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絲總經理被拘無披露,或涉及張永輝高槓桿併購大戲

有證據表明,不久前,上市公司三維絲的總經理張永輝以及其弟王光輝,雙雙被北京警方刑拘。而三維絲對此重大事項,竟然未進行任何的信息披露,或已涉嫌信披違規。但是,這可能還只是事情的表象,總經理和股東法人被刑拘的背後,或隱藏著高槓杆融資併購的大戲,也牽出了張永輝當年導演科融環境併購案的一地雞毛。從公開信息也可以看出,2017年上演的三維絲併購案與2016年發生的科融環境併購案或都存在高槓杆融資嫌疑。

總經理和股東法人雙雙被拘,三維絲竟無任何披露

近期,《投資有道》接到舉報,廈門三維絲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三維絲 證券代碼:300056.SZ)的現任總經理張永輝,及公司第三大股東上海中創凌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創凌興)的法人代表王光輝,雙雙被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於2018年2月10日執行刑事拘留,送西城區看守所羈押。按照據舉報人提供的信息,張、王兩人被拘是因涉嫌打架鬥毆,事由與三維絲的融資收購有關。

按照信息披露的規定,總經理涉案肯定是需要公告的,可蹊蹺的是,通過翻看三維絲2018年2月10日之後的全部140個公告,竟無隻言片語提及此事。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三十條第十一款的規定“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涉嫌違法違紀被有權機關調查或採取強制措施”屬於“發生可能對上市公司股票及衍生品種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投資者尚未得知時,上市公司應當立即披露……”。公安機關出具的《拘留證》歷歷在目,上面的的個人身份信息也與三維絲的總經理張永輝高度吻合,但是三維絲對此重大事項就是不披露,該公司已涉嫌信息披露違規。而且,無論是張永輝本人沒有向上市公司通報,還是公司知情而不公告,信披違規的事實應該是已經存在了。

三維絲總經理被拘無披露,或涉及張永輝高槓杆併購大戲

三維絲總經理被拘無披露,或涉及張永輝高槓杆併購大戲

張永輝和王光輝為什麼會同一時間被刑拘?據知情人士透露,他們兩人是兄弟,是因為一起動手打他人而涉案。記者通過翻查相關公開信息,發現知情人士所言兄弟關係不虛。在2017年12月11日三維絲召開的第三屆董事會第三十二次會議上,張永輝被聘任為三維絲的總經理。當天的公告提示道“張永輝先生……與持有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東上海中創凌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王光輝、宋安芳夫婦存在關聯關係,系王光輝之兄……”。兩人的關係得到確認,但是他們為什麼動手打人呢?打的又是誰?

我們通過多渠道打聽,所得信息基本都指向張永輝和王光輝兩兄弟是因為與某債權人發生口角而打架,該債權人是借錢給張永輝兄弟去收購三維絲股份的某位金主,但具體的細節信息不太具體。“太敏感,不好多說了!”某知情人士欲言又止。

張永輝收購三維絲股權或系“空手套白狼”

張永輝之所以能夠登上三維絲的總經理寶座,並不是什麼職業經理人空降,而是因為張永輝、王光輝兄弟在2017年啟動了針對三維絲的股權收購,現在他們通過“股權+表決權”的方式或已實現了對三維絲的實際控制。

翻看三維絲2017年的全部公告,不難發現中創凌興是於2017年10月31日開始正式進入三維絲的。從10月31日起至11月23日為止,張、王兩兄弟通過中創凌興,借三維絲大股東羅某減持股票籌資之機,分別以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兩種方式買入公司股份合計3,644.11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9.45%,耗資大約3.65億元,以每次交易的增持股份數量作為權重,計算出的加權平均持股價格為10.01元/股。

在不久之後的2018年5月15日,三維絲的第二大股東丘某又將自己所有股權的表決權委託給了張永輝,該股權合計3,708.49萬股,佔三維絲總股本的比例為比9.62%,至此,張永輝實際已經控制三維絲股票的表決權佔比達到19.07%,已經超過第一大股東羅某,成為該公司持有股票表決權最高的股東。

另據知情人士舉報,2018年6月,三維絲的第一大股東羅某也以與丘某類似的方式,將其持有的5,741.11萬股,佔公司總股本14.89%的股份的表決權,委託給了張永輝,因此目前張永輝掌握的三維絲股份表決權已經高達33.96%,或已經對公司形成了實際控制。但該重要信息也沒有公告,三維絲或再次涉嫌信披違規。

由於創業板不允許借殼,所以“股權+表決權”也就成為資本市場變通的一種收購新三板公司方式。但是,收購股權肯定需要真金白銀,取得表決權那也都是要付出對價的,張、王兄弟收購三維絲股權和取得眾多股份的表決權的鉅額資金是從何而來呢?

根據國家企業信息用信息公示系統披露的信息,查到中創凌興的註冊資本為1.00億元,可是這僅是認繳註冊資本金額,而並未實繳。截至2018年7月18日,中創凌興是中創尊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創尊匯)的全資子公司。中創尊匯的註冊資本也是1.00億元,與中創凌興相似,其持股100%的母公司中創金控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創金控)也沒有實繳任何股本。而中創金控同樣是成立於2017年1月的北京輝氏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輝氏諮詢)的全資子公司,輝氏諮詢認繳了中創金控5,000.00萬元的註冊資本,但是實繳日期是2037年12月1日。至於輝氏諮詢本身,其1,000.00萬元註冊資本由王光輝和宋安芳夫婦分別認繳,但還是沒有實繳出資。再來看看中創凌興的全資子公司,北京京馳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也是由張、王兩兄弟實際控制的公司,但是中創凌興也沒有支付該公司的註冊資本。

由此可見,雖然張、王兩兄弟構建了至少五家投資企業的架構,但是公開信息顯示,王光輝和宋安芳作為出資股東卻未向上述公司實繳哪怕是一分一文的註冊資本,張永輝卻更是連名字都不出現,甘當“幕後英雄”。

“張永輝是真正的老闆和操盤人,王光輝夫婦就是白手套,錢基本都是借來的。”知情人士一語道破天機。

張永輝或曾導演科融環境併購案

根據三維絲的公告披露,張永輝1981年10月出生於河南省商水縣,歷任中國南車集團公司法務,北京市中凱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南京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業務董事,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執行董事,豐利財富(北京)國際資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豐利)總經理、董秘,豐利(天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利基金)總經理,天津豐利創新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豐利)執行董事、總經理,徐州科融環境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科融環境,證券代碼:300152)副董事長、財務負責人。從這份職業經歷來看,張永輝的確具備操盤收購三維絲的能力和經驗。

上述履歷中提到的科融環境是創業板的另一隻股票,該公司在2016年被天津豐利收購,當時張永輝是天津豐利的執行董事、總經理,據說是負責具體收購的核心人士之一。

2016年6月,天津豐利通過出資8.5億元,受讓當時名為徐州傑能科技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傑能科技)91.96%的股份,通過控股傑能科技,從而間接成為上市公司科融環境持股佔比高達29.46%的控股股東。據某媒體的相關報道,在豐利入主科融環境的併購案中,天津豐利僅使用了6,000萬元的自有資金,並從傑能科技處借了1.50億元,而且還向金融機構舉借了高達近7.00億元的貸款,先後合計出資約9.24億元,實現了對科融環境的併購,疊加其承接的需要支付給科融環境原高管的1.15億元“激勵”,合計動用資金至少10億以上,使其在本次併購操作中的槓桿倍數或已經超過了17倍!

而在這起高槓杆的收購大戲中,張永輝充當了“關鍵先生”。據公開信息,2015年7月,張永輝加盟了由毛某實際控制的北京豐利。從他於2015年9月出資278.10萬元入股北京豐利,持股佔比為1.85%,並擔任該公司的董事、總經理開始,他可能就已經成為了北京豐利的業務核心。根據公開信息披露,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和2016年5月至2016年8月,張永輝除了繼續在北京豐利擔任董事職務之外,還曾經分別擔任過全資子公司豐利基金的總經理和天津豐利的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也曾擔任科融環境的副董事長和財務負責人,且2016年8月之後,他繼續擔任天津豐利的執行董事直到2017年9月離開天津豐利系。一個月之後,張永輝弟弟王光輝任法人的中創凌興開始舉牌收購三維絲股份。

同樣,在收購三維絲的過程中,張永輝或許也是“主心骨”,而且也可能是採購槓桿融資收購。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按照收購期間的股票價格,張、王收購三維絲的平均每股成本應該不低於10元,其後三維絲股價最低下探至4.91元/股,截至7月20日收盤,該公司的股票價格是每股7.65元,張、王兩人可能已經虧損嚴重!

蹊蹺的是,在沒有基本面的重大利好消息刺激的情況下,三維絲的股價也常常莫名其妙地上漲,6月12日、7月2日、7月17日和7月18日都拉出了漲停板,是投資者們看好張永輝將引導三維絲走向更大的成功?還是張永輝找人拉抬股價做短差,以攤低收購成本自救?或許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