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结束之后是否应该给孩子上幼小衔接班?

03振坤鲁


题目:幼儿园结束之后是否应该给孩子上幼小衔接班?

关于幼小衔接班,悟空有很多这类的问题,我也曾经回答过上和不上的区别。那么这个题主问到了,上完了幼儿园,是否需要给孩子上幼小衔接的问题,我们从几个时间点做个分析。

一、幼儿园毕业年龄,通常是孩子6岁左右的时间,然后开始进入小学的时间,也是6岁,所以如果已经上完幼儿园,应该是正好衔接小学,想要上整年的幼小衔接班恐怕时间就不允许了。

小学是义务教育,国家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孩子满6岁必须进入小学,如果错过了入学年龄,则会带来很大的麻烦。我是在北京,现在小学入学都是网上填报,错过了时间就没有机会填报,那就得需要亲自到相关部门解决,真是很麻烦的。

二、但是也不是说,上满幼儿园到大班,就没有机会上幼小衔接班了。因为幼儿园的大班毕业时间通常是在6月份,很多幼儿园到6月1日给孩子们搞个儿童节活动,然后再就是大班的毕业典礼,通常这两个活动一起搞。分开的话前后相差时间也不会很多。

毕业典礼结束,就意味着孩子可以离园。对于大班的孩子,可以在幼儿园待到8月1日前,再往后就没有老师看着孩子了。我的小孩小时候上幼儿园就是这样,公立园,都是按照国家教委的相关规定执行。

所以如果从6月1日之后到9月1日之前,孩子可以上3个月的幼小衔接班,其实我觉得足够了。

三、大班毕业,有一个月的空档期没人看孩子,对于全职家庭来说,很是麻烦。幼儿园如果是教委办的正规园,老师在寒暑假是轮流休息的,所以孩子可以一直送园,帮助家里解决很大的问题。

在大班毕业的这个空档期,给孩子报一个短期的幼小衔接班,让孩子了解学校的规矩,习惯上下课,其实还是很有必要的。至于学什么知识,现在的家长都讲究科学育儿,平日在家里那些认字,数数,拼音启蒙或是英语启蒙的,一定没少给孩子灌输,开学孩子跟着上差不到哪去,没有学过的话,稍微努努力补一补,也可以很快跟上,毕竟一年级还是习惯为主,知识内容不是很多。

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幼儿园毕业以后,给孩子报个短期的幼小衔接班,让孩子开学以后更快适应学校的生活,还是很有必要的。

“泡泡育乐园”有很多的育儿知识与大家分享,同时有专业的睡眠顾问和心理咨询师可以给妈妈提供帮助。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不同的看法,也可以关注公号“paopaoyuleyuan”留言或加微信“shuzhen-wang”,泡泡与更多的妈妈一起,致力于孩子的健康和幸福。

泡泡育乐园



最近很多家长都在问幼小衔接的问题,我还有一个同事因为儿子幼小衔接得了抑郁症,每天晚上头疼欲裂……其实这个月孩子入学后一丁点儿都没有不适应……

这个妈妈特别焦虑,怕儿子跟不上的原因非常简单:儿子上公立幼儿园,大班什么都没学!而其他私立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大班已经学会了拼音、英语字母、二十以内的加减法……

“我儿子输在起跑线上了怎么办?本来男孩就发育晚,又是8月生日年龄最小!怎么办?”



总的来说,上不上培训班不重要,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孩子适应从幼儿园的游戏式课堂,过渡到小学阶段的说教式课堂的变化比较重要。

为了让孩子更顺利地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和过渡,家长需要适当给孩子做些学习准备,适当储备一点知识。不过我们需要把握好度,避免走入两个极端:一是过度学习,提前让孩子学习太多小学阶段的知识;二是认为孩子什么都不该学,对孩子完全“散养”。其实,家长的关注点不要放在是否应该学的问题上,而是应该放在何时学、怎么学等更为关键的问题上。

我觉得上不上幼小衔接班还是要看孩子自身性格哒。孩子专注力强、有学习的主动性、思维敏捷理解力强,能坐得住,就没必要上。父母在孩子入学前一周帮他做适度预习就可以。预习数据从小就应该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知识才巩固。

如果孩子注意力分散,坐不住,没有独立思考意识,完全需要老师牵着鼻子走,我建议上幼小衔接班,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背过拼音和英文,是为了形成良好的习惯更快融入紧张学习氛围。


幼儿阶段的孩子确实应该以玩为主,但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学,关键是要在玩耍和游戏的过程中,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自主探索和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些方面,才是孩子以后“抢跑”的关键。其实,很多时候的玩耍就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相应地,很多东西的学习也是可以变得好玩的。

有时间的家长可以选择寓教于乐的方式教导孩子学习,也可以通过幼小衔接班,让孩子适当做些知识储备,以免孩子在别的小朋友面前产生很大的自卑。

比如,我现在都记得自己小时候,妈妈是用一副扑克牌来教我加减法,我们不是简单的打牌哦!是我管住你的时候,说出我比你大多少?用两个5,管两个3,就要计算每个5-3=2,2+2=4。

很轻松的学会了二十以内加减法。

当然,无论我们在此之前做了多么充分的幼小衔接的相关准备,但只有当孩子真正进入小学以后,才会面临更为关键的衔接。一般来说,入学第一个月是孩子的“学习准备期”,是每一个孩子踏入小学学习生活的起点。

“学习准备期”是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角色转化的“缓冲期”,也是他们顺利适应的“过渡期”,以及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哺育期”。 在“学习准备期”内,这一个月甚至延长至一个学期,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及时沟通,结合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重点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为学生未来几年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快乐成长开一个好头。


水亦田


没必要上幼小衔接。让孩子从大班开始养成好的书写习惯即可。

许多孩子上一年级无法适应其实都是不会写字,写字太慢造成的,有些孩子甚至连名字都写不出来,那又如何抄作业,写作业呢。



书写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这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幼小衔接班只是一个短短的暑假将大量的一年级知识灌输到孩子脑子里,知识的消化也需要时间,又怎么会有时间给孩子锻炼书写。


蒀藴


如今,很多父母选择在孩子幼儿园结束后让他上幼小衔接班,丰富孩子的体验,为下一步入学打下坚实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当然,这不是必需的,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综合选择,至于是否上重要的是看孩子的个人意愿,他们喜欢上才会兴趣盎然;如果只是大人逼迫的话,根本达不到预期效果。

另外,即便上幼小衔接班,也是重在衔接,而不是一开始的知识灌输,如果只是一味地灌输,说不定会让孩子厌烦上小学。同时,还要及时听取孩子的反馈,看他们是否做好了身心准备,而不是将孩子完全交给老师,不管不问。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十分不建议给孩子上幼小衔接班,实在没有太大的意思了还那么贵,孩子读光谱大班结束后除了时间没法解决,自己能解决很多事情上幼小衔接根本没有太大的作用,所有的好习惯在小学应该从头开始培养,到了幼小衔接班这么不规范的地方去培养学习习惯真心不科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