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ers:火爆的自媒體寫作對普通人的誤導

Scalers:火爆的自媒体写作对普通人的误导

持續力

關注

Scalers:火爆的自媒体写作对普通人的误导

ScalersTalk 成長會 2018 年火熱招募中,目前報名人數已經突破 1200 人,參見《持續行動,為三年後的自己,扎心地做點事——ScalersTalk 成長會 2018 年會員資格開放申請》

雖然今年自媒體寫作要比去年冷清一點,但是整體而言,自媒體寫作還是在一個狂熱期。狂熱之處就在於,仍然很多人在做著“寫作”寫出“個人品牌”“財務自由”的春夢,為此付出不少代價

不管在職場還是在社會,寫作在哪一個時代都是有力的武器,否則當年毛澤東同志就不會說“筆桿子槍桿子,革命就靠這兩杆子。”這句話即使你不付費買課程,也是可以知道的。

微信公眾號起勢以後,出現了一個叫作“自媒體寫作”的方向,縮短了變現路徑,帶來了新的紅利。這一波新紅利帶來了一些人物的崛起,通過這種新的媒體形式,吸引到了流量和注意力後,實現了百萬至千萬級別的變現。

Scalers:火爆的自媒体写作对普通人的误导

當利潤出現的時候,必然會有許多人湧入,於是從淘金者身上,可以看到更多的變現機會。但是問題也出現了,出於利益驅動,自媒體寫作被過度放大了。普通人被植入了一個錯誤的寫作理念,寫作被扭曲成為逐利的工具。

日本有位傳播學家叫清水幾太郎,他把現代社會稱為“拷貝(copy)社會”。由於現代社會的環境擴大化,社會生活變得間接化,人們不可能與大多數重要“實物”保持實際接觸,我們只能通過傳媒提供的二手信息——“拷貝”來了解。但是“拷貝”不是“實物”,我們又缺乏與“實物”對照的手段。由於大眾傳媒的大量生產與大量提供,我們每時每刻都處在“拷貝”的洪水包圍中。

當寫作能直接變現的時候,普通人會被所謂的崛起的IP誘導,變成寫作者,開始大量生產“拷貝”。而這麼做的唯一原因就是先行者從生產“拷貝”的過程中賺到了錢,於是想要模仿。

現在,你看到的各種公眾號的文章,其實是一種“文化工業”產品。自媒體寫作已經規範化成了一條內容生產線,而寫作者就像生產線上的工人一樣。從給定的選題到素材收集,從爆點埋入再到金句設計,一篇文章被細化成多人分工的工作。

這個時候的自媒體寫作其實只不過是另外一份工作而已。你不要再對寫作給你帶來的崛起有太多的幻想了,看一下過去一年,還有哪些人是因為寫作而崛起被你所知的麼?

你會發現,學寫作的那些人還是在學寫作,只是一直沒學會而已。你有沒有想過原因呢?是因為不夠努力麼?

其實是在自媒體寫作的浪潮到來的時候,正好有一批人在浪潮到來之前,正好有意或者無意在這方面有積累。這些積累加上浪潮的作用於是產生了疊加效應,於是你突然就看到有人爆發式增長了。

那為什麼現在你很少看到有人爆發式增長了?現在規則很明顯了,資本也進場了,專業玩家入駐以後,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與財力,加上大量的資本推動,可以更快速地做出一個號,甚至強行推出一個設計的IP。

也就是說,這一批的紅利期,其實已經很狹窄了。

再回到前面的“拷貝”理論,清水幾太郎說拷貝有一條重要的“利潤原理”。

“拷貝”的收集、製作和提供,是作為營利活動來進行的。為了獲取利潤,傳媒必須爭取大多數的受眾,而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滿足廣泛的受眾需求。通常有一種做法就是,提供滿足最廣泛的普遍興趣的“拷貝”。

而問題就在於此,清水幾太郎認為,最廣泛普遍的興趣也就是超越人的階層、群體、職業、學歷等社會屬性的興趣,說到底也就無非是與性愛、犯罪、衝突、獵奇等有關的本能興趣。這種興趣存在於人的本能之中,在傳媒提供大量的刺激人的原始需求的“拷貝”前,如果沒有生理障礙或者特殊的毅力,一般經不住它們的誘惑。

所以,講到實質上,所謂的自媒體寫作的學習,無非就是教你如何炮製大量面對原始需求的“拷貝”。如果你的文章能滿足人們關於性愛、犯罪、衝突、獵奇等有關的本能興趣,那傳播量自然就會廣,自然能吸引到注意力,自然就能變現了。

所有市面上以吸引人然後變現為導向的寫作,都無法逃脫本能興趣的地心引力

,只是展現出不同程度與不同強度的美化和洗白而已。

如果你在前期沒有這方面內容生產的積累,那面對這個時代浪潮,你真的是很難抓住的。所以現在的行情就是,已經崛起的人,通過描繪出自己的成功故事,利用知識付費的手段,向未崛起的人,收一筆焦慮緩解費。但是如果這個收不動了,就會給崛起失敗的人,再賣一些商品。

在未能成功崛起的人群中,主要是寶媽、職場新人以及早期創業者為主。這群人處在新的人生階段,容易陷入焦慮,又渴望進步與成功,於是很容易淪為已崛起人群的變現對象。

追求進步是好事,但是一定要認識到客觀規律,然後遵守客觀規律。從目前的導向來看,關於自媒體寫作的作用被過度宣傳,誇大了效用。其實這一波崛起的人,真的是在浪潮來臨前已經有兩把刷子的人,不是白撿到的便宜。所以我們還是要戒急用忍,不要浮躁冒進,你在現在付出的努力,可能會在下一個週期中,才能兌現回報。

寫作是個好東西,但是由於自媒體寫作能變現,於是就開始變形了。我們的寫作應該是面向自己內心的梳理,用於倒逼自己的知識體系和理論體系的建立。通過寫作讓我們更能獨立思考,就像柺杖一樣,讓我們在精神世界能夠獨立行走。通過寫作向內尋找,帶動自己的持續行動,做更多的事情變得更好,這是寫作應該指向的方向。

我覺得我們應該從這個角度在寫作上下功夫,而不是想著純粹去拼湊一些吸引流量的文章,然後指望機器算法能垂青於我們。雖然這件事情也是有特定技術含量的,但是本質是,這還是把我們變成了機器……

在寫作上,我們要堅持注入思考、打磨精品,不要浪費時間在生產垃圾上,因為和垃圾相處的時間久了,你渾身上下也會有股垃圾堆的酸臭味了。

在時間的歲月中,只有穿透人心的好作品才會被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