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三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

去年暑假,一篇《月薪三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的文章在家長們的朋友圈熱傳——一位在企業當高管的媽媽,月薪三萬出頭,女兒在廣州某外語學院附屬名校讀五年級。這樣一個條件還不錯的中產家庭,為啥最近連新衣服都快不敢出手了呢?

原因就是孩子放暑假了!

月薪三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

這位高管媽媽算了一筆賬:

● 女兒去一趟美國遊學,10天20000元,

● 女兒平時在家需要請阿姨照顧,5000元;

● 7月份鋼琴考級,每週要上兩節鋼琴課,200元一節,一共2000元;

● 游泳班2000元;

● 英語、奧數、作文3科培訓班6000元。

這麼幾項加起來就要35000元了。

“痛苦的是你花了,心疼得不踏實;不花吧,對不起孩子更不踏實!”想必這是家長們共同的心聲。

月薪三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

為什麼孩子的教育越來越貴?

因為所有的爸媽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從天價學區房,到各類培訓班,對比起來,當年我們成長的實在是太!粗!糙!

家長們在孩子身上如此砸錢,大概有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社會壓力太大,讓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越來越高,一刻都不敢放鬆,明知道小孩天性愛玩,非要送去學奧數;

其二,就是攀比心理作祟了,太多年少成名的案例以及隔壁孩子的成績讓家長們坐立不安,這個孩子作文拿獎啦,某某進了校藝術團諸如此類的信息都可能讓家長夜不能寐;

優質的教育是需要投資的,大家都明白的道理,營養、知識、視野、資源,這些東西,核心就是要燒錢。

月薪三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

本質上來說,家長要“燒錢”,為孩子提供更好的資源。但是我們要提醒的是這是一個教育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這樣的教育“軍備競賽”不僅會把家庭拖入無底洞的深淵,同時對於孩子來說,童年一個課業接著一個課業,這樣的童年真的快樂嗎?

小澳想要說的是家長望子成龍的決心和努力都可以理解,但是姿勢卻用錯了,沒有get到正確的理念。

如果一個家境還不錯的家庭,能夠從小就去國外讀書,體驗國外先進教育,而不是“遊學”,其實他的路應該鋪得更長遠。

其實2016年熱播的電視劇《小別離》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三個家庭,在中國殘酷的應試教育面前,不斷給自己的孩子施加壓力。但是發現,這種填鴨式的方法行不通,不僅拖累了家庭,也拖苦了孩子。他們不約而同的想到一個方法,就是送孩子出國讀書。

月薪三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

送孩子出國讀書其實目前也成為社會上的主流思潮,眾多中產階級的父母希望通過自己的子女出國讀書得到更好的發展。

但如今,留學成功的定義已不再是成功申請,更多的是將眼光放長遠,父母會更加關注子女留學、畢業之後的職業發展規劃。不是所有的出國留學,都能夠收穫價值。

月薪三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

以美國為例,私立中學學費昂貴,而且美國真正值得大家去唸的私立寄宿學校可能只有前50所,這TOP50的學校招收的國際學生數量很少,而且需要各科成績都非常優異才有可能就讀。

留學期間,學費高昂、打工受限制、社交單一、“二等公民”的身份很容易造成學生心理發展方面的不平衡,經濟和精神上的壓力巨大。

如果說以上幾點國際學生在美國的困境可以用錢來解決,那沒有美國身份卻想要合法留下工作就不是錢能解決的問題了。每年4月份,幾十萬的在美留學生會提交工作簽證申請,但是隨著H-1B的中籤率越來越低,留下了工作的機會實在過於渺茫。要知道,沒有工作經驗的赴美留學,其含金量是大大降低的。

其實,在《小別離》裡,琴琴大姨芳妮,已經提出一種解決方案。

月薪三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

這就是留學的關鍵了!

在海外教育規劃中,“先移民、後留學”會帶來更多紅利和機遇。

移民取得海外身份,不僅僅是走一條捷徑,更是對自己、子女、家庭負責任的長遠規劃。澳加美聯作為具有豐富海外教育規劃及移民經驗的移民機構,倡導“先移民,後留學”的理念,為您的子女可以享有更多教育及就業機會,贏在人生起跑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