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錯別字與不在乎的心理

 

老同學聚會後,我們建了一個微信聯繫群,相互聊聊天,說說家常,誰有啥困難老同學們提供點幫助,挺好的。問題是:大家在說話時幾乎人人都打出錯別字,有的還錯的一塌糊塗,誰也沒在乎。我是看出了問題,但還不敢多言,因為這是一群,不是一個人,一旦我說了會犯忌諱:就你“露㞗能”的嘲笑語會蓋在我頭上,老同學們可不會給我面子,哈哈,少說為妙,那可是一群老“狼”。

人生一世,誰還能不犯點錯,出幾個錯別字那不是太正常的事兒嗎。可怕的是錯了不知或知曉不改,還要為自己狡辯。有的是為了面子,有的是為了上司印象,有的卻是“死犟勁兒”:錯了這麼啦,我就是不改,多大點事兒啊,鄰居家死個貓。

咱洛陽最大的錯別字在瀍河橋的護欄上,錯了有36年啦,曾有人使用抵標號混凝土封了橋牌,但最後還是有人“不嫌醜”摳下了混凝土,露出了錯別字的真容。不管網絡怎麼呼籲,無人理睬。還有一個問題,所有的官員講話或播音員念稿,都把“瀍chan”念成了“常”,這是當地老百姓習慣發音的問題,全國唯一、唯一因瀍河而命名的區,大家卻都念著自己的錯別字。誰也未當回事兒。再說了,領導唸錯了,誰“上杆子”去糾錯呀。

幾年前,還是在這條河的旁邊,法院工作人員把判決書打的一塌糊塗,幾個錯別字把宣判的性質都搞反了,人家當事人當然不願意啦,糾偏是必須的,但發到網上讓法院領導可是傷了大面子,那些平時“並不在乎”錯別字的夥計們,都成了網噴,紛紛譴責法院的不嚴謹。

還是這條河,在河流的東邊,有一家國有大企業的董事長要出國考察,請注意並不是在當地乘飛機而是在千里之外的廣州,竟然在飛機場被攔下,走不了啦,護照上的一個同音錯別字讓機場工作人員較了真兒,不知是誰把“宮”寫成了“功”,讓這位副局級領導栽了面兒,同級別的十幾個董事長、總經理紛紛與他開玩笑,誰能知曉他恨得要“吐血”啦。幾天後,護照補辦完畢快遞到了廣州,他也在外國趕上了考察隊伍,可在上級領導與同志們面前這個“丟面兒”他是不會罷休的。返洛後,毫無疑問,那個給董事長辦理護照的“倒黴蛋”離開了機關。

最近,還是這家企業,還是這個部門,一個幹事的不上心害了他們的處長。都是老機關啦,撰寫個文件壓根兒就不是問題,可問題還是出現啦。“傳送”與“抄送”一字差別讓這個部長躺槍啦,按道理這也不算啥大問題,一般上級領導也不會挑毛病,況且上級已經有了規範,一律使用“抄送”或“秘送”。問題的嚴重性是該處長的不在乎,總是為自己“擇菜”,這是機關幹部的通病,幾番批評幾番“擇”,麻煩來了,“品質太差”的定論,離開你這個重要的崗位吧,整個閒職“涼快”去吧。

錯別字可怕嗎?珍惜你的崗位就會感覺很可怕,不珍惜也無所謂啦。一般老百姓都不在乎自己寫的錯別字,可法院判決書寫了錯字恁咋那麼在乎呢?觸及了恁的利益才會上心吧?判決書可是一字千金啊;醫生如果寫了錯別字,抓錯了藥,估計恁得和醫院打官司;在機關錯別字引發高層發怒,觸及到了你一生的事業追求,你還能不在乎嗎?

瀍河橋上的“瀍”字還在那上面結結實實的晃眼、炫耀,快四十年啦誰也未在乎,錯就錯吧,可一旦那天省委或市委領導看見了,要較真兒,管這個橋樑的領導能恨不得扒了這座橋......

細心的朋友,幫我看看有沒有錯別字,有了我立刻修改,我不是在乎面子,我壓根兒就沒有面子,我會真誠感謝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