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翔安開通綠色通道助力防疫物資生產

翔安開通綠色通道助力防疫物資生產


2020-03-02 16:27 海峽導報

“3月中旬開始生產口罩,每天可以生產5萬個口罩,以公司擁有的材料至少生產出30萬個口罩。”廈門仁人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志成昨告訴記者。

不僅如此,翔安多家當地企業將於3月中上旬開始大規模生產“口罩”等物資。

開通“綠色通道”助推物資生產

擁有口罩生產能力的企業,在疫情期間,政府部門對於生產許可開通了“綠色通道”——只要條件允許,就現場發照。不再像以前,有時候審批需要3個月乃至更長時間。

“我們以前主要生產醫療器械的,沒有口罩生產的批件。在疫情期間,翔安區市場監管局前來考察,在考察硬件允許的情況下,給予了我們特殊的幫助, 經過審核當天就幫忙向市裡、省裡協調幫忙辦理生產許可證。”廈門仁人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志成告訴記者,這在非疫情期間至少需要3個月乃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夠辦理。

突發的疫情,也讓政府部門對企業格外的“關照”。在短短的幾天時間內,聯和東浩(廈門)醫療科技、廈門豪震實業、廈門仁人醫療科技、廈門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廈門三維絲環保股份等4家企業就接到了“允許”生產口罩,並拿到了經營口罩的批件。

翔安開通綠色通道助力防疫物資生產

據初步統計,上述四家企業產能總共能夠有20萬隻/天,如果在政府的指示下,他們可以開動馬力大量生產。

不僅特批“口罩”生產許可,還對醫用護目鏡、防護服、隔離面罩、消毒洗手液等幾家企業開通“綠色通道”。

“春節期間,翔安區政府領導陳春夏與翔安區市場監管局局長郭聰穎就前來工廠進行調研。”廈門海達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蔣良牆告訴記者,在他們瞭解公司有能力著手生產口罩以及消毒洗手液之後,進行了特事特辦,協調解決了生產許可等問題。同時,公司也加大了消毒液生產。

有資料顯示,目前,通過翔安區市場監管局的協調,廈門金美特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可以經營醫用護目鏡、防護服進口銷售;廈門市海達日用品有限公司、漢泉堂醫藥科技(廈門)有限公司可以進行消毒液生產;廈門市翔安市政集團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消殺服務分公司可以進行消殺業務。

捐贈防疫物資助“防疫”

一邊讓翔安當地的企業擁有生產許可,一邊在生產許發放之前,政府部門也發動各界進行捐款捐物。

“從大年初二開始就有來自八方的人捐贈口罩與消毒洗手液,比如海達日用品捐贈了消毒洗手液、和延藥業捐贈了醫用口罩……”

翔安區政府黨組成員、一級調研員陳春夏告訴記者,這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防疫物資需求的矛盾。

陳春夏稱,不僅如此,新圩鎮上宅村書記的愛人葉火同,購買了200萬的設備生產口罩免費送給周邊的群眾。另外,翔安區內厝鎮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啟動暖心工程、愛心工程、聯防工程“三大工程”,發動群眾生產自救,形成口罩統一生產、統一登記、統一消毒、統一標籤、統一對接“五統一”的應急生產自救管理模式,創新發動村民組織生產自制口罩解決一線工作人員的緊缺急需,後面新圩鎮、大嶝鎮也學習內厝鎮自制口罩。

翔安開通綠色通道助力防疫物資生產


翔安開通綠色通道助力防疫物資生產


“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渡過‘疫情難關’”陳春夏如此說。

(海峽導報記者 吳長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