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去年暑假,一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家长们的朋友圈热传——一位在企业当高管的妈妈,月薪三万出头,女儿在广州某外语学院附属名校读五年级。这样一个条件还不错的中产家庭,为啥最近连新衣服都快不敢出手了呢?

原因就是孩子放暑假了!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这位高管妈妈算了一笔账:

● 女儿去一趟美国游学,10天20000元,

● 女儿平时在家需要请阿姨照顾,5000元;

● 7月份钢琴考级,每周要上两节钢琴课,200元一节,一共2000元;

● 游泳班2000元;

● 英语、奥数、作文3科培训班6000元。

这么几项加起来就要35000元了。

“痛苦的是你花了,心疼得不踏实;不花吧,对不起孩子更不踏实!”想必这是家长们共同的心声。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为什么孩子的教育越来越贵?

因为所有的爸妈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从天价学区房,到各类培训班,对比起来,当年我们成长的实在是太!粗!糙!

家长们在孩子身上如此砸钱,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社会压力太大,让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一刻都不敢放松,明知道小孩天性爱玩,非要送去学奥数;

其二,就是攀比心理作祟了,太多年少成名的案例以及隔壁孩子的成绩让家长们坐立不安,这个孩子作文拿奖啦,某某进了校艺术团诸如此类的信息都可能让家长夜不能寐;

优质的教育是需要投资的,大家都明白的道理,营养、知识、视野、资源,这些东西,核心就是要烧钱。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本质上来说,家长要“烧钱”,为孩子提供更好的资源。但是我们要提醒的是这是一个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这样的教育“军备竞赛”不仅会把家庭拖入无底洞的深渊,同时对于孩子来说,童年一个课业接着一个课业,这样的童年真的快乐吗?

小澳想要说的是家长望子成龙的决心和努力都可以理解,但是姿势却用错了,没有get到正确的理念。

如果一个家境还不错的家庭,能够从小就去国外读书,体验国外先进教育,而不是“游学”,其实他的路应该铺得更长远。

其实2016年热播的电视剧《小别离》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三个家庭,在中国残酷的应试教育面前,不断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但是发现,这种填鸭式的方法行不通,不仅拖累了家庭,也拖苦了孩子。他们不约而同的想到一个方法,就是送孩子出国读书。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送孩子出国读书其实目前也成为社会上的主流思潮,众多中产阶级的父母希望通过自己的子女出国读书得到更好的发展。

但如今,留学成功的定义已不再是成功申请,更多的是将眼光放长远,父母会更加关注子女留学、毕业之后的职业发展规划。不是所有的出国留学,都能够收获价值。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以美国为例,私立中学学费昂贵,而且美国真正值得大家去念的私立寄宿学校可能只有前50所,这TOP50的学校招收的国际学生数量很少,而且需要各科成绩都非常优异才有可能就读。

留学期间,学费高昂、打工受限制、社交单一、“二等公民”的身份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不平衡,经济和精神上的压力巨大。

如果说以上几点国际学生在美国的困境可以用钱来解决,那没有美国身份却想要合法留下工作就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了。每年4月份,几十万的在美留学生会提交工作签证申请,但是随着H-1B的中签率越来越低,留下了工作的机会实在过于渺茫。要知道,没有工作经验的赴美留学,其含金量是大大降低的。

其实,在《小别离》里,琴琴大姨芳妮,已经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这就是留学的关键了!

在海外教育规划中,“先移民、后留学”会带来更多红利和机遇。

移民取得海外身份,不仅仅是走一条捷径,更是对自己、子女、家庭负责任的长远规划。澳加美联作为具有丰富海外教育规划及移民经验的移民机构,倡导“先移民,后留学”的理念,为您的子女可以享有更多教育及就业机会,赢在人生起跑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