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訴不斷 銷量下滑 新能源汽車如何挑起江淮大梁?

作為曾經自主品牌車企黑馬,江淮汽車近一兩年來的市場表現卻堪稱低迷;除了今年3月份銷量較有起色外,其它月份幾乎全部令人失望。而就在前不久,江淮汽車發佈了2018年5月份銷量數據,其銷量不出意料地再次同比下跌——僅僅賣出去13765輛,同比下跌達7%,而1-5月份總銷量更是同比下降超過10%。銷量驟降,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營收、利潤銳減,江淮汽車如今顯然已是到了存亡之秋了。值此“危難之際”,江淮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動作頻頻,其寄希望憑藉新能源汽車重回自主品牌車企領先行列的意圖明顯。但江淮汽車真能通過新能源汽車打個漂亮的翻身仗嗎?在車快評看來,其或很難如願。

投訴不斷 銷量下滑 新能源汽車如何挑起江淮大梁?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最近江淮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市場表現。拿江淮iEV來說,根據公開的銷量數據顯示,其整個5月份才賣出去2517輛,同比下滑幅度達8.67%;而根據中汽協發佈的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92000輛,同比增長1.4倍!對比之下,江淮汽車這樣的市場表現就顯得十分尷尬了;而更重要的是,當前正值新能源汽車市場形勢一片大好之際,江淮新能源汽車卻開始走下坡路,不免給人江河日下之感。

投訴不斷 銷量下滑 新能源汽車如何挑起江淮大梁?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江淮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市場佈局。說道這點,就不得不提一下江淮和大眾成立合資企業生產新能源汽車這一大事件。從雙方簽訂合資協議,到首款合資量產車型SOL(思皓)E20X下線,不過短短的11個月。而從車迷們的反應來看,該款車也很難言成功。因為從外觀及相關配置參數來看,其都有根據江淮現有新能源車型改造嫌疑,所以這款匆匆上馬的車型引得眾多車迷朋友紛紛吐槽。更有網友直言:大眾和江淮的此次牽手,更像是急功近利”之舉:江淮急需大眾的品牌影響力來為其旗下眾車型背書,而大眾則需要江淮新能源汽車的積分。

最後來談談江淮新能源汽車的質量表現。根據國內某權威汽車質量投訴網站數據,今年以來,不少車主對江淮新能源汽車質量或服務進行了投訴。他們反映的問題包括:電瓶故障、車輛故障燈亮、發動機熄火、空調故障、剎車失靈、車身生鏽,以及存在銷售欺詐等問題。而根據相關媒體報道,近兩年來江淮iEV5更是發生過多起自燃事件,問題不可謂不嚴重。

投訴不斷 銷量下滑 新能源汽車如何挑起江淮大梁?

如此品質,加上糟糕的售後服務,這樣的江淮新能源汽車如何能夠挑起大梁、承擔起江淮重新崛起的期望?起碼現在是看不到多少希望。當然,江淮新能源能否知恥而後勇,奮發崛起,現在也並不能蓋棺定論,其具體表現如何,我們還是拭目以待吧。

投訴不斷 銷量下滑 新能源汽車如何挑起江淮大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