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不可一日无君,但万历皇帝二十八年不上朝,为何被称千古一帝!

朱翊钧,别称万历帝,明神宗,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是明穆宗朱载垕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于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朱翊钧出生时,整个王府张灯结彩,十分喜庆,来道贺的人也是络绎不绝。其实这些客人就是闲着没事来蹭个热闹,要么就是想要借此来认个人,交个朋友,发展一下。

国不可一日无君,但万历皇帝二十八年不上朝,为何被称千古一帝!

无论这些客人是处于某种目的,但是表面至少是高兴的。但是当时朱翊钧的祖父嘉靖皇帝却并非高兴的,因为他不喜欢这个皇孙,更没有人告诉明穆宗。直到朱翊钧五岁的时候,明穆宗才给万历帝起了朱翊钧这个名字。生于皇家,朱翊钧可以说从出生开始便开始遭遇人生的挫折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但万历皇帝二十八年不上朝,为何被称千古一帝!

在隆庆二年(1568年)三月二十一这个黄道吉日,明穆宗将朱翊钧册封为皇太子,正式居住在东宫。朱翊钧的生母在之前只是一个卑微的宫人,母凭子贵后,万历皇帝的母亲也被封为贵妃。万历皇帝作为储君,自然是要德才兼备,将来能成大事。所以朱翊钧入住东宫后,便开始学习。朱翊钧不止要学如何治理国家,处理朝政,还要学习如何处理君臣关系并,稳住朝堂。

国不可一日无君,但万历皇帝二十八年不上朝,为何被称千古一帝!

万历皇帝年纪虽小,但懂得却很多,明穆宗为了能让他学的足够好。于是便让大臣亲自教他,而万历皇帝自己本身也好学,并且勤奋,算是一个很端正的皇太子了。在隆庆六年(1572)年的时候,隆庆帝病危,张居正和高拱等人临危受命,答应照顾朱翊钧。旦日,明穆宗驾崩,举国同丧,不久后朱翊钧便称帝,次年改元为万历。

国不可一日无君,但万历皇帝二十八年不上朝,为何被称千古一帝!

称帝以后,万历皇帝依然坚持读书,兢兢业业,没有忘掉明穆宗的嘱咐。当时张居正一直把控着朝政大权,万历皇帝就是一个傀儡,内阁纷争极其严重。冯保和高拱两人都是明穆宗依托的人,但是两个人却不和,经常争斗。而张居中也掺杂其中,张居正表面和高拱一伙共同抵抗冯保。但实际上张居正和冯保是一伙的,两人在合谋将高拱赶走。

国不可一日无君,但万历皇帝二十八年不上朝,为何被称千古一帝!

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后,万历皇帝对他信赖有加,对张居正委以重任,而且还对他有礼有貌的。毕竟张居正这个时候是朝堂的主宰,万里皇帝自然要对人家好一点了,要不然万一自己一不小心惹怒了人家,人家把自己给废了,那岂不是得不偿失。当时的万历皇帝从未单独见过任何人,为了提高张居正的名望,万历皇帝单独召见了他。于是此事传出去以后,张居正的名望果真提高了不少。

国不可一日无君,但万历皇帝二十八年不上朝,为何被称千古一帝!

在进行新政改革的时候,万历皇帝不仅只是表面的支持张居正的新政,而且还从行为上给予他支持。其实这个时候万历皇帝是真的相信张居正的,在万历皇帝支持张居正的十年,张居正可以说是一手遮天了,就算张居正功高盖主,万历皇帝只是担忧并没有将他怎么样。直到后来张居正病逝,万历皇帝才亲政。

国不可一日无君,但万历皇帝二十八年不上朝,为何被称千古一帝!

在万历皇帝和张居正改革期间,两人的改革措施大大的推动了明朝的经济发展,并且还扭转了正德和嘉靖时期形成的朝政颓废,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在万历皇帝亲政后,发动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着实稳固了明朝的疆土。

因为前期万历皇帝兢兢业业,国家富强安康,到了后期的时候万历皇帝可能是觉得自己前期太累了,所以在后期的时候便怠政了。等到晚期的时候,整整28年都不上朝,只是通过奏章的方式来了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万历皇帝是一个好的君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