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網際網路醫療日報」三分鐘了解全行業

以下內容由「小理簡報」收集整理,這是一款提供行業資訊的閱讀類APP,追蹤更多行業信息歡迎下載小理簡報。

加入小理行業社群,與行業大咖同行,請加小理助理微信號:xiaoli-kefu

「頭版頭條」

《我不是藥神》“後遺症”:支付寶的保險類小程序訪問量大漲4倍

但說到如何在眾多保險產品中,挑選一款高性價比的高保障醫療險,則非常考驗眼力了。從“保險類支付寶小程序的訪問量大漲4倍”這個消息來看,大部分網友的保險鑑別能力還是很優秀的!

支付寶平臺上的“好醫保長期醫療”險,是目前市面上可見到的性價比極高的一款高保障醫療險。與市面上同類產品相比,“好醫保長期醫療”險的競爭優勢非常明顯,比如:首次投保60歲以內即可,6年為一個保證續保期間(價格固定),最長可以續保到100歲;6年累計免賠額1萬,100種重疾0免賠;健康告知超級寬鬆,保費便宜……

微醫合作利和醫療 有來醫生獲數千萬A輪融資

微醫與利和醫療簽約建立中國首家智能醫療供應鏈及採購平臺 ;有來醫生獲數千萬A輪融資 利用大數據打造健康科普平臺 ;醫療AI火出新高度 融資總額超219億;機器學習模型有望提前五年預測白血病

微醫控股有限公司與利和醫療集團有限公司在香港簽署合約,宣佈成立微醫利和醫療中國有限公司,公司將推動中國首個智能醫療供應鏈解決方案及採購平臺的建立。

健康科普教育平臺“有來醫生”正式宣佈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疆域資本。據悉,本輪融資將用於完善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互聯網+精準健康科普”模式,推動健康科普主體、內容、形態、載體等創新升級。

AI+醫療,又是一場BAT的角逐

在國內,但凡新興的科技領域,都會有BAT角逐的身影,這似乎已經成為“常識”。

7月8日,騰訊旗下AI醫學解決方案“騰訊覓影”發佈結直腸腫瘤篩查AI系統,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輔助臨床醫生實時發現結直腸息肉,並實現實時鑑別息肉性質。其實,這是“騰訊覓影”發佈的第二個解決方案,2017年8月“騰訊覓影”發佈了早期食管癌篩查AI系統。

“騰訊覓影”結直腸腫瘤篩查AI系統,利用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與消化內鏡結合,實現了輔助臨床醫生實時發現結直腸息肉,並實時鑑別息肉性質,以每秒分析10張影像的速度,為臨床醫生提供非腺瘤息肉、腺瘤息肉、腺癌等狀態的實時提醒,輔助臨床醫生更準確、更高效地診斷結直腸腫瘤。

「7月12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495家康復醫院中民營佔比達67%,數字化轉型的商業模式需解決三大障礙

根據2017衛生統計年鑑的數據,在康復醫院中,民營醫院的佔比達67%。相較於公立醫療機構渠道壁壘高且建設費用高,更加註重設備的功能性、可靠性、對價格不敏感的特點,民營醫療機構採購週期短且規模化,更看重性價比,用以提高運營效率的智能化康復設備將以其高性價且合作方式靈活將率先切入民營康復機構市場。

綜合目前的市場環境,有三大因素助力市場增長:

1)國民收入的增長和居民醫療保健意識的提高,而目前我國康復醫師佔比例僅1.7人/10萬人,用數字化手段提高康復效率是解決我國康復醫療行業現有專業人才供需矛盾的必然選擇;

「7月12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醫藥健康大變局:醫藥新零售成撬動萬億醫藥市場利器

醫藥新零售能夠迅速成為行業新寵,一方面是消費需求的變化推動了醫藥新零售的發展,另一方面是政策放寬給醫藥新零售打開了發展的新大門。

內因:需求推動

一直以來,醫藥行業都貼有低頻剛需的標籤,但事實上,醫藥行業的低頻其實是“偽”低頻,大眾對於健康的追求從來就不是一個低頻的事情,這一點從不斷擴大的醫藥零售市場中就可以看出。

日前,商務部發布的《2017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七大類藥品銷售總額為20016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8.4%,其中藥品零售市場總額達到4003億元,同比增長9.0%。

「7月12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醫療政策」

北京市2017年健康白皮書發佈! 醫改後節約醫藥費用67.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醫改後藥價整體下降8.8%,二三級醫院藥佔比已從改革前的43%下降到34%,改革後累計節約醫藥費用67.4億元;城鄉醫療保險患者個人負擔總體平穩,社會救助對象門診、住院和重大疾病救助政策範圍內人均負擔均減少了30%左右,調查顯示91.7%的患者支持醫藥分開綜合改革,90%以上的患者對就醫狀況表示滿意。

在控煙方面,“白皮書”中指出,《北京市控制吸菸條例》自2015年6月1日實施的三年來,全市衛生監督執法人員共監督檢查各類控煙場所121621戶次,責令整改不合格單位5359戶次,共處罰違法單位653家,處罰個人3292人;各類公共場所中有禁菸標識的佔94.7%,61家醫院開設戒菸門診;全市成人吸菸率下降為22.3%,比《條例》實施前降低了1.1個百分點,吸菸人群減少20萬。

「互聯網 + 醫藥」

人工智能系統可助預測聯合用藥副作用

新華社華盛頓7月10日電 美國斯坦福大學一個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的人工智能系統,可預測兩種藥物聯合使用的潛在副作用。這項研究成果不僅可幫助醫生更好地開出用藥處方,也能幫助研究人員尋找更佳的用藥組合。

該研究團隊10日在芝加哥舉行的國際計算生物學學會會議上報告說,目前美國藥物市場上大約有5000種藥物,已知副作用大約1000種。系統研究各種藥物組合使用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工作量巨大,而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大大提高這項工作的效率。

京東送藥上門全面鋪開 借規模化築競爭壁壘

京東醫藥流通佈局持續深入,繼大格局的醫藥物流後,已進一步滲透到著眼於“送藥上門”的醫藥O2O。著眼於整個醫藥流通的佈局來看,相對立體的規模化效應或成為京東的競爭壁壘。

在日前召開的“2018全國藥店周”上,達達-京東到家CEO蒯佳祺表示,實體藥店線上化發展是行業趨勢所在,醫藥健康業務,正是京東到家今年零售賦能的重點發力方向之一。他同時表示,京東到家將不斷迭代賦能工具,升級賦能策略,為合作藥店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幫助其實現電商化、數字化升級,開拓線上銷售新商機。

「醫療大數據」

AI醫療可緩解醫療資源稀缺現狀

優質的醫療資源在全球範圍內長期稀缺,AI的價值在於可以通過技術路徑把專家的智慧標準化、智能化、技術化,俞熔認為,“中國有幾百萬名醫生,大家都希望看其中5%的專家,未來把醫療資源放大的模式下是有機會的。”

智雲健康CEO匡明也表示,中國的醫療資源尤其稀缺,能看複雜疾病的醫生是剛需,“AI是目前我看到的,能在相對短時間內比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此外,AI也能輔助線上醫療業務的運營。春雨醫生CTO曾柏毅表示,第一,AI可以分析患者病情、現有醫生情況,給患者最準確、最合適的醫生,提升系統運營效率;第二,用AI可有效提升醫生服務態度、質量和效率。

「7月12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經綸世紀餘中:經綸世紀在打造數據與服務閉環的智能醫學平臺

經綸世紀智能醫學服務系統,既是經綸世紀醫療健康服務能力的輸出形態,也是形成數據與服務閉環不可或缺的環節,其核心支撐是經綸世紀經營多年的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和醫學AI引擎。

經綸世紀在多年與醫療健康行業學會和協會合作開展各類醫學科研項目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三甲醫院的健康體檢和疾病診療數據。

經綸世紀開發的健康醫療大數據治理平臺,包括數據採集、清洗、非結構化處理、標準數據庫建立,將多年沉澱積累的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形成健康醫療大數據,通過循證醫學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提煉,最終形成經綸世紀的內核系統——醫學AI引擎。

「7月12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張益肇:弱監督學習在醫學影像中的探索

大會第二天的計算機視覺專場分為視頻監控和醫療影像兩個半場,彙集了兩個領域的眾多大咖。下午的醫療影像半場,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張益肇博士發表了題為“弱監督學習在醫學影像中的探索”的精彩演講。

張益肇博士援引一篇報道表示,2000年左右出生的人,超過一半壽命將超過100歲。這將加劇人口老齡化,增加醫療支出。如果沒有新的技術提高醫療效率、降低醫療成本,社會將難以承受。

過去兩年大火的人工智能技術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但訓練人工智能模型需要標註大量的數據,能夠標註醫療影像數據的專家又非常稀缺,時間成本也很高。為此微軟亞洲研究院嘗試用弱監督學習的方法,提高可被使用的數據量,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AI生成的合成圖像,也能提高算法識別準確性?多倫多大學團隊帶來診斷新思路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來自多倫多大學的Shahrokh Valaee教授團隊設計了一種新方法,使用機器學習來生成X光圖像,並與現實中的圖像相結合形成增強數據集,從而擁有足夠大的數據庫來訓練神經網絡,以做出準確的診斷和治療。

增強數據集示意圖,圖中分別顯示了四種不同的病情。每種病情中的左上黑白圖片為真實X光圖像,右上黑白圖片為DCGAN生成的合成X光圖像;下方的彩色圖片分別代表黑白圖片中,AI算法識別出的疾病分佈結果(圖片來源:HojjatSalehinejad/MIMLab)

「7月12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上線3年打通院內外2800多個數據點,這家腫瘤隨診企業已佔據超8成市場份額

依託“三位一體、互聯互通”解決方案,易隨診實際上打通了患者在N家醫院的N次就診數據,形成了“全程大病歷”。對於單個患者而言,全程大病歷的數據由2000餘種院內數據和近800種院外數據構成。目前,易隨診國內53家腫瘤醫院達成合作,其中包括15家省級腫瘤專科醫院,20000餘位腫瘤專科醫生,佔據全國124家腫瘤醫院近81%的市場份額,運轉超過620萬個患者數據。

“最難的是數據清洗,”尤江雲說到,“最大的亮點也是數據清洗。”易隨診採集的數據涵蓋文本、圖像、音頻等不同格式,必須通過清洗、匹配,才能夠為平臺所用。

「7月12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