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2018引爆您微博的个税改革,对大家的影响究竟有几何?

更多精彩财税观点在这里

点击上方【收稻智客平台】关注我们☝

总有小伙伴以“万税万税万万税”评价自己的税负,工资没有多高,但要交的税却不少。实际上在我国的税收结构中,真正只有6%来源于个人所得税,而西方发达国家则高达4-50%。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聊一聊税改前后与大家息息相关的税前收入、税后收入(即为真正塞进口袋的那部分)。

「揭秘」2018引爆您微博的个税改革,对大家的影响究竟有几何?

1、首先科普一下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1)个人工资按月计征,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首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即为月工资收入 — 三(五)险一金个人缴费 — 3500(当前起征点)。

(2)根据上一条获得的结果,对应税率表(如下图所示)

应缴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月工资收入-应缴税额-即为税后收入(实际到手的金额)。

例如小A税前收入2W元,三险一金扣除2500,免税额为3500,他需要交的个人所得税为:

(1)应纳税所得额 = 20000 —2500 — 3500 = 14000元

(2)对应上表25%那一档,减去速算扣除数,则小A应纳税额 = 14000 × 25% — 1005 = 2495.00元

前不久,个人所得税法迎来新一轮修订: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次改革,有四个内容:起征点、综合征税、专项附加扣除和税率结构。其力度之大、影响范围之广,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纵览整个改革内容,可以用“一增一减”来概括。例如将起征点由3500提高到5000元,对于个人月应纳税所得额原先在500-5000元之间的人而言,受益将是最大的。

「揭秘」2018引爆您微博的个税改革,对大家的影响究竟有几何?

​同时调整了税率结构,扩大低税率的级距……减税的利好还伴随着并不是很受大家欢迎的增税——综合征税。就是将此前分类征收中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以及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合并。对于收入来源多样化的群体(如自由职业者)而言,多项收入合并采取累进税率征收将会增加他们的税负。

「揭秘」2018引爆您微博的个税改革,对大家的影响究竟有几何?

2、税改后如何减轻税负?

有一个简洁可行合法的方法:把薪金所得在工资收入进行合理分配,即可减少税负。公司付出的钱一样多,但是员工交的税会少很多,到手的实际收入会多很多。还是运用小A举例:小A是一名讲师,需要经常出差给客户演讲培训。于是他在咨询了解后跟公司商议到:将到外地进行顾问时的那部分开销单独以差旅费列项,例如6000元的差旅费走公司报销(实际报销,到账金额即为6000元),再另付14000元的工资即可。通过这种方法,6000的那部分不用计税,如此一来,14000元那部分不用计税,只有6000那部分用。长此以往,公司发的总钱数是一样多的,但是通过税务筹划,小A实际到手的钱多了。通过这种方式公司和小A实现了双赢。可是有一天,小A辞职成为了自由职业者。由于新税改的提议,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不是像以前一样按各自的名目、税档征收,可是非本公司员工又不能允许报销,因此小A从前的税收筹划手段没有办法实施了,迫于税负增加的压力,敏感的“财迷”小A对比了多种手段,发现相比不利于税法遵从的利用税收洼地等行为来进行节税,另一种税收筹划的方式——成为收稻智客更胜一筹,在平台的帮助下注册了个体工商户,将自身与客户的关系拉到了合作层面,并且由于个体工商户的税率低至3%,还能让到手的收入增加许多。

这里小编不得不感慨一下:十年前,人们想要坐计程车需要亲自等候,而现在只需要在uber上一键下单即可有司机师傅上门;十年前,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局限于面对面,而现在坐收稻发布需求即可在完全陌生的情况下满足商业诉求。科技改变了一切,依托互联网平台拉近了彼此,让陌生的彼此越发关联,同时创造更多合作的可能。

期待我们的下一个十年……

「揭秘」2018引爆您微博的个税改革,对大家的影响究竟有几何?

3、个税免征点提高会影响购房、购车等政策么?

由于很多城市目前实行“限购”,外地户籍的购房者需要持续缴纳一定期限的个税、社保,因此个税基数上调后即使没有个税记录但有社保记录仍旧不会对买房产生影响。而部分地区购车需要摇号,对于非本地户籍人员有一定的限制,以北京为例,非京籍人员需要连续五年以上在本市缴纳个人所得税才可参加摇号,所以起征点上调导致纳税间断,可能会影响后续摇号购车。所以个税免征点提高,对于居民而言,确实能够获得更高的税后收入,但是对于一些有限购政策的城市而言,非本市户籍的居民可能会因免征额提高不用纳税而影响其享有购房或购车的权利。但总体而言,居民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个税免征额相应提升,也是有利于减少广大老百姓的税收负担。

「揭秘」2018引爆您微博的个税改革,对大家的影响究竟有几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