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趣的經濟學現象——社會篇(上)

對於經濟學,很多人可能感覺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身邊的很多事情都暗合經濟學原理,經濟學就在我們生活中,陌生是因為不知道暗合的是什麼經濟學原理,簡單來說,就是知道有這麼回事,不知道為什麼。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瞭解身邊的經濟學現象,小編推出系列文章,從個人、企業和社會三個角度分別介紹生活中有趣的經濟學現象,希望大家喜歡。現在進入第二篇——社會篇。

生活中有趣的經濟學現象——社會篇(上)

1、為什麼現在房價會那麼高?——“啤酒效應”原理

“啤酒效應”是流通領域中一種常見的經濟現象,並非啤酒行業獨有。它是指由於供應鏈中各節點企業之間信息的不對稱以及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造成了需求信息在供應鏈內部的傳遞過程中失真的經濟現象。

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在一條供應鏈上,由於信息傳遞的失控,零售商對需求樂觀,於是追加訂貨;零售商的提高需求又大大刺激了生產商,生產商的行為又更大地刺激了原料供給商。也就是說信號在逆向傳遞的過程中被不斷放大了,消費者的需求可能只需要10瓶,但零售商的訂單使得生產商對需求盲目樂觀,造成了好象需要100瓶的印象,而生產商向上遊供給商的大量訂貨又給原料商造成好象需要1000瓶的印象。反之,當需求縮減的時候也是一樣。

現在的房地產市場,就經常能看到“啤酒效應”的影子。由於房地產市場信息的失真,使開發商對房地產市場的預期充滿信心,瘋狂拍地,致使地價一路飆升,房價也隨之大幅上漲。在消費者“買漲不買跌”心理的影響下,房地產銷售面積連年提升,投資者見房地產市場一片紅火,又會加大投資,給房地產市場注入新的資金,使房地產開發商對未來的房地產發展更加充滿信心,於是再度瘋狂競拍土地,就這樣在“啤酒效應”中形成惡性循環,將房地產行業的泡沫越吹越大,房價與房子的真實價值嚴重背離,最終泡沫如果破滅,必然會引起房價下跌,房地產市場的投資者及開發商都將在這場“啤酒效應”引發的循環中嚐到惡果。

“啤酒效應”原理告訴我們,企業在進入市場時不能太過於盲目,要先做好市場需求量的調查,以免因為盲目樂觀而造成資源浪費和不必要的損失。

生活中有趣的經濟學現象——社會篇(上)

2、為何農民豐產不豐收?——“蛛網理論”原理

“蛛網理論”又叫“豐收悖論”,是市場經濟中一種比較奇怪的現象,是指某些商品的價格與產量變動相互影響,引起規律性的循環變動的理論。1930年由美國的舒爾茨、荷蘭的J.丁伯根和意大利的裡奇各自獨立提出。由於價格和產量的連續變動用圖形表示猶如蛛網,1934年英國的卡爾多將這種理論命名為蛛網理論。

和古典經濟學理論相反,蛛網理論證明了在一定的假設下,市場均衡被打破後,經濟系統不一定能夠自動恢復均衡的經濟現象。該假設是,第一,完全競爭,每個生產者都認為當前的市場價格會繼續下去,自己改變生產計劃不會影響市場;第二,價格由供給量決定,供給量由上期的市場價格決定;第三,生產的商品不是耐用商品。這些假設表明,蛛網理論主要用於分析農產品。因此,對於蛛網理論帶來的豐產不豐收現象。

我們也可以這麼理解:在完全競爭且價格由供給量決定的農產品市場,當某年某種農產品價格上漲給農民帶來很大利潤時,第二年就會有大量的農民選擇種植這種作物,於是一時間,市場上該種農產品供大於求,價格急劇下跌,農民辛苦一年雖然在產量上獲得了大豐收,但是並沒有使收入增加。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許多農民離開土地走向城市打工的主要原因。

總之,農民沒有準確預測市場的能力,種植農作物很容易受歷史經驗及他人影響而盲目跟風,最終白白辛苦卻得不到預期的收入。為了消除或減輕農產品市場出現的蛛網型波動的現象,一方面需要政府運用支持價格或限制價格之類的經濟政策對市場進行干預,另一方面利用市場本身的調節作用機制進行調節,如發展特色農業和運用期貨市場進行調節。

生活中有趣的經濟學現象——社會篇(上)

3、為何行政機構會人浮於事?——“帕金森定律”原理

“帕金森定律”就是官僚主義現象在經濟學中的稱呼,也可稱之為“官場病”、“組織麻痺病”或者“大企業病”,源於英國著名歷史學家諾斯古德·帕金森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帕金森在書中闡述了機構人員膨脹的原因及後果:一個不稱職的官員,可能有三條出路,第一是申請退職,把位子讓給能幹的人;第二是讓一位能幹的人來協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兩個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當助手。這第一條路是萬萬走不得的,因為那樣會喪失許多權利;第二條路也不能走,因為那個能幹的人會成為自己的對手;看來只有第三條路最適宜。於是,兩個平庸的助手分擔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則高高在上發號施令,他們不會對自己的權利構成威脅。兩個助手既然無能,他們就上行下效,再為自己找兩個更加無能的助手。這樣一來,本應一個人做的工作量就會分攤給7個人。如此類推,就形成了一個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領導體系。

帕金森還發現,在一個組織中,機構和人員的增加並不完全來自現實工作的需要,而是有它自身的需要,有它自身的法則。管理活動本身會製造工作,增加人手會製造出功能重疊、互相扯皮的管理體系,從而使工作目標不明確、不緊湊、進而導致工作效率低下。帕金森得出結論: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機構會像金字塔一樣不斷增多,行政人員會不斷膨脹,每個人都很忙,但組織效率越來越低下。因此,這條定律又被稱為“金字塔上升”現象。

在現實生活中,“帕金森定律”十分常見,無論是哪個國家,只要存在機構,存在不稱職的管理者,存在自我完善的需要,就一定會存在“帕金森定律”。“帕金森定律”在世界範圍內的廣泛流傳,深刻揭示出了人們對於這種權力擴張引發的人浮於事、效率低下等“官場傳染病”的深惡痛絕。官僚主義從來不是一個國家一個時間段的產物,它像被熱火烤化了的牛皮糖一樣緊緊地粘上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

“帕金森定律”給組織帶來的種種惡果不容小覷,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帕金森定律”的癥結,就必須建立一套合理的用人制度。招聘員工要公開和透明,以防別有用心的人為了保住自己的領導崗位而招聘庸才;同時要對已經入職的員工就勞動分配率和人事費用率兩項指標進行考核,時刻關注“帕金森定律”是否已經偷偷地在組織中起作用。

生活中有趣的經濟學現象——社會篇(上)

4、為什麼破舊的錢幣總是被先花出去?——“劣幣驅逐良幣”原理

這種現象可類比經濟學一個很著名的原理,“劣幣驅逐良幣”。目前,最通俗的解釋是:當你的錢包裡有一張嶄新的百元鈔票和一張破舊的百元鈔票時,你總是傾向於把那張破舊的先花出去。久而久之,流通中的貨幣越來越破舊,新錢卻沒有花出去,仍然呆在錢包裡,於是劣幣驅逐了良幣。

“劣幣驅逐良幣”原本是說:古時候,因為鑄造貨幣工藝的差別很大,人們就傾向於將那些足值的“良幣”收藏起來,並試圖將那些成色差的“劣幣”轉讓給他人,這樣市場上就同時流通著劣幣和良幣,且劣幣得不到有效地制止和懲罰,如此循環,良幣就會被驅逐出市場,質量差的貨幣反而在市場上流通了。

在現今社會中,大家可以不必擔心“劣幣驅逐良幣”,人們雖然會排斥殘幣,但是對於新幣的收藏偏好並沒有古代那麼強烈,或者說,即便收藏了新幣,也不能兌換更高價值的東西。並且,鈔票的更新成本並不算高,市場上的殘幣大都被商業銀行收集起來,送交到人民銀行銷燬了。

當今,“劣幣驅動良幣”的現象已經被廣泛引申到各個領域,人們用這一法則來泛指價值不高的東西會把價值較高的東西擠出流通領域,這個“劣勝優汰”的淘汰定律,可以引申出不同版本:1)官場的劣幣驅動良幣是“貪官排擠清官”;2)婚姻市場的劣幣驅動良幣是“醜女先嫁,美女成為剩女”;3)在信用領域的劣幣驅動良幣,就是“格雷欣法則”即“失信者得利,守信者失利”的現象。

生活中有趣的經濟學現象——社會篇(上)

5、為什麼“你期望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羅森塔爾效應”原理

“羅森塔爾效應”也叫做人際期望效應,這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鳴現象,指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

它源於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等人於1968年做過一個著名實驗。羅森塔爾等人到一所小學,在一至六年級各選三個班的兒童進行煞有介事的“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然後實驗者將認為有“優異發展可能”的學生名單通知教師。其實,這個名單並不是根據測驗結果確定的,而是隨機抽取的。他們是以“權威性的謊言”暗示教師,從而調動了教師對名單上的學生的某種期待心理。他們8個月後,再次智能測驗的結果發現,名單上的學生的成績普遍提高,教師也給了他們良好的品行評語。再後來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崗位上幹出了非凡的成績。這個實驗取得了奇蹟般的效果,人們把這種通過教師對學生心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使學生取得教師所期望的進步的現象,稱為“羅森塔爾效應”,習慣上也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中塞浦路斯國王,他對一尊少女塑像產生愛慕之情,他的熱望最終使這尊雕像變為一個真人,兩人相愛結合)。

教育實踐也表明:如果教師喜愛某些學生,對他們會抱有較高期望,經過一段時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愛護和鼓勵;常常以積極態度對待老師、對待學習以及對待自己的行為,學生更加自尊、自信、自愛、自強,誘發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激情,這些學生常常會取得老師所期望的進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師忽視、歧視的學生,久而久之會從教師的言談、舉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師的“偏心”,也會以消極的態度對待老師、對待自己的學習,不理會或拒絕聽從老師的要求;這些學生常常會一天天變壞,最後淪為社會的不良分子。儘管有些例外,但大趨勢卻是如此,同時這也給教師敲響了警鐘。

你期望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滿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會順利進行,事情一定會順利進行,相反的說,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斷地受到阻力,這些阻力就會產生,成功的人都會培養出充滿自信的態度,相信好的事情會一定會發生的。

讚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讚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社會支持,從而增強了自我價值,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並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以避免對方失望,從而維持這種社會支持的連續性。

生活中有趣的經濟學現象——社會篇(上)

6、為什麼富者更富,窮者更窮?——“馬太效應”原理

“馬太效應”,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廣泛應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等眾多領域。其名字來自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我們往往會選擇生意比較好的飯店就餐,哪怕需要在店堂中等一等,也不願意去一個客人寥寥的飯店。到醫院就診,我們寧願在一個有名望的醫生那裡排長隊,也不願意到同一個科室醫術平平的醫生那裡就診。於是,人多的飯店客人越來越多,老闆的生意越做越大;而客人少的飯店人越來越少,最終門可羅雀,最好關門大吉,這就是馬太效應。

對於富人和窮人而言,由於富人通常會藉助雄厚的經濟力量,從而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發展機會,而窮人則同樣由於經濟原因,與富人比較,則要相反缺少發展機遇。長此以往,富者更富,窮者更窮。可以說,無論是在生物演化、個人發展等領域,還是在國家、企業間的競爭中,馬太效應都普遍存在。贏家與輸家之間,常常從起初的很小差距,發展為“贏家通吃”的結果。

生活中有趣的經濟學現象——社會篇(上)

編者的話:為了豐富文章內容,給大家介紹更多的知識,文章選材沒有拘泥經濟學現象,也選用了管理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現象,希望讀者喜歡。由於文章內容過長,為了便於閱讀,分為上下兩篇,希望讀者理解。喜歡我的內容就多關注和轉發吧,您們的支持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