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害怕沙皇俄国?区区八百哥萨克探险队就吓得康熙割让土地求和?这就是千古一?

87373838


这句话听着恶意满满,为了抹黑清朝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这个问题共有三句话,所以我们分别分析:

1、康熙真的怕沙俄吗?

先说康熙怕过沙俄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知道康熙时期在西域有个准噶尔汗国,准噶尔汗国势力强大,一度阻挡了沙俄向中亚渗透,作为西域强国,准噶尔的大汗策妄阿拉布坦曾经戏耍沙俄让沙俄颜面扫地而无可奈何。

策妄阿拉布坦是继噶尔丹之后的新一代准噶尔首领,对噶尔丹康熙都不放在眼里,两次征讨迫使其自杀,对沙俄又怎么会害怕?

2、关于沙俄入侵黑龙江的问题

沙俄在西伯利亚的扩张从16世纪就开始了。

1582年,哥萨克叶尔马克越过乌拉尔山,开始了对西伯利亚的征服

由于西伯利亚的西伯利亚汗国等装备落后,难以与沙俄抗衡,因此纷纷被沙俄消灭;

1639年,俄军抵达鄂霍次克海岸。1649年,沙俄建立鄂霍次克要塞,标志着沙俄的势力推进到太平洋沿岸。

沙俄的扩张方式是每占领一处地方,就修建要塞,作为前进的据点,这种步步为营的做法让他们在西伯利亚地区大获成功。

从东欧平原到鄂霍次克海,沙俄扩张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沿着纬线扩张,因为面对的气候条件大同小异,所以沙俄基本没有压力。

在扩张的过程中,沙俄一直在寻求温暖的出海口,所以在向东前进的过程中,沙俄也在不断寻求向南的通道。

1643年,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对当地的达斡尔人等少数民族进行野蛮的屠杀和驱逐。

1657年,沙俄正规军在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合流处建立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形成对黑龙江流域的实际占领。

此时正是明清交替之际,清军大量入关争夺中原,东北地区人员稀少,形同白地,清朝对沙俄的侵略鞭长莫及。

1681年,清朝平定“三藩之乱”,1683年,清朝平定宝岛。康熙遂抽出精力解决东北问题。

此时的东北地区,沙俄已经有3000名哥萨克,这些哥萨克属于沙俄的军队,为沙皇而战,并不是题中所说的800人的探险队。

针对沙俄的行径,康熙做了很多准备,包括加强侦察和封锁、令萨布素在瑷珲筑城屯垦、从吉林到雅克萨沿途设置大量驿站,确保信息顺畅、加紧造船,保证军粮供应。

1685年4月,彭春率清军3000人兵临雅克萨,此时雅克萨城内有哥萨克450多人,头目托尔布津,在警告无效后,清军炮轰雅克萨,击毙100多人,托尔布津投降,清军允许。

随即清军平毁雅克萨城,班师南下。但是沙俄贼心不死,随即派600多哥萨克增援东北。清军撤退后,1685年8月,托尔布津再次率领826名哥萨克占领雅克萨,修建了更为坚固的城堡。

1686年2月,康熙得知沙俄卷土重来,开始着手再次反击,1686年5月,萨布素带领3000清军再次包围雅克萨。6月开始攻城,击毙托尔布津。

因为第一次雅克萨之战太过顺利,导致康熙认为沙俄不堪一击,所以第二次雅克萨之战中是,康熙只让部队带了50支火枪。而此时的沙俄军队有826人,火炮12门,轻敌的康熙这次居然没有带红衣大炮!

失策之下,清军只好将策略改为长期围困。清军此时的作战兵力共2300多人,另有1600当地驻军,在人数上占有优势。清军的围困一直持续到1687年5月16日,长达10个月。

长期的围困导致沙俄很快吃不消,此时的沙俄开始不断派援军支援雅克萨,被清军击败,其中一次毙伤俄军800多人,另一次200人的俄军援军被全歼。

到1687年清军总攻前夕,雅克萨城内只剩下66个雅克萨,且缺医少药,形势继续恶化,此时的清军虽然形势也不乐观,但是总体而言比沙俄要好!

眼看沙俄在雅克萨伤亡殆尽,沙俄终于派出使者到底北京,开始了中俄边境谈判。

3、关于康熙割地求和的问题

在先前的文章中,静夜史做过详细分析。首先,雅克萨战役,清军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其次,康熙签订《尼布楚条约》不是所谓的割地。

正因为清军取得了两次雅克萨战役的胜利,所以沙俄才最终选择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前面说过,沙俄在1643年侵入黑龙江,《尼布楚条约》规定外兴安岭以南都是清朝领土。将沙俄势力彻底逐出黑龙江流域,是哪门子割地呢?

很多人说外兴安岭以北的整个西伯利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这些土地永远地被夺走了,面积还挺大,有说400万平方公里的,有说500万的,更有说1000多万的!

想法很好,但是西伯利亚何曾属于过中原王朝?在先前的文章中,静夜史曾经分析过,元朝的领土最北界不可能到达北冰洋,最远也就是北纬58度附近。明朝在黑龙江河口设置了奴儿干都司不假,但是这是纯羁縻统治,明成祖曾派宦官亦失哈9次北上巡边,但是对这里的控制微乎其微。

1435年,明朝撤销奴儿干都司,明朝的东北辽宁以北的统治名存实亡。明朝的两京一十三省最北到辽宁的铁岭、开原一带。

而《尼布楚条约》将整个黑龙江中下游都确认为中原王朝领土,相当于在在铁岭、开原一线又向北扩张了1000多公里。

关于康熙为什么不向北继续进攻,将沙俄赶回乌拉尔老家,这是因为和沙俄的自西向东扩张不同,清朝是自南向北的方向,这就意味着深入黑龙江流域作战要比沙俄付出更大的代价,因为每向北前进一步,气温就会下降一点,对于后勤的考验是巨大的!从第二次雅克萨之战沙俄的死伤也能看出来当地的环境多么恶劣!

再者,作为农耕文明的帝国,对于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本身就缺乏兴趣,沙俄扩张的最初动力,是为了这里数量巨大的毛皮!

最后,此时的清朝,还需要面对西部的准噶尔,所以不能和沙俄纠缠下去。相比于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蒙古更合康熙的胃口!

4、康熙是不是千古一帝

康熙的功业是伟大的,开拓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千古一帝的标准太高,在静夜史看来,只有秦皇汉武可堪千古一帝,因为他们对后代产生的影响更为深远!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一言以蔽之,攘外必先安内!

攘外必先安内,始终是康熙的座右铭。

康熙一生发动过这样几次大战。


1,擒鳌拜,亲政。

康熙9岁登基,可是他面对的清王朝,内有鳌拜一言而决,外有三藩耗尽钱粮,这不符合康熙施展才华的要求。

于是康熙把皇宫当做新手村,鳌拜是第一个怪。几个小侍卫,抓了鳌拜,炒家去,发笔财先!

客观要问,吴三桂更有钱,为什么不找吴三桂?

很明显,吴三桂更难打,灭鳌拜轻松一点。

话说,让鳌拜去灭吴三桂,自己派亲信黄雀在后不好吗?

别逗了,你以为康熙是司马懿啊!

攘外必先安内,要灭吴三桂,先灭鳌拜!


2,平三藩,集权。

灭掉鳌拜后,康熙面对的敌手是两个,一个是三藩一个是台湾郑氏。

为了灭三藩,让郑经在孤岛上先蹦哒几天吧!

怎么灭三藩呢?他们老老实实做土皇帝,也不犯法怎么能让他们主动造反呢?

恰好,尚可喜要退休,那就撤藩吧!

这种单方面的毁约行为,自然招致三藩在内的一切地方实力派的一齐反对。今天撤尚可喜,明天撤吴三桂,后天就是王辅臣,现在不反更待何时!

清王朝因为康熙的拍脑袋决策,一夜之间回到了顺治初年!

幸好底子厚,南方的实力派都是老的老,散的散,三藩之乱这个闹剧就结束了。


3,收台湾,一统。

前文提到的鳌拜,在康熙初年,还是有功劳的,那就是联合荷兰夺回了厦门(注意,联合荷兰是重点)。

郑家是从荷兰手里抢的台湾,荷兰是清廷的天然盟友。可是郑家的盟友更强大,他们是沿海渔民和海商。

康熙急眼了,要像灭掉郑经,先灭掉郑经的盟友!一个迁界令,片板不许下海,上百万的沿海居民失去产业,甚至遭到清军的大屠杀。

如果杀光老百姓就能灭掉郑经,康熙不介意的。因为攘外必先安内嘛!

康熙这个绝户计,让郑氏失去了东亚第一海商集团的地位,几年时间就被灭掉了。


4,败罗刹,立约。

郑经刚被灭掉,北面又出事,龙兴之地发生多起大屠杀,罪魁祸首是罗刹国的哥沙克。

罗刹国来了多少人?也许整个远东有数千人,但是在雅克萨城的,只有几百人。

杀鸡也要用牛刀,就派三千人吧!这三千人,第一战俄罗斯450人,第二战826人,清军那叫一个怂啊!雅克萨包饺子灭了就行了,最后还让投降!

打下雅克萨,再去尼布楚去溜达溜达不行吗?俄罗斯哪一个据点不是建立在成千上万的冤魂之上的?

外兴安岭距离北京远还是距离莫斯科远?那些说俄罗斯补给更容易的人脑子秀逗了吗?

为什么不对俄罗斯下狠手?根本原因是打不过!

但是,还可以拿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座右铭来安慰自己,等我灭了准格尔在腾出手来收拾你!


我非常难以理解的一点是,康熙看到俄罗斯这么强大的战力不觉得害怕吗?对遥远的莫斯科一点好奇心没有吗?


或者是,康熙决定灭掉一切进步思想,学着武大郎开店,把个子高的都弄死?

一百多年后的林则徐,明明知道对付西方的办法,但就是不愿说真话,大概也是深谙清廷的这一“思想传统”吧!

清廷在“攘外必先安内”思想指导下,孜孜不倦的把中华文明圈改造成病夫和奴隶的乐园,为近代侵略者扫除障碍,真是贴心。

康熙有这样的创举,凭什么不能当“千古一帝”?


历史知事


我赞成一二楼的观点,再说点自己的。看当今强大的中华,又有多少憾事?对于一个老人来说,定了国内为主,国外能稳定便是已经很不错了。我认为上天再给康熙几十年的时间,绝对会和俄国干起来。另一方面,别国的发展不是一个皇帝凭几十年光景就可以阻挡的。中美已经博弈了多少年?现代通讯又是多么发达?在古代封建帝王的年代,哪里来那么多年华?各位想想,毛主席何等伟大?毛主席几十年的功绩和康熙皇帝几十年的功绩,对比下来康熙已经可以和主席一一列举了,比如定领土,扩国威,唯一遗憾的是封建制度的局限性。所以我认为康熙皇上在领土方面,绝对是千古一帝。可以说是最早中华各民族大一统做的最好的皇帝。我们在评论历史的时候要用古代的眼光,放眼看去中华几千年,哪一朝那一代有如此统一的民族和领土?起码康熙的领土在中华一度坚持到了中华民国,我们共和国版图的很多根据也是来源于康熙时期。





降三音的重属导56


康熙害怕沙俄皇帝?这从何谈起?中俄之战的胜利者可是我们这位康熙爷。康熙皇帝打了胜仗却“让地言和”与清晚期的屡战屡败被迫“割地求和”有本质的不同。康熙主要是认为那些地方没什么“用”。还得劳心费力的去管理。在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条件下,大清王朝实际上连自己的“龙兴之地”都放弃了。因为和华夏中原的“花花世界”比起来,那些地方简直就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用户58881383523


外宁者必有内忧。康熙的政治重点是:息事宁人,巩固实力,削蕃之后安民,休养生息,加强中央集权。如此宠大的帝国,处理政务之繁杂可谓是日历万机。至于不和沙皇争地盘必定有全局的考虑,不是凡夫俗子,目光短浅之辈所能猜测妄度的!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书发家,试问千古以来,论业绩能赶超其人者有否?


万里江山71218747


当时大清和沙俄在做同样的事:拼命开疆拓土,两大帝国在西线和东线开始有了碰撞。

康熙身边有洋人,知道沙俄也是大国。为了体现天朝之威,打服沙俄,以绝后患,所以康熙派了上万清军打雅克萨,真正用牛刀杀鸡。但真正打仗的只有数千人,其余多是运送后勤补给的。

结果雅克萨内近千俄军被打得只剩不到百人,后沙俄被迫求和,才有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第一次运用国际法在法律上明确了双方各自疆界,疆界跟以前的疆域势力范围意义完全不同。


滴水载舟


这其实也是有好几个原因组成的。首先声明的是,康熙并不是真的怕沙皇俄国!只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在古代,尤其是儒家的大中国思想,总是高高在上的,以大中华正统自居,却是对中华以外的其他民族文化鄙夷轻视的态度,把他们贬得一无是处,而满清入关之后也受这种文化熏陶,对沙皇俄国更加的鄙视不堪。所以,康熙政权本身的发源地中国东北本身就视为极落后的地区,更加的看不起更加北面的沙皇俄国领土。所以,对沙皇俄国夺取北方土地并不在意,甚至有点去掉包袱的感觉。其次,从单兵作战能力来看,哥萨克骑兵可以说是一群彪悍的怪物,按着现在的标准对比,哥萨克人除了本身就高大,他们的战马同样的高大,几乎比同期的蒙古战马大一倍,可以负载更多的作战物资。因此,一个单纯的哥萨克骑兵从单兵战斗力上来看差不多可以顶得上三个清军。也就是说,沙皇俄国绝对不是软骨头,这场仗打起来绝对没完没了。按着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就是,丢弃了那么一点不毛之地的领土换取两国安宁划算。最后就是,康熙在位期间,清王朝并不太平,平三藩收台湾,再征准葛尔丹,国力消耗巨大,并没有那么多多余的力量去与沙皇俄国打漫无边际的战争。


优己


当时三藩之乱刚刚平定,所以满清的注意力基本都是在国内,而且三藩之乱耗费巨大,国力已经无法支持一场时间漫长且缺乏实质安全威胁且没有经济回报的大规模战争,因此以割让边远地区为代价换取和平是完全在政治,经济上合算的!更重要的是满清需要对付自己最危险的敌人——蒙古准格尔部!所以只能对沙俄妥协,集中有限的力量击败主要敌人(雅克萨结束后一年就征伐准格尔)


万岁1148858845


回答一下

他才不管华夏神州死活,只要能让他奴隶中国人就行。傅仪最后还有更经典的一段话:我不管日本人在东北杀多少人,运走多少粮食和煤,只要不让我当大清的皇帝我就不会心甘。


崇儒


野猪帝国本来就是一个没什么骨气的帝国,他不是害怕沙俄而是害怕人口占绝对多数的汉人,他害怕和沙俄的战争会削弱自己的实力,给汉人翻身的机会,而事实确实如此,后世的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大半个中国,各地满清势力几乎被连根拔起,而汉人地主集团趁势迅速崛起……华夏子孙只要有机会,就不会忘记恢复中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