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企业家都说“未来投资房子是最大的错误”?

皇帝69499842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董岩:

其实这些年来关于房子的话题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但是我们真的有静下心来认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吗?相信很多人都没有。

很多房屋持有人心里有一个误区就是房子过快涨价对自己是有好处的,其实是错的。房屋的快涨价过快对于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好事,对于一个整体的有机社会也不是什么好事。我们说点大白话把,很多人都是有1套或者2套住房,这些住房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持有的,大部分人的住房都是用来住的很少用来出租或者买卖,那么房价涨再多又和你有什么关系呢?小编小区里有一群老太太每天在一起总是在讨论当初买房的时候多少多少钱,现在涨了多少多少,每次谈到这里高兴的都溢于言表,其实她们根本不考虑其实你们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投资的涨多少都没太大的关系。如果一个家庭不遇到大的变故或者要从新购买改善型的住房是不会卖自己的房子的。

快速的涨价只是有益于房地产开发商和少数的炒房者。所以最近几年国家一直在提倡一个概念就是“房住不炒”,提出这个概念就是让所有人都明白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过大的泡沫对个人和国家都不是好事情。上世纪八十年来末在日本和美国签订“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度升值,造成后来日本房屋价格大幅度升值,国际热钱都进入日本进行炒作,最后获利离场后整个的抽空了日本的经济使得日本陷入将近20多年的发展停滞不前。相信很多人都不愿看到我们国家出现这种情况。

进入2018年在不同的场合房产税被8次提到,相信很快相关的法律就会出来,里边肯定会针对房产行业过热和炒房者。所以未来投资房产绝对不再是明智之举。


首席投资官


近年房价一直看涨,投资房子也成为了众多人最热门的选择,但是也有人认为不应该一直投资房子,这个观点也有它的道理。

1. 国家明确,房子用来住的,不会暴涨了。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以往对于同时具备消费品和投资品双重属性的房地产,并没有过政策上的明确定位。当下已经把“用来住”的属性特别强调出来,意味着未来的房地产政策必然还会向继续打击投机、防止热炒的方向推进。

2. 房子已经去库存了,全部到老百姓手里了,没有系统的经济风险了。

之前的房地产库存在快速堆积,房子盖的多而买的却很少。当下房地产市场开始逐渐重新转入存货重建的过程阶段,这一轮房地产去库存是由政府的行政力量所引导的。

3.大多数人持有的房产量比较高。

买不起一线城市的房子,但是在三四线城市,不少人家里都有好几套房子,许多人持有的房子量还是高的,但是三四线城市房子往往却处于空置状态。包括农村、城镇房子更是如此,只有过年、过节才有人住。

4、未来人们还是愿意享受生活,不把房子作为奋斗的目标。

经济不断发展后,会出现反城市化潮流,医疗、教育普及,在这样的潮流下,房子不再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人们更加看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个人价值的提高,不再愿意为了基础的物质生活花费大量的心力。

总结:我只看好一线城市的房子和旅游城市的房,这两个地方人口净流入。目前还是有投资价值的。但是长远看来,未来的房子并值得长远投资。

我是农民工“懂事长”李合伟(抖音号:hws666888),20多年创业经验,非著名天使投资人、创业导师。更多有关创业的内容,敬请关注头条号:合伟说,与我一起聊聊创业那些事!


合伟说


做实业的人都不喜欢房地产投机炒作,因为对他们来说,正是那些炒房客,推高了地价和房价,现在很多企业都生存艰难,土地使用成本贵,人工成本也在上升,而且没有多少人愿意投资制造业,大家更多的是想要投资房地产业。

而对于这些企业家们认为,房地产业并不能挑起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任,而且炒房客不仅把房地产逼向绝境,还把其他行业逼到生存为艰,他们从心里面觉得,房地产的过于兴旺,已影响到生产制造业的发展。

再回来看看,企业家们说的“未来投资房子是最大的错误”这句话。尽管从1998年房改把房地产推向市场化,已经二十年了,房价也一直在涨,从来没有经历过像样的下调,房价哪一年不涨就是万幸了。所以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企业家们说的投资房子最大错误的观点,本身就不对。这些年谁买了房地产是亏损的?

但自从2015年初,我国央行货币宽松之后,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向房地产业,至目前为止本轮房价上涨已经有三年半的时间了,而今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凡是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都要进行调控,而且现在国内房地产处于疯狂状态,人人都要抢房买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们认为投资房子是最大的错误。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现在买房做了去库存的接盘侠,高位接了盘,是不是算最大的错误呢?另一方面,拿上双方长辈的六个钱包,付了首付,还要还债二三十年,而且未来房价走势是下跌的,这算不算是最大错误呢? 还有就是人家抄房你也跟着后面一起去抢,也不顾自己的真实的经济实力如何,这种随羊群效应跟着买房的人,是不是最大的错误呢。


不执著财经


为什么很多企业家都说“未来投资房子是最大的错误”?

近些年来,房地产一直高歌猛进。于是一些企业家也对房价表示了担忧,也并不看好房地产如此下去。

马云说,虽然过去8年中国的房价一直在上涨态势,但是8年以后中国最便宜的就是房子,房子如葱。

曹德旺称,房地产崩盘是迟早的问题。老百姓手上买了很多房子他说保值,我跟他讲,你不要再傻了。有钱的人都几套房子,剩下需要房子的人才没有钱。现在都没有钱他以后怎么有钱给你买。你们将来就是有钱的人卖给有钱的人,卖得出去吗?因此他们都知道这个皇帝的新衣,大家都不愿意拆穿,怕房地产跌下来,你房地产拿到手上现在,一拿到手上马上亏本。

还有华为任正非、腾讯马化腾也纷纷呛过了高房价。雷军表示曾发誓要让房价降三分之一。

看来,房地产的问题由来已久,不只是老百姓有怨言,企业家也有很大的担心。那么问题主要在哪里?一者,如此疯涨的房价,肯定会有大量的泡沫,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二者,房地产的过度膨胀,必然影响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仅占据了实体经济的资金,而且抬高了实体经济的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动摇了人们通过实体、劳动创业创新的信心,使得一些企业家也纷纷转战房地产。

三者,房地产的过度发展,会大大影响人们的思想和社会风气。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已经在投资房产和炒房中得到明显体现。如果任其发展,人们的创新创业精神一旦丧失,后果无法估量。仅从当下的炒房团,以及非法集资和传销等乱象来看,就可见一斑。


碧翰烽


谢邀,近几年,许多地产大享纷纷抛售自己的地产,马云又在杭州举行的全球峰会上主题演讲时说到:未来房子如葱。一时为地产界掀起轩然大波。如果按照马云的说法,投资房子肯定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并且国家也一再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有效控制了房价上涨的速度。

人们投资的时候,都是希望能为自己带来利润,将来房价上涨的速度慢了,人们投资房产自然收益就会缩减。以辽宁丹东的房价为例,从2000千到2010年十年间,每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0%,这段时期内不言而喻,谁炒房谁挣钱,但从2016年至今,平均每年房价上涨率为0.05%.跑不过银行利率。

当然,以上都是从数据表面来看,但深入剖析,这里边却有很多门道,由于国家对炒房者的限制,二手房的价格增长速度放缓甚至各别地区负增长,但新楼盘的价格仍然一路飙升,仍然以辽宁丹东房价为例,2018年2月份市区内的房屋均价5800元,而新楼盘的价格却保持在7000—12000区间。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丹东的二手房平均价格只在五千左右,房龄稍长些或楼层稍差些的二手房每平4000元钱就可以买到,但对于这个价钱,没有学历没有背景的人想攒出20万买出50平的住房仍然困难。人们不仅产生疑问,那么新楼盘那么高的房价到底谁会去买?可以明确告诉你,现在城区的空闲区域越来越少,开发的新楼盘数量也不断降低,买新楼盘的人基本都是有钱人,虽然说20万的住房有许多人买不起,但是年入百万的大老板也比比皆是。新楼盘房价即使涨得再高,仍然会有一些想改善住房环境的有钱人购买,这就是二手房卖不上价,新楼盘房价屹立不倒的原因。

二手房增长速度缓慢意味着个人投资住房真的没有什么价值,而开发商投资开发新楼盘的价格仍然飙升则意味着钱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里,不只是房产,纵观整个市场,很多小的服装实体店被大型服装超市挤垮,许多小的水果摊、菜食店被大型水果蔬菜超市挤得难以生存,诸如此类事情比比皆是。

股票市场的散户何尝不是被机构牵着鼻子走,各城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品牌连锁店,由些看出,人们对于品牌的信赖越来越强。社会变化了,一切事物都在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会跟随社会不断的变化。许多房产个人投资者当然也会随着社会的变化改变投资方向,炒房者会越来越少。也许会有一些专职炒房者,四处寻找性价比高的房源,如寻找房主出国或家中出现意外急用钱的房主抛售自己的住房。炒房者低价拿到进行转卖,但这种机率很小。

所以将来投资房产也会靠品牌,一些个人炒房或资质较低的地产商会陆续减少,开发楼盘也越来越小,但也来越精,都是精品。并且会朝着城边郊区的地域发展,专为一些有钱人准备,由此可见,对于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来说,投资房子并不一定是错误,否则马云也不至于说完八年后房子如葱后自己却进军房地产,只是房子可能再不会适合于个人投资了。


坤鹏论


“未来投资房子是最大的错误”,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类似于未来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死一样一样。

但单纯从投资属性来说,从现在开始,投资房子确实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经过20年时间的增长,投资房子暴利时代确实已经过去。从1998年房改开始,到2018刚好20年,按照周期律,这也是一个大周期,可以说房价到了一个阶段性的顶峰。

以前投资房子,是十倍、二十倍的收益,少点儿也是翻倍。那时候闭着眼睛买房都能赚到。以后你能想象,还能有这么高的增长吗?个别地区、个别楼盘依旧会有极大的投资价值,但这类产品是稀缺的。

从投资收益来说,现在开始投资房子收益比以前差距太大,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项目。尤其是,房地产调控时不时出现,投资房子的流动性极大受限,更减弱了投资房子的收益性。

但不是所有的房子都不值得投资。

比如深圳、广州、苏州这样的城市,人均GDP已经进入发达国家的水平。2017年深圳人均GDP是179102元人民币;广州是153118、苏州是162664元,与西班牙差不多,超过了葡萄牙、希腊等西方发达国家。

所以在中国讲投资房产,不能一概而论,因区域、城市不同,投资价值也大为迥异。在一些人口流入的发达城市,经济潜力依旧很大,未来对房子的需求依旧很高,供需两旺,甚至供不应求。这样的城市,房子依旧是一个好的投资标的。

但在一个四线城市,真不看好房子的投资属性。

不过这个四线城市所处的区域也是很关键。如果是在上海、深圳周边,核心城市的溢出效应非常明显,如果房价较低,依旧有不错的投资收益。

但如果在一个普通的省份的四线城市,目前房价已经比较高了,那么一点投资价值都没有。

所以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能因为很多企业家说,就绝对是正确的。我们国家这么大,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更大,可能发达城市经济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梯队;而落后地区经济依旧在第三世界里奋斗。

总结一下,“未来投资房子是最大的错误”就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因为所有的房子再过几十年都将被拆迁。

未来是什么时候?


波士财经


悟空,说到这个问题,就要跟中央去年一再强调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联系起来一起看。

既然房子是用来住的,那么肯定是给城市居民住的,因为农村人口根本不缺房子住,那么是给什么样的城市居民住的呢,肯定是主要给新增人口住的,现在城市里的大部分稍微有点年限的居民,基本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住房,其区别无非是新一点旧一点,地段好一点差一点,这部分新增人口主要是年轻人群体,其中包括大学毕业生,以及各种途径到城市闯荡的年轻人。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明未来的房子就是给这些年轻人居住的,那么未来的年轻人是什么状态呢?今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组数字,2017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在“全面二孩”政策施行的第一年,即2016年出生人口178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95‰。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放开二胎第二年,人口不增反降,就是说未来有住房需求的年轻人是减少的。其实从2015年开始,我国的青壮年劳动力的人口也是第一次迎来拐点,进入逐步减少的趋势。

这可不是个小事情,年轻人减少意味着未来的住房需求会减少,而老年人一般是不会有购房需求的,非但不会有购房需求,还有大量的出售需求,在各个年龄层的人群都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的今天,老年人选择改善自己的晚年生活也无可厚非。这就会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双向压力,需求减少,供给增加,那么房产市场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其价值一定会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恐怕就是企业家说的最大错误吧。


富凯财经


想看更多财经专业知识请点右上角红色关注一眼为定。

先说结论: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看描述题主是四线城市,放心,你的房价不会有大的波动。

未来是多久,3年,5年,10年?

投资哪里的房子?北京,上海,各个省会城市?还是我们的县城?

在不存在无限供应的情况下,有刚需的产品价格会一直上升。

从目前来看,城镇化水平在不断地提高,2004年城镇化水平式41.76%,,2010年是47.5%2017年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为58.52%,2020 年将达到 60%。城市聚集的人口在不断地增加。

5-10年内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城市,你告诉我他们去了住哪里?这难道不是推动房子上涨的动力。尤其是北上广深以及各个省的省会,每年有700-800万的大学毕业生,适应了城镇生活的他们难道会回到农村?一线城市的房价至少还能繁荣十年。一线城市拥有最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资源。

房价要等到每个人手里有两套房的时候跌下来。不过那都是遥远的二十年以后了。


一眼为定


房价不是企业家说了算的,买不买,要看老百姓腰包鼓不鼓、硬不硬。还是那句话,上海外滩汤臣一品降到1万一平,你买还是不买。


这些年来,房子到底是消费品还是投资品,还有人在争论。不用争论,有钱多买几套就是投资,钱少刚需就是消费,价值的涨跌只是纸面富贵。


“未来投资房产是最大错误”的论调还是过于片面。房子问题,十分复杂,受政策、供给需求等因素影响较大。马云就曾经讲过类似的观点,说大家都不要投资买房了,以后的孩子会有很多套房,不知道马云是否考虑到一二线核心城市的购房刚需以及增量等因素。


买房和投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几年前,曾经听过王健林对北京楼市的描述。他说,放眼全国,只有一个城市的房价,过去几十年来是一直稳健上涨的,就是北京。


差不多是十年前吧,在北京五环周边,两限房的价格就已经达到1万元一平,什么是成本,这就是成本,政策房的成本。那么你也可以猜到商品房的成本大概有多少。算上通货膨胀率,换手率,诸位想想现在北京房价应该是多少合适?上广深也差不多吧。10年前,上海崇明岛房价多少?现在呢?


房子是用来住的,这句话太有内涵了,2020全面实现小康,随着城镇化的逐步完善,全社会财富的积累,人们的生活只能是越来越好。


作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硬件之一,住房条件的改善升级,应该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之一。你觉得你100多平的大house挺好,我看着200平的小洋楼不错,他还觉得500平才能阖家欢乐。所以需求将会最终决定房价的走势,未来估计仍是稳健上升为主。去杠杆、去库存也是保持房价稳定的手段之一,随着去库存、可供应土地面积的减少,房价还会有波澜。


关于题主问题的延伸,如果是想结婚,没有现成的房子,条件允许,就买一套,没啥犹豫的。无论一二三四线城市,哪都一样。如果是想投资,那就考虑好,在哪里买房,全款还是贷款,是否有较好的流动性。


真要说到投资,其实不用企业家担心,有能力投资房产的,自有理财的道道。


要投资,应该都是首先考虑风险吧。存银行风险最低,但有通胀缩水压力。所以,有一定资产积累的聪明人,会组合投资,房价低迷的时候,会拿去做短期理财,房价回暖,就全款买卖。股市回升,就会做基金或者低位建仓。


资产多一些的,可以考虑股权投资,买些古玩字画,或者购买海外一些低价优质资产。再土豪一点的,想投资,就参考王健林、李嘉诚就可以了。


说白了,企业家提醒大家别投资房产,还是说给普通老百姓的。有俩钱不容易,别瞎折腾,打了水漂。


至于说咱老百姓咋投资,这个比较考验理财功力。前几年,本人见过想通过房子高卖低买的,卖是卖了,却发现房价一骑绝尘,最后不得不高位接了回来,小两口因为这,差点离婚。


不管怎样,买或者不买,个人自由,但千万别投机,尤其是杠杆炒作地产,这才是最大的风险。


亚墨客


家族财富密码高级研究员赵净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首先,最重要的是这里是指投资。作为投资未来房子确实不是最好的商品。第一,缺乏流动性,房价已不如以前,具有保值增值价值的房子,房价都异常高,势必会占用大量流动资金,而流动性则是企业资本的命脉!第二,杠杆率降低,地产贷款管控加强,早期那种一房多贷的套利怕是很难实现了。第三,金融市场逐步成熟,成熟意味着寻租的成本增加,信息不对称减弱,对于恶意哄抬,炒房现象也会越来越少,市场越来越规范。

其次,将会有更有轻资产的投资受到投资人的青睐,甚至股权投资,一旦ipo就是几十倍的增值,还有一些高新科技,环保产业等等。

所以,从长远来看,房子是用来住的,虽然优质房源会增值,但它并不是投资人最好的投资品,而劣等房源砸在手里的风险也并不低于其他项目或者金融产品的投资。

关注家族财富密码,我们有专业团队,解答您的财经问题。更有不定期好礼回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