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最近一段时间,你只要在百度上输入“张晓博”,宣传他的相关的信息会扑面而来,我罗列了几条看看:

《陕西6岁书法神童:与孟非聊历史,写一手行云流水刚劲有力好书法》

《6岁小孩写的书法,让多少书家汗颜!_搜狐文化_搜狐网》

《陕西铜川七岁小书家张晓博上江苏卫视..._华商论坛》

《铜川少年张晓博和苗阜王声同台登陆江苏卫视春晚,献给铜川的一道靓丽“年夜饭”》

《铜川少年张晓博获万人书写大赛一等奖_铜川日报传媒网》

《7岁书法神童,篆隶楷行草样样在行!》

《7岁小孩写得一手不错的书法,被邻居称为现代版仲永!》

《铜川市金谟小学张晓博的书法_腾讯视频》

《铜川天赋宝宝张晓博声名远扬 国手级书法家田英章西安约见小神童》

《铜川有个小小书法家》

《铜川萌娃再起航 山东电视秀“柳书”》

《铜川的爸爸妈妈看看,谁家的孩子获得陕西省少儿才艺大赛铜川赛区冠军》

……

张晓博何许人也,何以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请随我一起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一、明艳的展示

下面是山东电视影视频道《超级萌宝秀》栏目打出的广告。

萌宝张晓博,来自陕西铜川的翰墨小子张晓博。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今年七岁,书法八级,是年纪最小的书法家。他爱好国学精粹、书法古文、画画,对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

父亲爱好国学历史,张晓博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给他讲中国古代历史故事、讲汉字的演变过程。小小年纪的他,对国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父亲鼓励他学习国学,练习书法。

五岁时,他便把《三字经》《弟子规》背得滚瓜烂熟。除此之外,《朱子家训》《百家姓》《兰亭序》等有难度的古文也是如数家珍。

他年纪虽小,但书法作品行云流水。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节目中,张晓博在现场提笔挥墨,为我们展示了他的书法才能。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这位小小书法家,到底拥有怎样的书法天赋呢?敬请期待翰墨小子张晓博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表演吧!

下面江苏卫视的《了不起的孩子》和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制现场。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淡定自若的张晓博在江苏卫视节目录制现场)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张晓博参加江苏卫视《了不起的孩子》节目录制,和孟爷爷畅聊秦朝历史,和“hold住姐”谢依霖友好互动,并大秀书法。)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江苏卫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张晓博书写的“幸福中国年”)

2017年,7岁少年张晓博在“江西灵山至德宫杯”万人书写《道德经》书写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获得奖金1000元。本次大赛由陕西省教育书法研究会、西安市道教协会联合主办,在西安都城隍庙举行。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张晓博万人书写《道德经》大赛中的一等奖证书)

有人说张晓博“天赋宝宝才气旺,铜川宝贝晓博强”。“更西安”节目称他为“发光的孩子”。他的参赛书法作品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一等奖,奖状可以铺满地,家里的奖品和奖杯是用箱子装的。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二更视频录制专题片《书法神童张晓博》)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张晓博练习硬笔书法)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张晓博获得的荣誉是用箱子装的)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在第三届“少年中国梦”全国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中,张晓博代表“兰亭书法”培训基地参赛,荣获书法少儿组一等奖。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在E铜网“海润杯”少儿现场书法大赛中,张晓博代表“兰亭书法”培训基地参赛,荣获一等奖。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图为张晓博在海润书院大赛现场认真书写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在E铜网“海润杯”少儿现场书法大赛中,张老师带领“兰亭书法”培训学校基地的五个孩子参赛,荣获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两名,优秀奖一名。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兰亭书法培训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图为本文作者王玲老师与张晓博及其父亲合影。

人常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知识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说到张晓博,人们总会看到他光鲜靓丽的一面,赞叹羡慕他的成功时的鲜花掌声,有谁会去追寻他成长过程中的艰辛、探寻这位“翰墨小子”背后的故事呢?

张晓博,是铜川市新区金谟小学三年级四班的学生,5岁开始练习书法,他的作品多次被《书法报》、《铜川日报》、《创新与决策》等报刊刊登,先后获得“中国好字帖”全国首届汉字书写大赛第一名、第三届“少年中国梦”全国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第一名、第二届“柳公权杯”青少年书法大赛一等奖、陕西省大中小学万人书写《道德经》大赛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并登上江苏卫视《了不起的孩子》江苏卫视2018春晚和山东电视影视频道《超级萌宝秀》、二更视频《更西安》栏目,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受邀在西安拜见了书法泰斗田英章老师,并受到书法指点。

二、家长的陪伴

张晓博能够成为“翰墨小子”“发光的孩子”“超级萌宝”,除了他对书法浓厚的兴趣和超人的天赋以外,也离不开家庭教育,离不开父亲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

张晓博在一岁多的时候,他的父亲张引才就发现他反应灵敏、记忆力超强的特点,于是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兴趣。在父亲的培养下,张晓博在2岁多时,已经认识了300多个汉字,能把《三字经》背得滚瓜烂熟,也能背诵《朱子家训》和《增广贤文》等有难度的古文。3岁半时,张晓博开始拿起铅笔,能够凭借自己的记忆写出以前认识的一些字。

张晓博说:“我小时候就受到爸爸的熏陶,对汉字感兴趣,觉得汉字很好看,也想写好看的汉字出来。每当爸爸带我出去,我就把广告牌、标语、春联上的字记下来,回来在家里写。慢慢就习惯了,写字成了我的最大爱好,我离不开它。”

张晓博父亲说:“别看晓博现在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他毕竟是个孩子。所以,作为家长,要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习惯,培养他积极向上的品质和战胜困难的毅力。”

张老师一边说,一边让我们看到了他抄给张晓博的励志名言:“晓博的天赋可能是好一些,但是所有成功都离不开汗水,离不开坚持和勤奋。无论是否拥有天赋,坚持和勤奋永远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看到,为了培养儿子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习惯,培养他的毅力和品质,张晓博父亲的确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从张晓博父亲的笔记本里,我摘录了几则特别受益的名言,与大家分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安于小成,然后足以成大器;不诱以小利,然后可以立远功“在奋斗的过程中,常会遭受挫折,惟有坚持到底,才会获得最后的成功”“成功就像一座平衡的秤,一边是努力,一边是快乐;付出的多,收获的也多”“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结,一点点地累积,才有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壮丽;毅力,是春蚕吐丝一缕一缕的环绕,一丝丝地坚持,才有破茧而出重见光明的灿烂;毅力,是远航的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你可能没有骐骥的力量,可是你一定拥有驽马锲而不舍的精神,所以你一样会成功,坚持就是胜利。”

张老师说:“王老师,您看,在张晓博练字遇到困难的时候,在他早上想懒床的时候,在他听到别的小孩在楼下嬉戏欢笑的时候,在他晚上打瞌睡的时候,我都会陪伴在孩子的身边,用名言来鼓励他,也让他背诵名言、抄写名言、记住名言,将这些励志的名言内化于心,化为他前进的动力!”

看着我点头认可,张老师接着说:“几年来,张晓博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早上洗漱完毕后,6点开始读文背诗,他写的诗都要先背下来,理解了。现在,已经晓博能够背诵600多首诗,读过四十多篇经典散文。下午放学回来后,先写学校的作业,再练一个小时的书法。不管怎样,他也还只是个孩子,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我每个礼拜都要抽时间带晓博出去玩,让他到大自然中、在游乐场里释放压抑的情绪。其实我不愿意让孩子参加节目,后来想想觉得参加节目还能顺便带他玩玩,也就有选择性地参加了。而晓博会记着自己去过的每个地方,他也会有自己想去的地方。”

我问道:“有人看到张晓博的成绩突出,就说,张晓博就是书法神童,是现代版的方仲永。对此,您怎么看待晓博?”

张老师笑笑反问我:“王老师,先谈谈您的看法吧?”

我说:“我认为肯定不会的!张晓博与方仲永有本质的区别。一是方仲永没有学习就成才了。‘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二是方仲永的父亲不让他继续学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才导致方仲永‘泯然众人矣’。张晓博不一样啊!张晓博的天赋比别人好,但是,他的成功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的,况且张老师您作为父亲,对他要求严格,也培养了他良好的习惯!”

张老师欣慰而自豪地说:“谢谢您!王老师。您说的对,晓博是通过后天努力取得的成绩。我认为:给孩子留再多财产都不如给他教一身本领,我也用行动去支持着张晓博拓展视野,发挥特长。作为父亲,我不能抹杀他的爱好或是磨灭他的天性。我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他最好的环境,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从我这一方面说,我会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晓博,培养他良好的习惯,让他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领略到成功的喜悦,不断地制定更高的奋斗目标。从晓博这一方面说,他学习的欲望还是满满的,他自身对书法很感兴趣,喜欢诵读经典,而且很有自信。现在又爱上了素描,暑假期间,主动要求去学,并向我保证不影响学习书法。我想,他应该是每天在超越自己!”

事实上,张老师工作再繁忙,他总是抽出时间陪孩子练书法,带他看看外面的世界。他说,孩子的喜怒哀乐就是父母的一切,我不想错过他成长中的任何一个美好瞬间。见证孩子的成长是一种幸福,陪伴孩子的学习是最大的快乐。除此之外,张老师还是一位赏识教育的践行者,他说:“不管孩子做得好坏与否,我总是喜欢时不时地表扬他,对他伸大拇指。他感受到自己获得赞赏,就会更用心,更全力地去做好一件事儿了。”

三、名家的引领

张老师觉得,自己只是在孩子的养成教育方面尽了家长的职责,对书法的感悟还是太浅太浅。张晓博的成功,更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老师的指导和名家的引领。

晓博书法上取得一些成绩,得益于遇到好的老师!说起晓博拜师的事情,还真不容易!张引才老师向我叙述了奇遇赵罗升老师的经过。

他说:“晓博五岁半就开始练毛笔字,最初我做他的启蒙老师,这期间我带他去了很多书法学校,但总是感觉不太满意!有一次晓博在耀州区永安广场写地书,引来了许多晨练休闲的人,大家纷纷议论、赞叹着晓博写的地书。这时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走过来拉着晓博的手问这问那。我看他精通书法,忙向旁边的人打听,他们告诉我,这个老人就是耀州书协的林引弟老师。我表示敬意,并与林老师简单交流后,林老师把晓博带到了他家中的书法工作室,让晓博写毛笔字,看了孩子的写的字后,林老师大加赞赏。他对我说:‘我年纪大了,精力达不到,这个孩子了不起,需要好的老师带,我给你介绍一个老师,他写了近30年的柳体楷书,你去找他。’我再三表示感谢。于是,在林老师的推荐下,晓博正式拜赵罗升老师为师,开始了一对一的书法学习。在赵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晓博的书法每天都在进步着,两年下来,晓博的书写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赵罗升老师每天都在手把手地教晓博练习书法,对张晓博的成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对张晓博影响很大的另一位书法名家是国手级书法家田英章。

田英章,书法研究生,先后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日本东京学艺大学。国手级书法家。曾历任国务院任命书写员、国家人事部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主任、书画人才资格审定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现代硬笔书法研究会会长、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首任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欧阳询书法艺术研究会会长、王羲之碑林筹建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日本国艺书道院教授、日本书艺会顾问、日本国际书画艺术家联盟副理事长。现任国家人事部《中国人才》杂志社副社长,国家人事部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主任、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终身书法家。自1985至今,曾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林业大学、日本国艺书道院等单位教授硬笔书法、毛笔书法;1987—2002年出版书法字帖、教材、录像带、光盘七十余种。

2018年4月15日,在国手级书法家田英章的邀约下,张晓博和他的父亲赶往西安,国手级书法家田英章在百忙之中专门抽出半小时时间,接待了这位来自铜川的“翰墨小子”张晓博。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 田英章老师为张晓博就读的“兰亭书法”培训学校题字)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田英章老师赠予张晓博的书法作品“博学”)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张晓博受邀在西安拜见了书法泰斗田英章老师,并受到书法指点。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田英章老师很喜欢张晓博,与张晓博合影留念

张晓博现场为田英章老师书写硬笔与毛笔书法,聆听田老师的教诲,向田老师请教书法,受到了极大地鼓舞!随后,田老师给晓博赠送了签字的毛笔和书法用品!张晓博与田老师及家人和工作人员合影留念,留下美好瞬间。

四、文化的熏陶

问及“兰亭书法”培训学校的创建,张老师的话题就多了。他说:“孩子的书法渐露头角了,老在自己家里写字,氛围不好;到老师家里去写,又怕影响老师的家人。我就在想,是不是创造条件,给孩子一个固定的书法书写场地。正在我困惑的时候,‘铜川尚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永岗得知此事,主动与我商谈。

“薛总开导我说: ‘你租一间房子给晓博用,受益的是晓博一个人。你是不是可以换个思路想想,租几间房子,多聘请几个老师,让晓博提高的同时,让更多的孩子受益。你看,其他孩子会以张晓博为榜样,不断进步的!’我当时茅塞顿开,但是还有许多困难摆在面前,还没有等我说出来,都被薛永岗总经理挡了回去。

“薛永岗总经理建议我在‘尚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旗下设的一个专业书法创作基地,传承书法国粹,感受汉字魅力,培养学生品格,锻炼学生毅力,让学生爱上国学、爱上汉字、爱上书法,提升书写水平。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啊!我欣然接受了薛总的这一份厚礼。”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在薛永岗总经理的鼓励和帮助下,兰亭书法培训学校就这样诞生了。

在兰亭书法培训学校,书法爱好者可以学传统文化、写规范汉字、赏书法之美,这里设有创作室、柳公权室、颜真卿室、书法大讲堂。

张老师给儿子张晓博开辟了一间书法创作室,特别邀请来了张晓博的专职老师——赵罗升老师来创作室教导张晓博,这样,张晓博就可以天天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书法了。张老师还邀请了我市书法家任茂里、白福才等老师前来授课或指导,使晓博和更多的学员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教室里悬挂着老师和同学们的书法作品,使得整个教室翰墨飘香,文化氛围浓厚。

“義之笔下千秋韵,兰亭地上万种情”。兰亭书法培训基地,以“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为追求目标,要求孩子们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写字,练出一手好字,传承一代文明。老师们则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横平竖直中规范,心与心的交流,手把手地互动,力争在铜川这座有着丰厚历史底蕴与内涵的城市中,培养出更多的像张晓博一样的书法人才。

教室里,老师们正在精心指导着孩子们,他们一笔一划地示范,手把手地教学,实实在在的传授书写技艺。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我相信有了老师们的细心、耐心地教和练,孩子们的书法水平会大大提高。

我说:“我早听说过‘尚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这个名称,但一直无缘拜访。”

张老师说:“我刚才给薛总打电话了,他一会回来,我们过去参观一下。”

走进尚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真是翰墨书香,名人字画令人目不暇接。我感受到浓浓的学术气息和文化气息,感受着书画世界的魅力和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走进尚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我们看到工作人员正在装裱字画。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展开看看,是气势磅礴的毛体书法《沁园春 雪》,像高山流水般的自然挥洒、流畅飘逸。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聆听了薛永岗总经理对公司的介绍,感受了浓厚的艺术氛围,我们与薛永岗总经理及其夫人合影留念。的确,“兰亭书法”能在这样一个知名公司旗下创作,也是张晓博及其书法爱好者的幸运。

五、自身的努力

书法学习其实很枯燥,也很苦很累,需要坚强的意志和足够的耐心毅力,更要有吃苦精神。坐得起冷板凳,能坚持学习就是最大的成功!别看张晓博小,他特别喜欢挑战。在他心里,书法中难度最大的一种字体就是柳体楷书,他最喜欢的也是柳体楷书,觉得练习这种字体有挑战性。

这两年多来,晓博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从不放弃。2016年参加陕西省第一届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事不凑巧,比赛时晓博患重感冒,高烧39.5度,爸爸和老师都说让他放弃,但他却坚持要参加。没有别的,就是想知道自己现在是个什么水平。他头上顶着一个湿毛巾,坚持写完了近百字的参赛作品,虽然只获得了优秀奖,但也是铜川参赛选手中唯一一个获奖的学生。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面对“更西安”的采访,张晓博说:“我渴望成功,因为我认为成功的感觉是世界上最美的享受,它能给我带来一种力量,促使我勇敢坚强的往前进。每次上节目我都很开心,这么多人知道了我,看到了我写的字,我也想认识更多的朋友,让更多人了解我。

“除了书法以外,还喜欢画画、阅读、历史,国学很多内容我都背过了。说实话,练书法很难、很累、很枯燥,我也哭过、厌烦过,也想过放弃,但是我喜欢它,又感觉舍不得,就坚持学习了。

“我从五岁起就有一个理想——就是长大了做一名书法老师,传承书法国粹,让更多的人感受汉字魅力,爱上汉字,爱上写字,提升书写水平。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要勤学苦练,坚持不懈。我相信,只要努力,一切目标都可以实现!”

张晓博还喜欢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在2017、2018年春节前夕,张晓博大显身手,义务为群众写春联150多幅,并在大耀城、美佳华商业中心举办个人书法展,为铜川禁毒委员会拍摄专题片,小小年纪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一手笔墨赢得众人推崇。 在铜川新区裕丰园社区与三位书法老前辈一起义写春联,现场排队预订,张晓博一口气完成二十多幅春联和众多“福”字,获得大家一致称赞。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尽管张晓博的书法已经在同龄人中算是出类拔萃了,但是张引才老师及其他的教学团队为张晓博制定了更高的目标,张晓博每天仍然踏踏实实地练习着,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奋力前行,超越自我。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张晓博说:“我感恩于我爸爸的赏识教育,感谢老师的鞭策鼓励,让我真正坚持下来。等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我感觉书法太神奇了,它有画般的美丽,诗般的意境,它让我宁静,遇事不惊,修身养性,别有洞天。现在,书法成了我的最好的朋友,我每天都离不开他,无论功课在忙,我都要挤出时间习字。书法让我特有自信心和,荣誉感。尽管我玩的时间少了,但我不后悔,我不想错过成长中的任何一个美好瞬间,我愿意用毛笔书写我的瑰丽童年,我会永远坚持把条路走下去,为自己学到一技之长。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我知道我年龄很小,学习书法我也仅仅是个起步,以后的路还非常漫长。今后我要更加勤奋努力,好好练习,做到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书写能力,将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书法艺术永无止境,我们真诚地祝愿“翰墨小子”张晓博在书法艺术这条道路上越走路越远、越走路越宽!也希望我们铜川的书法爱好者能够在铜川这片文化沃土上,不懈努力,超越自我!

探寻“翰墨小子”张晓博背后的故事 铜川市第二中学 王玲

【本文作者】王玲,铜川市第二中学教师,“西北作家”之签约作家,铜川市王益区诗词学会副秘书长,铜川市王益区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教师报》《西北作家》《西北散文网》《铜川日报》《铜川经济社会研究》《铜川文化交流》《女儿花》《王益文苑》“中国媒体新闻网”“中国煤炭新闻网”“今日头条”“铜川热点”“铜新无邪”“E铜网”“富平人”“黄堡文化研究”“智慧铜川手机台”等报刊媒体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