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米粉只爲營養好?這些作用才是重點!

粉哥導讀:米粉是最常見的初始輔食,由於米粉好消化,過敏原少,常常用作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在大多數媽媽眼裡,米粉就是用來增加寶寶營養的。所以經常有媽媽問我:“寶寶4個月了,不愛吃奶粉,是不是應該添加米粉增加營養?”“怕奶粉營養不夠,是不是可以混合米粉?”媽媽們最最關心的還是米粉的營養,要是認為米粉只是給寶寶補充營養的,那就虧大了!米粉或者輔食,對於小寶寶來說,作用遠不止這些~~~

投稿:[email protected]

喂米粉只為營養好?這些作用才是重點!

先了解一下米粉的營養作用

米粉的主要成分是澱粉,主要為寶寶提供碳水化合物。市面上的米粉大多為配方型的,會強化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有的米粉還會添加全脂奶粉/乳清粉來增加蛋白質含量。

米粉的添加可以為寶寶提供更豐富的營養。隨著月齡增加,寶寶活動量增大,處在快速生長期的寶寶需要更多的能量需求,米粉中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較快地為寶寶提供能量。

但是隻把米粉當營養品喂,就太小看它的作用了。其實從米粉中獲取的營養只是一小部分,1歲以內的寶寶寶主要的營養來源還是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其實,添加米粉的主要作用還有這些,餵養不對這些作用也會別磨滅掉~~~

1、鍛鍊咀嚼吞嚥能力,為添加更多輔食做準備

因為有營養作用打頭陣,很多媽媽會忽略掉米粉的這個重要作用。在添加輔食前,寶寶都以吮吸的方式進食,液態的食物寶寶也好吞嚥。在沒有吃固體食物之前,寶寶的咀嚼和吞嚥能力都不能得到很好的鍛鍊。

喂米粉只為營養好?這些作用才是重點!

所以,當寶寶對米粉的消化適應後,需要從汁狀的米粉,逐漸變為糊狀米粉,這種半固體食物可以初步鍛鍊寶寶的咀嚼和吞嚥能力,為以後添加更大顆粒的食物做準備。

很多媽媽怕奶粉的營養不夠,喜歡將在奶粉里加米粉,自然起不到鍛鍊的作用。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寶寶在添加其他輔食時適應差,一兩歲了,大便還時常帶有沒有消化的食物顆粒。

2、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消化功能

咀嚼這個動作,可刺激中樞神經指導消化道產生更多的消化液,不僅可以促進食物消化,也利於寶寶口腔、胃部及腸道等消化器官的發育。

3、豐富味覺,提高認知

隨著寶寶月齡增長,認知需求也會提高。一般在4-6個月後,是寶寶認知欲提升的新階段,開始好奇外界的環境,好奇自己的身體部位。味覺和觸覺發育在此時已經比較成熟,而且比成人更加敏感。此時期寶寶認知外界的方式,就是嘴和手,你會看到TA喜歡用手抓握觸及到的任何東西,下一個動作就是往嘴裡塞,這種現象會持續到寶寶1歲左右。

喂米粉只為營養好?這些作用才是重點!

米粉或其他輔食,味道不同於之前吃的母乳和奶粉,對於好奇心滿滿的小寶寶來說,這些沒有添加任何調味品的食物TA也能吃得津津有味。在適宜的月齡開始添加輔食,可以讓寶寶體驗不同食物的味道。而米粉作為寶寶好消化的輔食之一,正好開啟寶寶的味覺“探索”之旅,媽媽們一定要好好利用寶寶的這第一口輔食哦。

在添加米粉之初就不要總是和其他食物混合,最好讓寶寶直接嘗其味道,這樣更能增強寶寶這方面的認知,對預防偏食也有一定作用。

4、體驗不同進食方式,啟蒙自理能力

若要起到此作用,開始餵養米粉之類的輔食時,就需要選對餐具,而不是用奶瓶來替代。奶瓶倒是方面了媽媽,寶寶抱著咕咕喝完,快速利落,還不髒衣服。可能你的初衷是怕寶寶不能好好進食,怕寶寶得不到更充足的營養。不過,這種擔心完全沒有必要,輔食就是輔助食品,差那麼一丟丟,並不會導致營養不良。

喂米粉只為營養好?這些作用才是重點!

我一直不主張用奶瓶給寶寶喂米粉,這樣的喂法真是讓米粉“大材小用”了。在添加輔食初期,你就有必要準備小碗、小勺來給寶寶餵食了,讓寶寶體驗一下新的進食方式,減少對奶瓶的依賴。就算TA好奇去抓,也別阻止,不要錯過這麼好的鍛鍊機會。正確添加輔食,讓寶寶嘗試更多的進食方式,對提高寶寶進食興趣、培養自主進食及自理能力方面都非常有幫助。

★為了正確利用米粉及輔食的作用,以下幾點媽媽們需注意:

1、不用奶瓶喂輔食

2、不將米粉混合在奶粉中

3、輔食中不放調味品

4、輔食顆粒的大小隨月齡增長改變

5、輔食的種類逐漸多樣化

6、不要總是阻止寶寶用手抓飯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