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穀日記:住公寓

到紐約旅遊回來,我叫的出租車順帶稍兩個客人回桑尼維爾。到我下車的時候,忽然其中的一位問:“你也是住的公寓?”我肯定的回答她:“是。”

硅谷日記:住公寓

住的是公寓?這句話含義頗多。國人喜歡買房子,住公寓說明不是自己的房子,不是自己的房子說明經濟條件較差,買不起獨棟的別墅,這也同時說明混得不咋樣。住公寓在他們的眼裡實實地就低人一等。中國人來美國旅遊,很少有機會進公寓,公寓是什麼樣的?恐怕也知之不多了。住了六年公寓的我,細細地把公寓想了一想。

硅谷日記:住公寓

在我所住的公寓前後左右,共有六處公寓。我熟悉的有三處,一處以印度人為主,每月租金二室二廳的在二千八百美金左右;一處以俄羅斯,日本、美國白人為主的,租金在三千美金左右;剩下的就是我所居住的寓所了。這些公寓最高四層,通電梯,一年四季二十四小時熱水,有會所,各種鍛鍊器材齊具,有公共洗衣房,能洗能烘非常方便,有露天游泳池,一年四季恆溫,甚至還有網球場。那樣的網球場,國內一般五十萬人的城市,未必能達到那種小區網球場的水平。還有後花園,或者說,居住的公寓就在花園裡。以我居住的公寓為例,每天清晨,物業打掃衛生的就開始用吸塵器清理過道的地毯,星期三有工人清理後花園的落葉與修剪草地。公寓裡有每家每戶的信箱,你的信每天都會送進你的信箱裡,如果要寄信,塞進一邊的郵箱就可以了。

硅谷日記:住公寓

因為公寓要吸引人入住,因而也就格外注意在環境、設施上下力。通常好的公寓,都是大樹參天,花草繁茂。一次我去越南店買點小菜;無意看見其背後的老人公寓院內,圈了滿滿一院子的風景,薔薇花團錦簇,滿院生輝,大樹下的木椅,結實明亮,旁邊的小路,綴滿紫色小花,幾隻松鼠在吱吱追逐……公寓比社區小,比別墅大,比酒店溫馨。

硅谷日記:住公寓

公寓裡的人是多一點兒,卻絕不嘈雜。對於愛熱鬧怕孤獨的中國人來說,你能看到印度人、墨西哥人、俄羅斯人、日本人、意大利人,還有韓國人。雖然語言不通,卻減輕了你的孤單。住公寓的好處是省心,簡單,設施壞了有人修,草坪長了有人剪。住公寓的壞處是:容易被同胞瞧不起;木質的樓板有時還有響聲,影響休息;第三就是老有臨時的思想。住在公寓裡,連買傢俱都想到這是臨時的,將就一下算了。這樣一想,就不定然,有了漂泊感。

硅谷日記:住公寓

西方人住公寓心定氣閒,悠哉悠哉。看看陽臺就知道了,放一對軟椅,一個小桌,經常在陽臺上慢慢地抽菸,喝著咖啡,一輩子就這樣過了。一個白人,在那公寓裡住了四十年。中國人居住的陽臺放的都是捨不得扔的沒用的東西,髒亂差集大成,並隨時準備著隨主人搬到別處去。我們,應該悠著點兒,學會享受公寓,就跟享受酒店一樣。


2013.1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