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日记:住公寓

到纽约旅游回来,我叫的出租车顺带稍两个客人回桑尼维尔。到我下车的时候,忽然其中的一位问:“你也是住的公寓?”我肯定的回答她:“是。”

硅谷日记:住公寓

住的是公寓?这句话含义颇多。国人喜欢买房子,住公寓说明不是自己的房子,不是自己的房子说明经济条件较差,买不起独栋的别墅,这也同时说明混得不咋样。住公寓在他们的眼里实实地就低人一等。中国人来美国旅游,很少有机会进公寓,公寓是什么样的?恐怕也知之不多了。住了六年公寓的我,细细地把公寓想了一想。

硅谷日记:住公寓

在我所住的公寓前后左右,共有六处公寓。我熟悉的有三处,一处以印度人为主,每月租金二室二厅的在二千八百美金左右;一处以俄罗斯,日本、美国白人为主的,租金在三千美金左右;剩下的就是我所居住的寓所了。这些公寓最高四层,通电梯,一年四季二十四小时热水,有会所,各种锻炼器材齐具,有公共洗衣房,能洗能烘非常方便,有露天游泳池,一年四季恒温,甚至还有网球场。那样的网球场,国内一般五十万人的城市,未必能达到那种小区网球场的水平。还有后花园,或者说,居住的公寓就在花园里。以我居住的公寓为例,每天清晨,物业打扫卫生的就开始用吸尘器清理过道的地毯,星期三有工人清理后花园的落叶与修剪草地。公寓里有每家每户的信箱,你的信每天都会送进你的信箱里,如果要寄信,塞进一边的邮箱就可以了。

硅谷日记:住公寓

因为公寓要吸引人入住,因而也就格外注意在环境、设施上下力。通常好的公寓,都是大树参天,花草繁茂。一次我去越南店买点小菜;无意看见其背后的老人公寓院内,圈了满满一院子的风景,蔷薇花团锦簇,满院生辉,大树下的木椅,结实明亮,旁边的小路,缀满紫色小花,几只松鼠在吱吱追逐……公寓比社区小,比别墅大,比酒店温馨。

硅谷日记:住公寓

公寓里的人是多一点儿,却绝不嘈杂。对于爱热闹怕孤独的中国人来说,你能看到印度人、墨西哥人、俄罗斯人、日本人、意大利人,还有韩国人。虽然语言不通,却减轻了你的孤单。住公寓的好处是省心,简单,设施坏了有人修,草坪长了有人剪。住公寓的坏处是:容易被同胞瞧不起;木质的楼板有时还有响声,影响休息;第三就是老有临时的思想。住在公寓里,连买家具都想到这是临时的,将就一下算了。这样一想,就不定然,有了漂泊感。

硅谷日记:住公寓

西方人住公寓心定气闲,悠哉悠哉。看看阳台就知道了,放一对软椅,一个小桌,经常在阳台上慢慢地抽烟,喝着咖啡,一辈子就这样过了。一个白人,在那公寓里住了四十年。中国人居住的阳台放的都是舍不得扔的没用的东西,脏乱差集大成,并随时准备着随主人搬到别处去。我们,应该悠着点儿,学会享受公寓,就跟享受酒店一样。


2013.1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