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4名95后女生拼成“学霸寝” 全部获得保研资格

4人全部入党,全部获得保研资格,共获各项奖学金44项,累计金额达78500元,获得校级以上科技竞赛荣誉45项……这是大连理工大学5舍109姐妹寝大学3年攒下的“家底”,95后的她们坚信,青春正好,人生还是要“燃”一点。

大工4名95后女生拼成“学霸寝” 全部获得保研资格

梦想扎根:“兄弟寝”背后故事触动了她们

2014年秋,来自五湖四海的四个女生,相会在大连理工大学5舍109。那时的她们,不会想到三年后,寝室成员全部入党、全部获得保研资格,全部完成甚至超越了当时的梦想。寝室长唐贡惠回忆,大一刚开学的时候,在新生入学报告中,她们听着“兄弟寝”成员刘睿学长讲述他们寝室背后的故事,除了钦佩,内心也受到了很深的触动。“我们寝也要这样就好了”,不知是谁说起的一句话被她们当成了“玩笑”,一笑了之。也许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这颗种子已经扎根到她们心里了。

理念朴素:学习是王道

抱着“学习是王道”的朴素念头,她们从一入学就没有真正放松过在学习上的努力。

大一时,寝室成员唐贡惠的成绩稍有些落后,不想给寝室拖后腿的她决定一定要把自己的成绩提上来。在和室友们交流后,发现问题是出在上课听讲和考前复习上,于是她和室友刘婉莹自告奋勇,承包了占座的任务。从大二以来,几乎所有的课程,她们都四人同行,尽力坐到教室的前排,保证听课质量,在期末复习的时候,共同分享学习资料,只要有时间她们都会约在图书馆一起上自习,有问题相互解答。即使在分专业后,她们的专业课程有所差异,仍旧没有阻碍她们之间的探讨交流。有时不同专业不同角度的看法,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

辛苦的付出总是会换来幸福的回报,她们四个最后都获得了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陈天乙也在大三学年获得校优秀学生标兵称号和屈伯川奖学金(每年全校仅10人)。

感受深刻:没有哪一刻是轻松的

现在的她们终于可以有了更多的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她们时常开玩笑说:我一定是上了一个“假大学”。在之前的三年半,没有哪一刻是感觉轻松的,熬夜更是家常便饭。

不仅学业上有所收获,她们还积极参与到各项社会工作中去。刘婉莹曾担任学院团委副书记和校社联副主席,陈天乙曾任学院学生会学习部部长,唐贡惠担任级队学习委员,曾翘楚曾任校模联副主席等职位。现如今,在本科生党员较“稀少”的情况下,寝室四名成员已经全部发展为党员,她们也希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主动承担起社会工作的责任,更好地为同学服务,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除了社会工作,她们也在其他活动中崭露头角。曾翘楚作为学校第十届纽约模联代表队成员参加了2016NMUN纽约模拟联合国大会,并同队员一起取得“团体特等奖”的成绩,在其他大型英语演讲比赛中同样斩获佳绩。刘婉莹同学四年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近30次,志愿服务时长达171小时,秉承着“我志愿,我服务,我快乐”的理念,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快乐与感动。此外,寒暑假的实践活动、运动会、“悦动杯”、“峰岚杯”、演讲比赛中也都能发现她们的身影。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她们的校园生活,也让她们见识了更广阔的天地。

友情深厚:靠的是彼此的默契

再忙再累都没有磨灭掉她们对生活的热情,跟流行的“佛系”青年相比,她们真的是让自己的青春“燃”了一把。她们深知身体是一切的本钱,进入大四后课余时间多了,在寝室长的带领下,她们每天规律作息、规律饮食、保证每周三四次的运动,或健身房或舞蹈室,共同培养兴趣,也有了更多的相聚时间……

回望一起共度的三年多的时间,四个姑娘性格各异,地域文化各异,生活中难免发生大大小小的摩擦。相较于“塑料姐妹花”,她们不纵容小摩擦发展成友情的沟壑,有问题一定会当面解决,沟通清楚,争取摩擦误解不隔夜。唐贡惠说,不怕尬聊,磕磕绊绊之后,几个人的感情也变得更要好了。事实上,作为理科女生的她们没有更多的语言交流,靠的是彼此的默契,是整个寝室团结向上的风气。如今她们四人各执一方梦想,却仍在彼此坎坷的时候相互鼓励,携手前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