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致《梨园春》栏目编导的一封信,写的至真至诚入木三分

尊敬的梨园春栏目编导们: 你们好!你们辛苦了!

首先感谢你们几十几年来的辛勤努力,为广大戏迷和观众奉献出一期期好的节目,感谢你们为繁荣和振兴河南戏曲事业做出的贡献。现如今评委评分问题、主持人风格问题等成了网友们的热议,不管意见也好,非议也罢,尽管有些言辞较为尖锐激烈,但这都是出于对栏目的关心和爱护,希望把栏目进一步搞好,望编导们不必介意。我作为贵栏目的忠实观众,也不免想说几句,特致信给你们,表表个人意见。

咱河南台《梨园春》自94年开办以来,由原先的一般戏曲栏目,日益打造成为今天一个备受关注、收视率较高的、在全国叫响的品牌栏目,非常了不起。这其中倾注了编导们的一片心血,尤其是99年改版后,增加了戏迷互动的比赛内容,一些市县级电视台也陆续开办了戏曲比赛节目,成立了梨园春俱乐部,从而推动和宏扬了河南戏曲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中央、省委有关部门的肯定,出现了梨园春现象,在全国引起反响。特别是曾去澳大利亚、俄罗斯、南美委内瑞拉演出,又把我省传统戏曲文化推向了海外,这在全国省级电视栏目中是绝无仅有的。

网友:致《梨园春》栏目编导的一封信,写的至真至诚入木三分

几十年来,贵栏目的编导们也在想方设法改进和提高节目质量,不断推出新的形式和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欣赏需求,但众口难调啊!在媒体信息快速发展、娱乐节目充满银屏的今天,要想保持栏目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确实不易,达到目前的成就已很不错了。为了进一步做好梨园春栏目,建议如下:

(一)《梨园春》栏目的定位不能变,还是以河南戏曲为主,兼顾其它剧种,以戏迷打擂比赛、专业演员参演和比赛、老艺术家专场等为主,兼顾其它文艺节目,充分体现戏曲栏目的特色。

(二)主持人问题,我以为倪老师和晓戈两人是最佳搭挡不可调换,倪老师知识丰富、风趣幽默、宝刀不老,晓戈活泼亮丽、口齿伶俐,两个相得益彰,主持风格已被广大观认可称道,目前省台还没有哪位主持人担当此重任。有网友批评上期倪老师在介绍陈迎辉男旦戏时做了个旦角动作,其实这正是倪老师的幽默特点,主要是想活跃演出气氛,并非挖苦男旦。

网友:致《梨园春》栏目编导的一封信,写的至真至诚入木三分

(三)评委问题,也是近几天网友们讨论热烈的话题,估计也是你们编导们作难的问题,一些水平高的戏曲理论家、艺术家不一定好请,水平一般的又怕有失水准,况且为戏曲 唱段打分也不好掌握,不象高考评卷,标准答案,有硬尺度,评戏就伸缩性大了,每个人的欣赏角度、审美价值不同,衡量标准就会出现偏差。戏迷观众认为好的选手,但评委站在专家角度也不一定赞成。但总体上说,我认为这几年《梨园春》的评委还都是认真负责的,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亿万计的观众,也不能太失公允。不过还是建议编导们在请评委时要严格掌握和把关,以坚持公平公正为前提。

人员可多层次化,要有戏曲理论家、老艺术家、剧协、剧团编导、著名演员等,每次评委人数不宜太少,以5—6人为宜,但分值不可过高。 场外观众打分问题,如能开通是最好的了,希望编导们积极协调,这是保证评分公正的主要措施之一。

(四)在参赛选手唱段上要有所限制,如选手第一次唱段获胜后,复赛时不能重唱,要另唱新段,也避免了观众的听觉疲劳,难怪一些网友要“打倒一切‘婆母娘’,禁止少儿 ‘说媒婆’”,主要就是唱的太多太俗了,翻来覆去就那几段。

(五)既然咱《梨园春》已成为品牌栏目,要各方面精益求精,银屏字幕不能有太多的错别字,以前几乎期期存在,如有一期演新排《秦雪梅》将“饥殍(读piao)遍野”唱成了也打成了“饥浮(fu)遍野”,前不久,刘青唱“秦香莲住均州”打成了“秦香莲住郡州”等等,都是非常不该出现的错误,有失河南文化大省的形象。 算了,不说了,以上仅是个人意见,不知对错否,希多见谅。

总之,观众对《梨园春》充满期望,对编导充满信心。相信通过你们的辛勤努力,《梨园春》这朵艺园奇葩将在放出更加绚丽的异彩。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网友:致《梨园春》栏目编导的一封信,写的至真至诚入木三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