然鼓动康熙杀了废太子胤礽。胤禔如此无情无义,康熙大骂他为“凶顽愚昧”“乱臣贼子”。

弘昼的这个回答,满分。雍正要是想整治弘时,不差弘昼这一句话。而弘昼如果检举弘时,反而会落一个不念骨肉亲情的名声。而弘昼替弘时遮掩,展现了自己对兄弟情义的重视。兄弟亲情,正是雍正很重视的。所以,弘昼再怎么疯,只要不争太子,他都没事。

这样一位“没有心机”,不争夺皇位,又很重兄弟之情的小王爷,雍正和乾隆当然喜欢。也是因此,乾隆对这个聪明的兄弟格外恩宠。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弘昼是历史上有名的疯癫王爷,行事疯疯癫癫,自带喜感。但仔细一探究,又不是疯疯癫癫那么简单。这疯疯癫癫中,其实藏着大智慧。

雍正生前,在年龄上能够作为诸君备选的,只有弘时、弘历、弘昼哥儿仨。

其中,弘历因为深受康熙、雍正两代帝王的喜爱,几乎已经预定了诸君的席位。关于这个,大臣们都心照不宣。弘时和弘昼当然也不会不明白。

对此,弘时的表现是不服气,甚至是很愤怒。他的愤怒,正好被他的八叔所用,于是掀起了夺嫡之争。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很清楚,老八只是在利用自己的侄子,以宣泄当年夺嫡失败的郁闷。弘时不可能抢得过弘历。

弘昼有大智慧,看清了形势,所以他不参与夺嫡。但是,有些事情是身不由己的,不是说你想不参与就能不参与。

于是,弘昼就把自己表现得疯疯癫癫,动不动就给自己举行葬礼。大家看他不像个能够成事的人,也就不打扰他了。

雍正皇帝可是经历过残酷夺嫡的人,他当然不想看到自己的儿子们悲剧重现。因此,他对于弘时和弘昼的动向是密切关注的。

结果,弘时因为触怒了雍正,落了个郁郁而终,年仅23岁就死了。而弘昼躲过了一劫,开开心心地活到了近60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