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之心「護國戰爭」

文|大祭司

赤子之心“護國戰爭”

“霹靂一聲,雲南舉義”,這一天標誌著震驚中外的反袁護國戰爭爆發;這一刻,讓華夏震動,全世界對雲南投來極為關注的目光;這一事件名垂青史,被梁啟超評價為“以一隅而抗天下,開數千年曆史之創局,不計厲害為天下先,拯國命於垂亡,當為全民感謝”。

護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粉碎封建帝制復辟的一次重要歷史事件,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歷史走向和國家命運。辛亥革命之後,從武昌首義、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直至大革命時期,唯有護國運動取得了勝利,而這場勝利是偏遠西南邊陲雲南發起,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創造了革命戰爭的奇蹟。

護國起義在昆明發起,護國軍也從昆明出發。當年護國軍出征的場面,至今留有照片,懸掛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內。步履整齊的軍隊,凜然肅穆的氣息撲面而來,這凝重的歷史畫面是護國先輩的真實寫照。

赤子之心“護國戰爭”

辛亥革命和護國運動中,雲南較其他省份之最大不同是雲南的同盟會員和革命者依託雲南陸軍講武堂,在新軍的中下級軍官中大量發展革命者,牢牢掌握了革命的武裝力量,使雲南不僅成為較早響應武昌起義的省份,更在袁氏竊國稱帝的關鍵時刻接過了辛亥革命的火炬,發動武力討袁,擊碎了袁世凱的皇帝美夢,成為再造共和的英雄之省。

1916年元旦,護國軍在昆明誓師,發出討袁檄文,聲討袁世凱謀叛民國,復興帝制的罪行,在整個昆明城張燈結綵、歡呼聲“震動山谷”的背景中正式出征。護國軍由三軍組成,分別由蔡鍔、李烈鈞和唐繼堯為總司令,第一軍出兵四川,第二軍出兵廣西。

赤子之心“護國戰爭”

毫無疑問,講武堂師生已經成為這場戰爭的中堅力量。護國三軍營以上官佐中,講武堂師生佔86%。雲南都督、護國第三軍總司令唐繼堯、總參謀長庾恩暘,護國第一軍總司令蔡鍔、總參謀長羅佩金,護國第二軍總司令李烈鈞均是講武堂專兼職教官出身,11個梯團長(旅長),講武堂教官就佔了9名。講武堂的優秀畢業生朱德、鄧泰中、楊蓁等均擔任了支隊長(團長)職務,營連長一級中也有大批講武生,成為軍中主力。

在歷時6個多月的護國戰爭中,雲南護國軍以一省不足3萬兵員的微薄之力對抗袁世凱北洋軍的10萬虎狼之師,講武堂師生身先士卒,浴血奮戰。

講武堂教官、身患重疾的第一軍總司令蔡鍔告訴下屬:“我的日子不多了,我要把全部生命獻給民國。”

講武堂教官、第一軍參謀總長羅佩金毀家紓難,把祖產抵押給銀行,抵押款12萬元全數捐做軍費。

赤子之心“護國戰爭”

講武堂三期學員、第一軍第一支隊長楊蓁行軍日達百里而不乘騎,每戰身先士卒,“用布裹彈傷若無然”。

講武堂三期學員、第一軍第三支隊長,後來成為新中國十大元帥之一的朱德,在川南最慘烈的棉花坡鏖戰中,一連激戰45個日日夜夜,毫無間歇,贏得勇猛善戰、忠貞不渝的美譽。

講武堂三期學員、第二軍炮兵連長魯子材,在皈朝血戰中向敵人密集點發炮轟擊,連發數炮命中敵人要害,留下“三炮定皈朝”的神奇傳說。

不為艱難險阻,不為功名利祿所牽絆,不惜死,講武堂師生、雲南護國軍將士愛國愛民的赤子情懷可見一斑。

赤子之心“護國戰爭”

護國軍抵達前線打出了不俗的戰績,更進一步促成了黔、桂、粵、川、陝、湘、浙等省先後宣告獨立,使全國的討袁護國戰爭終成燎原之勢。

後來,孫中山先生說:“雲南起義,其目標之正確,信心之堅強,士氣之昂揚,作戰之英勇,以及民心之振奮,響應之迅速,與黃花崗之役,辛亥武昌之役,可謂先後輝映,毫無軒輊,充分表露中華民族之正氣,使籌安醜類膽戰心驚。”

往期精彩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