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中國瓷器紋飾大全 上)

中國陶瓷,不但歷史久遠、分佈廣泛、數量巨大、品類繁多,而

且還隨著時代的進程不斷地更新著自身的面貌。從原始陶器的加飾,

到釉的發明、化妝土的運用、剔刻方法的出現、彩繪裝飾的普及等,

每個時期都會湧現光彩熠熠的精美之作。

嬰戲紋

所謂嬰戲,即以嬰兒為畫面的主角,描寫兒童釣魚、玩鳥,蹴球、

趕鴨、放鵪鶉、抽陀螺、攀樹折花等種種活動,著墨不多而情趣盎然。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清滿工粉彩嬰戲紋瓜楞形鼓釘

行樂圖

即今日俗說的“生活照片”。在園林庭院場景中,有畫一人獨坐品茶或

酌飲賞景,旁襯婢女童僕烹茶或侍立者;有畫三五名流雅聚,或閤家

歡慶者。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雍正行樂圖

漁家樂圖

“漁家樂”圖案在康熙瓷器上大量出現。有漁夫們邊捕魚邊交談

的畫面,有漁舟唱晚、漁翁舉杯共慶豐收的畫面等等,均為表現漁家

勞動歡快的場景。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清康熙 青花漁家樂圖花觚

仕女圖

仕女圖在五彩瓷器上比較常見,有遊園的,執扇的,乘涼的,戲

嬰的,也有在器物上突出畫一個仕女。飄逸凌雲,形象優美,畫筆傳

神,栩栩如生。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清康熙 青花仕女圖大盤

鶴紋

瓷器上的鶴紋初見於唐代,但為數甚少。宋耀州窯青釉碗有雙鶴

展翅、群鶴飛舞以及飛鶴與古圖案相間的畫面。明清瓷器上多畫丹項

鶴。因其體形優美,瀟灑秀麗,常為文人墨客詩畫題材。又因丹頂鶴

的壽命可達 50 一 60 年,所以繪有鶴紋的瓷器,多用作祝壽的禮品。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粉彩鶴紋瓷板

鹿紋

鹿在民間繪畫中作為“仁”獸,以表示太平無事。鹿與祿同音,所

以也是官“祿”的象徵。定瓷雙鹿盤,盤面兩鹿奔躍在枝葉纏繞的石榴

花叢,前鹿回首顧盼,後鹿追趕呼喚。磁州窯瓷枕的鹿紋更多,描繪

了小鹿的種種形態,或立、或臥,或奔跑于山間,或漫步於林莽,均

極秀美生動。吉州窯小鹿銜靈芝紋,風格則古樸典雅。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青花松鹿紋花瓶

花鳥紋

花鳥紋宋代北方民窯常用的裝飾題材,筆觸流利生動,風格活潑

豪放。如磁州窯殘荷秋葉紋枕,枕面畫野塘蘆鴉、殘荷敗草,大雁南

飛,呈現一派深秋景色。格調與此相反的竹雀圖,只是草草幾筆,便

描繪了白頭鳥停落在挺拔的竹枝上,竹枝似在微微搖顫, 充滿逗人情

趣和盎然生機。其餘,小鳥琢果、鵲噪枝頭,以及雙系瓶上的草花飛

燕等等,都各具特色。面師們抓住了瞬間的動態,意到筆隨,情景交

融,頗為佳作。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五彩花鳥紋盤

“魚”與“餘”同音,是“富貴有餘”、“連年有餘”的意思。魚紋幾乎是

每個朝代都使用的主要裝飾圖案。魚紋種類繁多,如蓮池游魚,水波

游魚,水藻游魚,或單或雙,或三、五追逐,魚水相融。雙數魚的構

圖,在器壁用對稱法,兩兩相對;若在器心,則兩魚並排而遊。三五

尾單數魚的構圖,多是順向追逐遊動,空間飾以浮萍、水草、蓮花之

類花草。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青花魚藻紋大罐

纏枝紋

明代或稱為“轉枝”,是最為常見的裝飾紋樣。它以植物的枝幹或

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線式的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

或用以填充裝飾面。有的還轉變為散點式的二方連續形式。二方連續

形式的纏技花,在景德鎮陶瓷紋樣中所佔比重最大、用途最廣。它的

循環往復,變化無窮,婉轉流動、節奏鮮明的特點,既適合陶工們揮

灑自如的用筆,又利於大量生產。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青花纏枝紋大盤

牡丹紋

牡丹,自唐以來,被人視為繁榮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徵,宋時被

稱為“富貴之花”,並把它作為裝飾題材廣泛應用在各種工藝品上。宋

瓷中的瓶、罐、盤、盆、缸、枕等器物上均有構圖多樣的牡丹紋。或

莖蔓纏繞,花葉連綿,或花朵環抱,或一枝獨放……。工匠們因器施

畫,千姿百態,極盡其華麗妖嬈之美。明清兩代的牡丹花紋更加豐富

多彩。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明宣德青花纏枝牡丹紋梨式壺

蓮花紋

蓮花是最早用來裝飾瓷器的花紋之一,從南朝至清代一直盛行不

衰。蓮花在佛教以及佛教藝術中佔有特殊地位,被奉為“佛門聖花”。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青花蓮花紋大盤

歲寒三友圖

松、竹、梅稱“歲寒三友”,是國畫中常見的題材,宋以後則常用

作瓷器的裝飾圖。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嘉靖青花歲寒三友仙人故事圖

山水畫

在元青花、釉裡紅中,山水畫開始顯露頭角。明代民窯青花,山

水裝飾已矗立於陶瓷藝術之林。山川鄉氣、樓臺亭閣、田園風光、庭

園小景均饒有情趣,且筆勢灑脫,意境深遠。清雍正、乾隆以來,多

仿宋、元、明、清諸名家繪畫筆意。御窯製作大多工整精細,而民窯

產品則有明顯的裝飾性和質樸的民間風格。在畫風上,康熙青花、五

彩山水畫中的山石,山石呈劈開的片狀,系南宋畫院派的風格,而雍

正時期,則逐漸改用“披麻皴”,這是繪畫界追隨元代四王畫派對制瓷

工藝的影響。乾隆時期山水畫的題材大量減少,而常以西湖十景及私

人園缽之類,用寫實的手法畫在瓷器上。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吉祥紋祥

在古瓷紋飾中,有很大—部分是表示祝福和象徵吉祥的;明清以

來,特別流行以寓意諧音的方式來體現這一主題,如:鴛鴦——成雙,

牡丹——富貴,桃子——壽,石榴——多子,松鶴——長壽,喜鵲—

—喜慶,鹿——祿,蝙蝠——福,魚——富足有餘,鵪鶉——平安,

戟、磐、瓶——喜慶平安等等。

同時,某一種花卉與其它花鳥蟲魚相配都能構成多種吉祥圖飾。

如,蝙蝠、桃子——福壽雙全,梅花、竹子、喜鵲——“梅竹雙喜”,

梅花、竹子、綬帶鳥——夫妻“齊眉祝壽”,梅花、喜鵲——“喜上眉

梢”,牡丹、海棠一“富貴滿堂”,牡丹、月季一“富貴長春”,牡丹、

松樹一“富貴不老”,牡丹、瓶——“富貴平安”,牡丹、柏樹—“富貴

高齡”,牡丹、玉蘭一“玉堂富貴”,牡丹、白頭翁一“富貴白頭”等等

御題詩

清乾隆朝盛行,凡是刻有乾隆詩文的瓷器,都評價甚高,因為乾

隆本人只對他最喜愛的宋代名窯和其它陶資精品才肯題詩。他一生所

作有關瓷器的詩文—百九十九首,這些瓷器一向都視為內廷秘藏。外

國人千方百計地想購買此種瓷器,於是刻“御題”的瓷器突然出現;但

真品為數極少。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梵文

自明宣德開始,梵文就作為裝飾性圖案附加在瓷器的畫面上;嘉

靖、萬曆以後,發展到用花朵環繞梵文構成一種特殊的“捧字”圖案。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明萬曆青花蓮瓣形梵文盤

阿拉伯文

瓷器上書寫阿拉伯文,在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瓷器中已有發現,到

正德時期則更為流行。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明正德 青花礬紅阿拉伯文罐

海水龍紋

是一種典型的龍紋,以龍與海水組成,故名。表現龍游在海水中。北

宋越窯青瓷碗上刻劃海水龍紋為典型紋飾。元、明、清瓷器上海水龍

紋很多,有單龍、雙龍、四龍乃至九龍,穿遊騰躍於海水之間,多用

繪畫方法表現,也有用彩繪結合劃花的手法。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宣德青花海水龍紋扁瓶,海水以青花描畫,白龍

則用刻劃技法表現。白龍在碧濤中翻滾騰遊,分外矯健。成化鬥彩海水龍紋蓋罐,黃色蛟龍行馳在碧波中。清乾隆釉裡紅海水龍紋梅瓶,

彩繪與刻花並用,紅色海水間白龍邀遊,更是精彩離奇。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青花海水龍紋大盤

一路連科

瓷器裝飾題材。一路連科是科舉時代對趕考學生的祝頌語,謂此

行可以連中三元。科,是指程度、等級,科舉制取士的規格和年分稱

登科。科舉考試分鄉試、會試、殿試三等,鄉試列榜首者為解元,會

試第一稱會元,殿試奪魁稱狀元。清代瓷器上繪一隻鷺鷥和蓮花,寓

“一路連科”之意。此外,繪一隻鷺鷥和芙蓉,稱“一路榮華”,繪一隻

鷺鷥和牡丹,稱“一路富貴”,繪一隻鷺鷥和花瓶,稱“一路平安”,這

些題材不僅是對趕考學生的祝福,也是對人們美好未來的希望。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康熙青花一路連科紋將軍罐

二十四孝圖

解釋

二十四孝是集虞舜(夏人)、漢文帝、曾參(周人)、閔損(周人)、

仲由(周人)、董永(漢人)、郯子(周人)、江革(漢人)、陸績

(漢人)、唐夫人(唐人)、吳猛(晉人)、王祥(晉人)、郭巨(晉

人)、楊香(晉人)、朱壽昌(宋人)、庚黔婁(南朝人)、老萊子

(周人)、蔡順(漢人)、黃香(漢人)、姜詩(漢人)、王裒(晉

人)、丁蘭(漢人)、孟宗(三國人)、黃庭堅(宋人)等二十四人

的孝行編成的。清康熙時的瓷器上繪有此圖。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百花錦地開光二十四孝圖高肩瓶

十八學士圖

解釋

唐太宗時建文學館,收聘賢才,以杜如晦、房玄齡、于志寧、蘇世長、

姚思廉、薛收、褚亮、陸德明、孔穎達、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

蔡允恭、顏相時、許敬宗、薛元敬、蓋文達、蘇勗十八人併為學士。

後薛收死,召劉孝孫補之。命閻立本畫像,褚亮作贊,題十八人名號、

籍貫,稱十八學士,藏之書府,時人傾慕,謂之登瀛洲。唐玄宗開元

時,於上陽宮食象亭,以張說、徐堅、賀知章、趙冬曦、馮朝隱、康

子元、侯行果、韋述、敬會真、趙玄默、毋〓、呂向、鹹廙業、李子

釗、東方顥、陸去泰、餘欽、孫季良為十八學士,命董萼畫像、御製

贊,為千秋翰苑盛事。清代瓷器上的十八學士圖,即源於此。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康熙十八學士圖折沿碗

十二月花圖

解釋

成套瓷杯的花卉紋飾。流行於清康熙年間。以十二隻瓷杯為一套,每

只杯上按一年十二個月中的某月各繪一種應時花卉,指代歷史上的著

名女性,並題相應的詩句。如:正月,梅花花神壽公主。二月,杏花

花神楊玉環。三月,桃花花神息夫人。四月,牡丹花神麗娟。五月,

石榴花神衛氏。六月,荷花花神西施。七月,葵花花神李夫人。八月,

桂花花神徐賢妃。九月,菊花花神左貴嬪。十月,芙蓉花神花蕊夫人。

十一月,茶花花神王昭君。十二月,水仙花神洛神。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道光十二花神杯

八仙圖

解釋

“八仙”即張果老、呂洞賓、漢鍾離、韓湘子,鐵柺李、何仙姑,藍採

和,曹國舅,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八位神仙。相傳他們學道成仙,各

有一套本領,故有“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之說。八仙所持之物;張—

魚鼓、呂—寶劍、漢—扇子、韓—花籃、鐵—葫蘆、何—笊籬、藍—

橫笛、曹—陰陽板,被稱為“暗八仙”。明嘉靖後,八仙成為瓷器的常

見裝飾題材之一,有“八仙過海”、“八仙祝壽”、“八仙捧壽”等內容,

清初仍較流行。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乾隆年制款粉彩八仙圖瓶

八吉祥

解釋

瓷器紋飾。始於元,流行於明清時期。八吉祥圖案為:法螺、寶輪

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金魚、盤長結。它們(或稱八寶)是佛家

常用的象徵吉祥的八件器物。《北京雍和宮法器說明冊》載:法螺,

佛說具菩薩果妙音吉祥之物。****,佛說大法圓轉萬劫不息之物。寶

傘,佛說張弛自如,曲復眾生之物。白蓋,佛說遍復三千淨一切藥之

物。蓮花,佛說出五濁世,無所染著之物。寶瓶,佛說福智圓滿,具

完無漏之物。金魚,佛說堅固活潑,解脫禳劫之物。盤長,佛說迴環

貫徹,一切通明之物。元代瓷器上八吉祥的排列無一定規則。明永樂

開始按輪、螺、蓋、傘、花、魚、瓶、結排列。明萬曆至清代則以輪、

螺、蓋、傘、花、瓶、魚、結為序,清乾隆以後亦有不按順序排列的。

有印花和彩繪兩類,印花多見於元至明永樂年間,宣德開始以彩繪為

主,有青花、鬥彩、五彩等,清代出現粉彩、琺琅彩品種。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咸豐粉彩八吉祥紋盤

八音圖

解釋

瓷器紋飾。鍾、磬、琴、簫、笙、壎、鼓柷、圉八種樂器叫八音。八

音也是中國古代對樂器的總稱,指金、石、土、革、絲、木、匏、竹

八類。鍾、鈴等屬金類,磬等屬石類,壎屬土類,鼓等屬革類,琴瑟

等屬絲類,柷、圉等屬木類,笙、竽等屬匏類,管、簫等屬竹類。清

代瓷器上繪有八音圖。

八卦紋

解釋

瓷器紋飾之一。流行於元至清代,常見於鼎爐類器物。八卦為《周易》

中的八種基本圖形。以“〓”為陽,“〓”為陰,組成乾(〓)、坤(〓)、

震(〓)、巽(〓)、坎(〓)、離(〓)、艮(〓)、兌(〓)八

種卦象。《易傳》認為八卦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

種自然現象。其中乾(〓)、坤(〓)象徵天地,是萬物之本源。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青花八卦紋小足器託

幾何形紋

解釋

延續時間最長的瓷器裝飾紋樣。早在商周原始瓷上就已廣泛採用。

如:雲雷紋、葉脈紋、人字紋、方格紋、曲折紋、弦紋、席紋、菱形

紋、S 形紋、網紋、圈點紋、鋸齒紋等。東漢瓷器紋飾仍以拍印的幾

何形紋為主。後幾何形紋在瓷器裝飾中退居次要地位。明清時期彩繪

的錦地及錦灰堆(即規矩花)幾何紋飾,繁縟而精巧。但一般只作器

物的邊腳紋樣

沒找到瓷的,只找到陶的。。。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刀馬人圖

解釋

清代瓷器紋飾之一。畫面內容有五霸戰爭、火燒赤壁、大鬧長坂橋

等。繪畫風格深受明末著名畫家陳老蓮的影響,構圖複雜巧妙,線條

簡練遒勁。人物面部和衣褶輪廓以藍、紅或黑色勾勒,再用平塗的方

法施以各種鮮豔的色彩,以康熙時的製品最為名貴。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三多九如圖

解釋

瓷器紋飾。流行於清代。《隨園筆記·莊子天地篇》載:“華封人

祝堯日:‘使聖人富,使聖人壽,使聖人多男’。堯辭之曰:‘多富則多

事,多壽多辱,多男多累’”,九如:如山、如阜、如陵、如崗、如川

之方至、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松柏之蔭、如南山之壽,也是祝頌

之辭。瓷盤上繪佛手、桃、石榴,喻多福(佛與福音近)、多壽、多

子,繪九個如意指代“九如”,合稱“三多九如”。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三陽開泰圖

解釋

瓷器紋飾。取材於《易經》。《易經》載:“十月為坤卦(〓),

純陰之象。十一月為復卦,一陽生於下。十二月為臨卦,二陽生於下。

正月為泰卦,三陽生於下。”故三陽為冬去春來,陰消陽長,有吉亨

之象。明清瓷器上繪三隻羊,題三陽開泰,繪九隻羊,題九陽啟泰(九

陽也是《易經》上說的九個陽數),均為歲首稱頌之辭。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光緒黃地粉彩開光三陽開泰圖碗

三綱五常圖

解釋

瓷器紋飾。流行於清代。三綱五常是封建社會的一種倫理觀念。三綱

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儒

家用三綱五常作為維護封建等級制度的道德教條。瓷器上繪三隻缸和

五個人嘗酒,以寓“三綱五常”之意。

卍字

解釋

古代的一種符咒、護符或宗教標誌,通常被認為是太陽或火的象徵。

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臘等國家中均有出現。佛教認為它是釋迦牟尼

胸部所現的“瑞相”,用作“萬德”吉祥的標誌。武則天長壽二年(693

年)制定此字,讀為“萬”。明清瓷器上裝飾此字,即取吉祥之意。

滿花紋

解釋

俗稱“萬花紋”。瓷器紋樣之一。畫面滿繪花朵,種類不一,色彩繽紛,

繁密堆疊,如萬花彙集,故名。興於清乾隆時期,為粉彩品種。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萬花堆

解釋

清代景德鎮窯粉彩瓷器的裝飾圖案。流行於乾隆、嘉慶時期。器身滿

飾各色花朵,如百花堆聚,故又名“百花圖”。圖案以牡丹為主題,周

圍繪菊花、茶花、牽牛花、蓮花、玫瑰花、百合花等。有黑地和白地

兩種,以黑地為貴。畫面繁密細緻,五彩繽紛。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民國 萬花堆瓷螭龍爵杯

小說戲曲故事畫

解釋

元明時期瓷器的常見裝飾題材。多見於景德鎮窯燒製的青花瓷器上。

元代有《周亞夫細柳營》、《三顧茅廬》、《蕭何月夜追韓信》等。

清康熙時又有《西廂記》、《水滸》、《三國演義》、《岳飛傳》、

《封神演義》、《錢塘夢》等。磁州窯系亦有少量製作。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三顧茅廬

子母雞圖

解釋

明成化瓷杯上的鬥彩圖案,因所繪雌雄雛雞而名其器為“雞缸

杯”。畫面一般為一隻母雞、一隻雄雞和三隻小雞,母雞低頭尋食,

小雞分別奔向母雞,雄雞站立回首顧盼,或作引吭啼曉姿勢,空間繪

有山石、蘭草、牡丹,圖案均以青花勾勒輪廓線,分別填以紅、黃、

綠、紫等相應的色彩,十分絢美。明代《帝京景物略》記載:至萬曆

時,“成杯一雙,值錢十萬。”可見其珍貴。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有

仿品,但圖案不及成化器生動精美。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咸豐款粉彩子母雞折腰碗

女媧補天

解釋

女媧是我國古代神話中創造人類的女帝王。相傳天地開裂後,沒

有人類,女媧就用雙手摶黃土做人。自她創造人類後,多年平定安寧。

但因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共工失敗而頭撞不周山,損壞了這一

矗立於西北方的撐天之柱,導致了一場大災難,半邊天塌下來,天上

露出醜陋的大窟窿,地面破裂成無數道黑暗的深坑。山林燃火,洪水

噴湧,大地變成汪洋,惡禽猛獸四處為害人類。女媧見此情景悲痛萬

分,便從江河中選來五色石子,用火熔鍊成膠糊狀的液體,以此彌補

蒼天醜陋之洞。並斬斷鰲足代替天柱,以支撐天穹。為了根除災難,她又撲滅烈火,制服洪水,殺死惡禽猛獸,於是拯救了人類。晚清瓷

器上的女媧補天圖,即根據這一神話傳說繪製而成。

五倫圖

解釋

瓷器紋飾。《孟子?滕文公》載: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

友。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倫即

五常。後人畫花鳥,常以鳳凰、仙鶴、鴛鴦、鶺鴒、鶯為五倫圖。晉

《張華禽經》載:“鳥之屬三百六十,鳳為之長,飛則群鳥從,出則

王政平,國有道。”《易經》載:“鳴鶴在陰,其子和之。”《張華禽

經》:“鴛鴦匹鳥也,朝倚而幕偶,愛其類也。”《詩經》載:“鶺鴒

在原,兄弟急難。”“鶯其鳴矣,求其友聲。”故將這五種鳥稱為五倫

或倫敘。清康熙瓷器上繪有此圖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清光緒 粉彩描金五倫圖賞瓶

五老圖

解釋

《澠水燕談錄》卷四載:“慶曆末年,杜祁公告老退居南京,與太子

賓客致仕王渙、光祿卿致仕畢世長、兵部郎中分司朱貫、尚書郎致仕

馮平,為五老會。吟詠歡宴,士大夫高之。五人年皆八十餘,康寧爽

健,相得甚歡”。清康熙瓷器上繪有此圖。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清道光 青花五老圖瓶

五子奪魁圖

解釋

後周時有個竇禹鈞,漁陽(今天津薊縣)人,才學出眾,頗有名氣。

他治家嚴謹,教子有方。五個兒子儀、儼、侶、偁、僖先後考中了進

士。《三字經》有“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之語。清代瓷

器上所繪的五子奪魁圖,即取材於此。或稱五子登科圖。

中國器型紋飾大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