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不仅有可园、粤晖园,还有古村

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虽离我不远,但我却一直未曾去过,寻思着找个时间去逛一逛。

东莞不仅有可园、粤晖园,还有古村

可园

门票:8元/人,是四大名园中门票最低的一园

双清室

整个园子里最喜欢的一个角落,内可下棋休憩,外有回廊、穿堂、可观赏花草、池鱼,三步一景,窗玻璃也已经使用了西方的有色玻璃,在日光下映入市内,更是锦上添花。

壶中天

看过多半的园子即可感受到壶中天对联的妙处,园小无穷景,实在不能描述的更加贴切了。

可园博物馆

出来可园,旁边隔小湖就是可园博物馆,可博不大,但是艺术风格和建筑风格都跟可园相得益彰,丝毫不显得突兀,并且可博中有对岭南园林的介绍,以及与皇家园林和江南园林的对比,轻而易举即可获取对园林知识的精华。

可园的建筑是清一色的水磨青砖结构。最高建筑可楼,高17.5米,沿楼侧石阶可登顶楼的邀山阁,四面明窗,飞檐展翅,凭窗可眺整个可园布局及莞城景色。

东莞不仅有可园、粤晖园,还有古村

可堂是可园的主体建筑,是园主会客和喜庆宴会的地方。

可园面积虽小,但设计精巧,把住宅、客厅、别墅、庭院、花圃、书斋,艺术地揉合在一起。在三亩三的土地上,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并俱全。加上摆设清新文雅,占水栽花,极富南方特色,是广东园林的珍品。步出可堂,沿蜿蜒小径前行,可见园内别有洞天。

东莞不仅有可园、粤晖园,还有古村

可园的建筑十分讲究,虽是木石、青砖结构,但窗雕、栏杆、美人靠,甚至地板都各具风格。基调是空处有景,疏处不虚,小中见大,密而不逼,静中有趣,幽而有芳。在可园内徜徉,适逢下雨,更具诗情画意。

粤晖园

门票:60元/人,比起刚才去的可园,贵了好几倍,由于我是临时决定来的,没来得及在网上购票,而网上购票通常要提前一到二小时。

交通:在可园搭乘622路公交车,总站是粤晖园,时长约1小时。

粤晖园是岭南园林的代表杰作,是中国最大的私家园林。粤晖园入口的中间正殿为双重檐建筑,并饰以和玺彩绘,显得富丽庄严。正门两侧厢房由廊与正殿相连接,围成一个宽敞的门前广场。广场上一幅浮雕幕墙,气势宏伟。

粤晖园绕翠廊绕园而建,创古今园林长廊之首。廊随形而弯,依势而曲,穿花透树,曲折蜿蜒,把粤晖园内的几组建筑群在水平方向上联系起来,增强了景色的空间层次和整体感,成为游园的交通纽带。

东莞不仅有可园、粤晖园,还有古村

在长廊内利用楹联、书画、花木等点缀,更增加了粤晖园的文化底蕴。这副对联:粤韵粤风扬粤海,晖春晖日耀晖园。点出了粤晖园的光辉历程。

五元坊位于诗廊前,由表及里,一条平步青云路,节节高升。

东莞不仅有可园、粤晖园,还有古村

第四座【士元坊】,中了状元便入翰林院,经多年考核,以翰林出身外放府、州为官历练多年,政绩政声俱佳者,回京再考国策及治国之道,得第一名称“大学士”,简称“士元”。

第五座【兴元坊】,内阁的大学士又经多年考核,分部自选考题得第一名升“尚书”,这是“兴元”的第一阶段考核。又经多年“尚书”的历练由帝皇及各王的观察,最优秀者兼太子师,往往至太子登基而拜为丞相,为师为相,辅国兴邦,称为“兴元”。

五元坊建筑独特,寓意深藏。从解元坊拾级而上,脚踏青云路,身游彩云间,再登临紫烟崖,倍添平步青云、傲立尘世之豪迈。紫烟崖面朝兴元坊,横空出世,状如巨大的香炉峰,雄踞东江之滨。崖上峰峦叠嶂,怪石嶙峋。崖中两道瀑布飞流直下,势不可挡。崖下水池,水雾弥漫,阳光明媚之时可见道道彩虹垂挂期间,蔚为壮观。水池中一金鳌,昂首向东,与五元坊相呼应,寓意金榜题名,独占鳌头。

紫烟崖南面是条莞色风味食街,但是走进去,冷冷清清,萧萧条条,所有的店铺都是关门闭户的。

东莞不仅有可园、粤晖园,还有古村

蘩楼,是粤晖园中最大的古建筑群落,整个楼群有365根圆柱,寓意一年365天,天天如意。

蘩楼耸立在绿树丛中,四周小溪环绕,极富水乡风情。蘩楼以各类艺术品和古文物展览为主,是粤晖园岭南文化艺术的展示中心,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

粤晖园,无论建筑风格,还是艺术手法,都堪比粤中四大名园,且是更大更深更广更具震撼力。但是却是如此的萧条、冷清,令人唏嘘叹息。

南社古村

南社村古村落位于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始建于南宋,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南社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社村明清时期的历史见证。

南社古村中心是西南往东北方向依次排列的西门塘、百岁塘、祠堂塘、肚蔗塘四个水塘,沿水塘两侧排列祠堂,祠堂后依山势而建民居。

村中心由四个级差不同的水塘组成,其形似船,村民称其为船形水塘,象征南社村像一条乘风破浪的航船,驶向人兴财旺的彼岸。

百岁翁祠

三开间三进院落布局,硬山屋顶,始建于明朝,现存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百岁翁祠记》碑刻,记载为纪念百岁老人谢彦庆而将其居所改为祠。现存神台基座及碑座红石雕刻具有明代风格。里面有莞香介绍、出售。

东莞不仅有可园、粤晖园,还有古村

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1592-1598)。当时南社村的谢彦眷夫妻都同时超过一百岁,东莞县令李文奎上报朝庭,朝庭准于建祠,公祠命名为“百岁坊”,所以百岁坊的正面像牌坊一样建筑。现存建筑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首进为三间三楼牌坊,歇山屋顶,檐下施如意斗拱,影壁须弥座红石雕及二进梁架木雕工艺精巧。百岁坊坊祠结合,布局奇巧,1993年被列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东莞不仅有可园、粤晖园,还有古村

西楼&谢照南公祠

古村里,还有一座中西合璧的“西楼”,它由当地一个著名的商贾所建。在解放后初期,他经常往来广州、东莞做生意,其中茶山到樟木头的铁路便由他进行管理。旁边还有一座被称为“一夜九梁”的公祠——谢照南公祠。清朝康熙年间,谢照楠凭借个人高超的商业才华,在经商过程中积累了大笔财富,在一夜之间盖起九间房,其富裕程度至今仍为当地人所津津乐道。古人的智慧、汗水以及光辉,永远篆刻在历史的砖墙中,也留在氏族后辈以及前来探访历史遗迹的游人心中。

家庙

清同冶四年乙丑科中式第四十二名进士,后随左中堂到新疆平乱,立下战功后任职总兵,回广东后又任两广提督。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为纪念武进士、官至总兵的谢遇奇而建家庙,该建筑为两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硬山屋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梁架金木雕、石雕、正脊的陶塑工艺精美,首进垂脊人物和动物灰塑形象栩栩如生,门前家庙二字是请当时全国有名的书法家陶 渲先生所写的,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993年被列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