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燒烤其實有幾千年了,來了解古代千奇百怪的擼串文化吧!

擼串簡直是我國的國民美食,一入夏夜,城市的街頭巷尾都是燒烤攤。其實啊,不僅僅現代人愛擼串,幾年前的古人就已經會擼串了,他們用到的擼串工具也是千奇百怪,那麼就隨小編去了解一下中國古人的擼串文化吧!

說起燒烤,肯定少不了火,古人原來是生吃食物的,之後伏羲取來天火,將生的食物用火烤成熟食,伏羲時期的烤肉可以算是燒烤的起源了。為了紀念伏羲,人們將其稱為“庖犧”,意思為“第一個用火烤肉的人”。

中國燒烤其實有幾千年了,來了解古代千奇百怪的擼串文化吧!

伏羲取天火

漢朝時期,據馬王堆一號出土過的烤肉用的扇子,此外還有在五里堡村發現的東漢石殘墓畫像,都刻有烤肉串的景象,其情形就如同現今新疆人烤羊肉串一般,用叉子串肉,之後放於鼎上燒烤,並且用扇子扇火。《齊民要術》中對“炙”,十分推崇,同時也講述了許多“炙”法,比如“炙豚法”,“色如琥珀,又類真金,入口即消,狀若凌霄”;“棒炙”,“迥轉急炙,色白熱食,含漿滑美”等等,其“炙”便為我們今日所講的“燒”“烤”。

中國燒烤其實有幾千年了,來了解古代千奇百怪的擼串文化吧!

串肉

中國燒烤其實有幾千年了,來了解古代千奇百怪的擼串文化吧!

石板烤肉圖

至隋唐,烹調技藝已大加發展,手法漸趨複雜。《隋書·王劭傳》所提:“劭上表:‘今炙肉用石炭、柴火、竹火、草火、麻菱火,則氣味不同。因此推之,新火、舊火理應有異’。”從此可以看到,這時人們已經知道,由於燃料的不同,烤肉所散發出的氣味是不同的。同時,《杜陽雜編》曾經提及“消靈炙”,“一羊之肉,取之四兩,雖經暑毒,終不敗臭”,唐時,人們對燒烤技術已經可以用於防腐了。

中國燒烤其實有幾千年了,來了解古代千奇百怪的擼串文化吧!

燒烤宴會

到了宋朝,喜好吃的宋朝人開始發現了更多“炙”的樂趣,在《東京夢華錄》中關於夜市的記載裡有這麼一段:“冬月盤兔、旋炙豬皮肉、野鴨肉、滴酥水晶鱠、煎夾子、豬髒之類,直至龍津橋須腦子肉止,謂之雜嚼,直至三更。”不止如此,還有:“所謂茶飯者,乃百味羹......羊角、炙腰子、鵝鴨、排蒸荔枝腰子......不許一味有闕,或別呼索變。造下酒亦即時供應。”可見那會燒烤的形式多種多樣,燒烤的食材也跟今天不相上下。

中國燒烤其實有幾千年了,來了解古代千奇百怪的擼串文化吧!

燒烤石板圖

元代出現了許多的烹飪名家,那時,燒烤的技巧已經是爐火純青了。元太醫忽思慧編撰的《飲膳正要》卷一中記載元代人已會使用“炙”和“鹽”,材料會用珍禽獸畜,以羊、牛居先,次及馬、駝、鹿、豬等,羊肉菜式佔十分之七。名菜有烤全羊。《飲膳正要·奇珍異饌》記錄了數代帝皇的菜譜,燒羊心和燒羊腰便是特色菜餚。

中國燒烤其實有幾千年了,來了解古代千奇百怪的擼串文化吧!

燒烤爐

中國燒烤其實有幾千年了,來了解古代千奇百怪的擼串文化吧!

烤架

明、清兩代的宮廷御宴或市肆筵席,燒烤食品往往設在宴席的頭盤,雖然並非主角,卻仍是宴席的亮點。燒烤發展到這回,已不再專注於烹飪技巧,還著重醬料調味的運用。

燒烤到了後來,經過不斷改進和發展,烤肉技術日臻完美,達到引人人勝的境地。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詩人楊靜亭在他的《部門雜詠》中讚道:“嚴冬烤肉味堪饕,大酒缸前圍一遭。火炙最宜生嗜嫩,雪天爭的醉燒刀”。

燒烤到了今天,烤的食材已經是豐富多彩,既有蔬菜,也有葷食,也發展出許多地方特色,比如著名的新疆羊肉串;同時,燒烤器具也是多種多樣,有電烤架,有傳統的碳烤架等等;輔料也是豐富,孜然、辣椒、香料等等,讓燒烤成為了中國的國民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