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起落现象中,有哪些值得反思的点?

万事万物不自知


关于于丹的起落现象,我们要了解,她因何而起,又因何而落?



首先央视作为一个首播大传媒,于丹捧着论语缓缓走出来,从容自信,侃侃而谈。学识渊博,将文言文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观众听懂了,也更了解孔子的一种精神境界。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高尚而不食人间烟火的自己。于丹良好的口才,体现出很高的文化素养。大家看到一个学识渊博,博古通今的“女易中天”,自然佩服欢喜;也看到一种女性的从容自信,气质如兰,以她为偶像。一股“于丹热”潮流来袭。

可是慢慢的,人们发现很多于丹的言论,并不适合自己,不适合这个社会。于丹的“以德报怨”,难道别人冲你脸上吐口水,你还要笑着说谢谢?若是放在古代,人家说你是君子,亦或有志之士。可是在现代,这是一种侮辱,觉对以牙还牙。

于丹提倡的“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可在现在社会中,要求会做还会说,八面玲珑的人更容易处理好事物。口才良好的人,往往比老实木讷的人更容易得到青睐。




再者,于丹爆出了丑闻。在伦敦三天就换了三个酒店,极尽挑剔。我不知道媒体是否夸大,但是,这样的现象,不免让群众感觉,你于丹口口声声说的“君子”,“道德”,“素养”,自己红了,却又落了俗套。

有种被欺骗的感觉。本来可以安慰自己“陋室如何,德行高雅”,可是,现实却是,没钱没权,德行再高有什么用?当你有钱了,放个屁都有人说是香的!这种心里变化,人们开始了“黑于丹”“驳于丹”。所以,有了北大学生炮轰于丹“滚下去”事件!

分析下,得出几点结论:

一,我们的社会背景发生了改变。于丹的“君子言论”不适合如今这个大社会。

十多年前,我还是个初中生,于丹的演讲,让我爱到爆。课桌上的座右铭,也是于丹的名言。那时,我们写作文的风格,都是暖心小鸡汤,看的课外读物,也是或励志或暖心的鸡汤。那时,网络还没有那么普及。因为作为学生,不需要考虑柴米油盐,人情世故,有自己的美好理想世界就好了。

十多年后,我们不爱看所谓的鸡汤文了,更爱看职场生存规则,家庭婚姻,还有妥妥的干货。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处处都是快节奏,我们需要“快餐”,赶紧吃饱了,又跑起来,要养家,要升职,要育儿,要挣钱。所以,社会变了,我们长大了,就不爱于丹了!(几乎鸡汤都没人喝了。)

,于丹的起落是一种规律。于丹的主张和言论,没有对错,只有适合与否。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的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有的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还有人喜欢于丹,也有人不喜欢她。其实,她的一些看法,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你觉的它有用,那么就是有用的!你觉得它说的都是谬论,那就不要看了。现在,鸡汤和所谓伦理道德都不流行了。没准再过个几十年,又火起来了?

中华上下五千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无非“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罢了。昔日秦始皇“焚书坑儒”,难道儒家学说都是糟粕?李世明倡导“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仁政王道”,难道儒家的王道都适用?非也,非也。


三,人红是非多,欲受其冠,必受其重。

你能经得起多少赞美,就能受得住多少诋毁。做任何事都是有风险的,有支持就有反对,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有的人还不了解谁谁谁,看到别人买他的书,也跟着一起喜欢。看到一些新闻,有人骂谁谁谁,于是断章取义,跟着一起骂,组团骂,这是一种跟风现象。

所以,人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很重要。你可以喜欢一个人,可以讨厌一个人,但你要知道,为什么?

于丹起落,我们要认识三点:首先,任何事物没有绝对的对和错,要考虑要社会背景和其发展空间。其次,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规律性。最后,任何事情都有对立面,只是要懂得权衡利弊,有自己的观点。

(这是我一点浅显的想法,欢迎大家和我讨论交谈,提出建议)


冬梦雨的花木书屋


我不喜欢于丹,她所讲的、所写的,我基本也是难以卒忍。但是,一帮大老爷们这么围攻一个女人,我觉得挺没意思的。我想为她说几句话。


1,国民的情绪,是极不能容忍暴发户的。学术暴发户也不行。

作家阿城举过一个例子。他认识一位新晋学者,一贯也是赤贫书生状态,可是等他苦尽甘来终于有权坐上火车“软卧”时,对花得起钱也坐“软卧”的农民,非常厌恶。

我不知道,那些把于丹这么一个教书的人批成民族罪人的高度、骂成做人权利似乎也无的正人君子们,不管是学院名流如徐晋如先生,还是本题里那些卫道士达人,有多少人是这种自尊要靠歧视他人得来的心态,是这种莫名其妙鄙视链的延续。

我们差不多有两三代人,不幸生在仇恨的年代,受的是仇恨的教育,面对仇恨的社会,充斥仇恨的人群,充满仇恨的阅历,即便是讨论学术、思想及知识问题,也是如此剑拔弩张,咬牙切齿,话语系统都还是那套暴力系统若隐若现。真的,你们就是把《十三经注疏》倒背如流又如何呢?你们孔老师教你的温良恭俭让,被你们女朋友的口红吞掉了么?

不好意思,一来就是“诛心之论”,可这方面,你们是我老师呀,我不过亦步亦趋效颦而已。


2,学术无国界,知识无阶层,批评有界限。你们整天嚷这些普世价值,我还真以为是共识呢。

结果,什么于丹讲论语是跨了学科啦,什么隔行如隔山啦,还什么于丹道德有问题啦,拜托,人家至少还是科班出身,北师大古典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的,我三年前偶翻80年代《文史》期刊,还看见过她的论学文章;拜托,人家即便确实爱钱,商业社会,早已告别《管子》所谓“利出一孔”的时代,只要取之有道,又何妨她日子滋润点?孔夫子老师一生张口都是世道人心,又何妨他老人家“俸粟六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可徒行也”、默许弟子“家累千金”?

况且,即便她什么资历都不是,她就失去讲论语的资格了么?敢问贵孔子老师什么学历?郑康成、何平叔两位大佬是哪个学科出身?您那写出《论语新解》的钱宾四老师又是哪里毕业?

实际上,传统文化的讲学历来都有民间传统,并不太局限身份、学历与资格。儒学的发扬光大,在中国历史上很大程度上也更加依赖于民间系统,而不是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的官学体系,就像如今你们自骄自傲的985出身,恕我直言,这里面学界名流我也是认得几个人名的,我并不认为有哪位在儒学知识推进上、在面对民众的国学教化上,有可以对得起后世的贡献,更别说您是否有资格做“学术警察”了。

所以,讲学原本就不该太设置“资格审查”。假设是在大学机构上课,也许按程序需要“五经博士”资格无可厚非,但是人家是面对公众,有人爱听就行,关你何事呢,有关贵组织何事呢?倘她讲得好,无需你唠叨;若讲的不对,你自然也有资格、权利回应以学理批评,甚或笔战都应鼓励,但不是上海瘪三式的辱骂、恐吓、人身攻击。这才是正常的文化生态环境。

“和尚摸得,我摸不得”?在如今人都被分成三等五等之后,知识也要搞特权?您在这里指手画脚骂天骂地,俨然孔子亲戚,又是谁给您的资格?

”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3,雷雨郁蒸,是生芝菌;荆榛蔽芾,亦产蕙兰。学术研究与学术普及分工不同,各有擅场,不妨各行其是。

高端的学术研究和浅俗的学术普及,应是相生相护的。这两种知识形态,表面上颇多扞格,但实一体,彼此相克,却又相生。因为世间所有学问都不是口说无凭,但是所有高大上的学问其研究之目的却也是要惠及大众。因此,拿着学院的那一套训诂传统去寸步不移地要求面对原本只是泡沫剧观众的于丹,理据当然有,但是苛求至密不透风,则是没有情理的。

比如,学院里的儒学大师,在象牙塔内做着客观、高尚的学问,进行抽象的哲学思辨或文献整理,搞出了什么《心体与性体》、《道德自我之建立》之类的煌煌大著,是洋洋大观,是蔚为奇观,“法言”严密不易,字字信而有征,句句理所当然,但是,这些东西,和生民大众甚至是孔子本身的真实生命又有何相关呢?悲观的讲,可能都难逃“戏论”一场。

既然是”学术”,在“学”之外,理应有“术”的一面,即梁启超所谓应用的一面。这种应用,就不应该去妨碍学术的下移,即便这种下移和学院认知有所偏差,也不该一棍子打死。理由在于学院那一套僵硬的、抽象的知识实际是无法面对公众宣讲的,一定程度的“方便说法”就成为必然和必要。

我过去对于于丹,亦常腾笑。但是当有一天,我那只看偶像剧的妹妹偶然听了一段于丹后,进我房间找《论语》时,我开始有点理解于大妈。我意于丹还是位优秀的民间“学术媒婆”。其人言语无碍,口角便便,聪明练达,是个台面人物。给类似我爹我娘一样“精神失孤”的中国大爷大妈们做点教养培训,免得他们三更半夜在小区扰民简直菩萨心肠;对我妹妹这样的大龄无知少女、及如我这般的文艺老傻帽时不时施予点成功学鸡汤又哪里不好,甚至说大点,中国文化传统自上而下的重建,也亟需这样的“可人”。假设您觉得某些知识是low的,您充耳不闻就是了,人家也不是要讲给你听,何必充大意淫出那么多优越感?实践也证明,她对《论语》在民间的推广之功,胜过无数专家学者的千言万语了。

虽然,我们也看到了,丹丹老师在诠释《论语》上多“自由心证”,多自我发挥,但是如果真是熟悉《论语》注疏系统的,也会看到她的解释并非毫无根据,大体还是守在历代“论语知识学”的范畴之内,等于老司机开车,虽然爱炫技好引人注目常常濒临翻车边缘,偶有摩擦火花,但总体上还是没有过分超限违规,也没有发生车祸。

孔老师所谓“循循善诱人”,所谓“诱”,照唐君毅先生解释,就是煽动与欺骗。失此“诱”字,其实也不是“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的好老师。假设通过于丹的讲说,大量的公众对《论语》、对孔子乃至对故国的文化传统引发兴趣,进而触发自身甚至是家人、小孩去翻阅《论语》等经典,在更为乐观的愿景中让整个社会都尊重、亲近和热爱文化,我就觉得于丹是开疆于层层阻碍之中,是辟土于重重限制里,功德无量。至于有多少细节知识问题值得商榷,已经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了——连朱子的《四书集注》历代多少纠错著作还在图书馆等候着呢?

而且,严重一点说,凡知识的傲慢一定源于知识的无知。所有对于丹的学术指摘都值得尊重,但是所有皮里阳秋的人身攻击和道德指控都是有违“学术公义”的。即便是就《论语》和孔子本身而言,不用太高深的学理,都可以明确地说,他\\它们并不曾建立解释权让人来争夺,更不曾对如何理解给出“标准答案”,一切诠释都是开放的,郑康成的注何晏可以反对,皇侃的义疏朱熹可以推翻,刘宝楠的正义李泽厚可以看不上,于丹和你倘能自圆其说,何妨成一家之言?

电影《霸王别姬》里程蝶衣感慨,“都是下九流,有谁可以看不起谁呢”?真的,回到我们眼下这个问题,又何尝不是呢?


总结

我一打字,话痨,就噼里啪啦打下那么多,其实想说的话核心就三点:

1,我们评价人事,要全面不要极端。

我们该有持平客观之心,该有就事论事的风度,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论语》宪问篇里,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意思是祝鮀这个人虽然不是好鸟,但是他依然是维系卫国于不坠的三大柱石之一,他该有的贡献是不该抹煞的。这是孔老师评价人事,有一还一的诚笃与忠恕之道。

于丹即便在《论语》细节阐释上有待商榷,但是她推广、普及文化传统的贡献是否该予以正视?

2,《论语》和孔子的阐释问题,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

这是一个阐释学的基本常识。因此, 如果于丹哪里你感觉讲的不对,就学问论学问好了;假设她哪里有失范或违法行为,您大胆揭发就行,何必云深雾罩各种人身攻击?

而且,我的浅薄认识,我们对《论语》孔子的认识过程,理应是一个从狭隘的文字、考据层面走向更为宽容的人性层面的过程。这个认识,虽然很鸡汤,但也许真是这样的呢?

3,就知识认知而言,我不认同于丹所讲,对其人也好感不多;但就公共理性来说,我尊重她开讲的权利,和阐释的自由,并将持续不懈的反对把学术问题“泛道德化”,反对任何形式的人身攻击。

暂时就这些。感谢!

2018,4,20晚,闲敲

会勉力坚持每天都写一些文史八卦、生活随感、人物看法、影视评论等。感谢阅读、关注、点赞


刘愚愚


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适可而止,能说七分话,绝不多说三分,因为人的好奇心就在于一眼望不到底,如果一旦被看穿,被看的一清二楚,人们也就没有了观赏的欲望,反而觉得庸俗不堪了!(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于丹起落最大的原因就是和盘托出,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不分青红皂白,随着自己火热的东风,刹不住车式的往外倒,这就很容易造成一种选品不良或者说容易出次品的情况。

于丹对于论语的解读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产品――文化食粮的生产过程,它是有价值的,但是这种文化精神食粮的产量与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并不随着产量的爆发式增长而在质量上更有保障。

恰恰相反,当于丹越是想要加速内容输出的时候,其质量就越容易出问题,而且一个人的知识面是有限的,用一点下次可供选择的点就少一点,如果一味地满足市场、满足人们猎奇的需求,那就只能生拉硬套。


把本不宜放在一块的东西叠床架屋式的堆砌在一起,粗制滥造的解读一番,为赋新诗强说愁,一时忽悠大众尚可,但要想糊弄一世,的确有点太难为于丹了。

何况一直忙着赶工,一直忙着粗制滥造,就更没有提升自我的时间,等到灵感枯竭,自然也就很难再获得观众的青睐。

更何况人本来就是一群喜新厌旧的高级动物,一旦对于丹审美疲劳,则会加速人们对于丹的抛弃速度。

因此,想要避免这种尴尬,想要保持新鲜感,最好的做饭就是谨言慎行,不是说的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给读者给观众留三分想象的空间。

大歌星朴树为什么能够凭借着自己“半死不活”的靡靡之音一直红火,大意就是朴树出品,必属精品,要是每天都无病呻吟,估计观众早就审美疲劳,弃之一旁于不顾了!


历史三日谈


关于于丹的起落问题,我们始终都不要忘记了最核心的一个要素,那就是包装和造神运动。

于丹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身份是传媒学教授。传媒就是研究如何传播社会信息的学科,包装和迎合社会大众是他的最基本功能。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于丹应该在这方面炉火纯青,有自己很独到的见解。

近两年我们看到咪蒙公众号的流行程度,二者之间有很高的相似度。

咪蒙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然后到南方报业担任记者很多年。多年的媒体经验让她对广大受众的喜好揣摩的精细透彻,因此,用简单粗暴,直插心底的语言,迅速打动了无数女青年的心。

于丹同样如此。

于丹真的懂国学吗?

我们来看一下一位知名编辑对于丹的评价。他说,当于丹把她的书稿送到出版社的时候,以书稿的质量根本是达不到出版要求的,更谈不上是什么学术著作。出版社组织了相关的写作团队把于丹的书稿进行了重新组装。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于丹著作,其实已经不是于丹想表达的内容了。

从上边的表述,我们就能明白,于丹根本谈不上是什么国学大师,甚至可以说她对国学的了解也只是仅限于皮毛。

于丹对传统国学的讲解,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把西方成功学成功的嫁接进了《论语》和《庄子》,给中国社会大众熬制了一锅精美的鸡汤。

从另一种层面,我们可以说,于丹讲解的国学就是中国版的成功学。成功学是中国社会最大的春药,打了很多鸡血,说了很多无用的废话。听完让人觉得精神振奋,仔细看来又找不到,真正可以参考用来前进的方向。

于丹的成功学更像是毒品,让人吸上了瘾。然后精神亢奋,好像力大无穷,信心万丈。然而没过多久就精神空虚,思想异常,产生幻觉,最后连身体也垮掉了。

真正有思想的内容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狐狸尾巴迟早是要露出来的。包装可以造神,但并不能让一个人成为神。

于丹在北京大学办讲座这时候被人赶了出来,就代表了社会上那些理性思维的人,对他的那套国学,压根就不感兴趣,甚至产生了厌烦心理。

于丹的大起大落,也不能说没有起到一点作用。帮她积累了很高的名声和社会财富,除此之外十分寥寥。

于丹的大起大落,只是掀掉了老虎皮的狐狸现身而已。本来就是一个文化思想骗子,最终回归了本来面目罢了。

众多的信徒成了她的敛财机器,帮她积累了很高的社会名望,也成为了它传播学理论的实验工具。

希特勒的宣传部长说过一句话:谎言说了一万遍就是真理。于丹,传播学的精髓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重复的多了,就能培养大量的信徒。

黄永玉老爷子说,在中国,教授满街走,大师多如狗。

大概于丹就是其中的一条狗吧。


新知传习阁


其实不止于丹起落,类似的还有唐骏,陈安之,李阳,翟鸿燊等一系列心灵鸡汤大师集中陨落。

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

我们要反思的是:为什么我们容易被这些所谓的心灵鸡汤忽悠,然后为什么这么快可以集体觉醒?

迷恋鸡汤的可能大多为基层阶级,财富有限,能力有限,渴望致富,迫切希望改变现状,但是苦于没有方法。然后刚好出现这些高级鸡汤,人们仿佛看到了成功之路,争相模仿,梦想借助所谓的鸡汤来实现人生进阶和超越。

于丹的说论语就是类似这种无关痛痒的一类没有营养的高级鸡汤,解释问题多主观臆断,没有实事求是,经常强加因果或以偏概全。

且不说她一个传媒新闻专业能对论语有多少的解读研究。

她的心得并不是对论语的注解,而是对部分论语感想。她的主要哲理感想就是:怎样可以过上我们心灵需要的那种生活。她选的那些解释只是占了论语十分之一的,误导那些没有读过论语的读者

如论语里的【修己以敬】解释成【好好修炼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论语实际解释应该是【恭慎做事】。

于丹这样解释是为了贴近她全书的主题。他书中曲解的言论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

人们开始会觉得新鲜,可是也经不住他老生常谈,论语曰过,我们要做什么,就能达到一种什么境界。

人民群众的眼睛始终是雪亮的,当智能手机普及,人们践行她言论毫无收获后,慢慢开始醒悟,原来这个就是所谓的毒鸡汤。而且是高级毒鸡汤。没有一定的水平还看不出来。

终究还是,人们意识开始觉醒,开始慢慢排斥,到最后开始鄙视和疼绝。

原来信鸡汤,穷三代,鸡汤就是有本事的人吃完鸡剩下的一点汤给你喝,你喝完还要叫好买单,久了谁能受得了。

综上,于丹起落现象,充分说明现在人民意识的觉醒。不是以前信息落后年代的无知善信的国民了。

没有营养的鸡汤学说是会很快被民众一语击破。最后还可能落下个欺世盗名的骂名。

【小小瓦力】一个能让你认识自己,认清自己,改变自己的公号,欢迎大家加入。


小小瓦力和伊娃


不请自来。

最值得反思的一点就是:你要读书,要慢慢的用心的读书。

于丹这个人,最大的失败不在于她自己一手好牌打的稀烂,而是她本就是一个学术水平不高的人。

没有墨水,登上舞台,摔下来是早晚的事。

这一点可以参考易中天。在易老师那里,著书立说是主要事业,去百家讲坛属于稍低一层的知识放松。

而于丹这方面就输了。

所以我对我们来说,要清楚读书的意义,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欺骗自己和他人。读书是为了收获纯粹的知识。可以慢,不怕。但不要好高骛远急而求成。

就是这样。于丹的起落让我们知道,除了文盲,还有一种“伪学者”的存在。

所以,大家一起好好读书,才是真的。

我是新观点评说天下,感谢阅读,感恩点赞转发。希望大家一起探讨问题,一起愉悦思想。


新观点评说天下


对于于丹我不诋毁也不支持,更多是路人心态。我记得有一次去图书馆路过古典区看见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第二层是于丹版的论语,下面居然是批于丹版论语,作者还是两个人两个男作者,说白了就是两个大老爷们骂一个女的,这件事变成出书对骂意义一下子就不一样了,对我而言感觉文化扫地斯文扫地。

在我看来于丹从来没有起过也没落下,来看一下于丹在网络上的简历。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1986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分校)中文系本科毕业,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进行深造。1995年至今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影视系主任,副院长。著名电视策划人,被誉伟中国电视业的"军师"。多次受邀担任众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性文化活动及公益活动的重要嘉宾,伟中外文化交流沟通做出了巨大贡献。2007年,"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于丹似几106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位,引发广泛关注。


从这份简历中不难看出于丹在古典文学上的水平
也只能算是学生,不能算学者,只有深造经验而在传媒影视方面倒是一把好手。

回头来说一说《百家讲坛》对于百家讲坛好多人抱有巨大的崇拜之情,如果只是看过一两集的你有这种看法还可以理解,如果看过好几个系列的那你就算白看了,百家讲坛栏目是一个电视栏目收视率是第一位的喜闻乐见才是最主要的,易中天纪连海这些都是二流文化学者而且上台和说评书无异,袁腾飞上去前面几个好歹是说书的他上就是一单口相声还有一邮电大学的讲师笑面虎一个,讲三国水浒里的职场关系这都是老板给员工洗脑的小推文了,心灵鸡汤。纵观大部分百家讲坛的讲师水平在学者圈里只能算二流高点,不能算一流,好多高校推自己学校的老师上台说点什么打个广告,所以于丹上去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于丹上百家讲坛说论语只能说他们学校背景厚,而且于丹一个搞传媒的,如何高大上才是她琢磨的,说论语有点华藻丽句被人误以为是高等知识这也是看电视的观众一厢情愿。



于丹是搞传媒的,他让人们知道她她也家喻户晓了自己的目的完全达到了,他作为一个大学教授缺的就是名气现在什么都有了,钱也跟着来了,文化流氓和文化大师在一般人眼里差不多,在文化传媒方面于丹大胜。一帮文化学者以为指出于丹几个错误就是特别有学问了,这帮人被于丹拉来提高自己的名气给自己做垫脚石还浑然不知沾沾自喜。


鱼在水里你呢


我曾经答过一个关于“于丹现象”的问题,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不过,我上次是就“于丹现象”本身谈的。这次,我愿意放到40年中国文化和思想发展的脉络里面去聊一下。

包括“于丹现象”在内的任何文化现象,它不是突然出现的,都有一个逻辑发展的过程,也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我觉得,从1978年开始算,所有文化的发展都经历了一个黑格尔所说的“正反合”的过程。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希望学习西方的科技,工业,所以当时对中国传统文化是持一种批判态度的。因此,我们能看到,那个时候,对“五四”的反思,对“吃人礼教”的反思,往往都带有感情的色彩。相反,美学热,诗歌热、海德格尔和萨特热等等西方的文化,却受到了大众的青睐。

90年代火遍全国的余秋雨,他的《文化苦旅》据说销售了几千万册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老百姓也开始有钱了,人们开始逐渐在精神层面有了需求。90年代初,曾经有过一场“人文精神大讨论”,也开始了第一次的国学热。一批传统著作开始受到青睐,只不过那个时候,人们的口号还只是说重新发现传统的价值,找回国人的自信。人们关注的是对传统文化整体的评价。

到了21世纪初,中国社会又经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中坚力量的70后、80后也比之前的70后更有文化素养,对于传统文化的需要,也不仅仅是证明它不输于西方文化,他们希望的是,可以用传统文化解决自身的困境。这个时候,《百家讲坛》里有关传统文化的节目受到大众的追捧。于丹也成为了“传统文化热”的导火索。她让人们见识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也让人们认识到传统文化里面的精髓可以解决自己的困扰,这也就是为什么于丹式的“心灵鸡汤”可以广受欢迎。

那么,于丹最后又为什么受到大众批判,现在又无人问津了呢?一个原因是,现在科技、媒体手段越来越发达,以电视为中心的时代已经过去,娱乐化占据了人们的主导。人们发现,娱乐至死也同样能解决人们内心的空虚。另一个原因是,网络的发达,让人们没有必要听一个人去讲传统文化,不论是视频还是文字,只要轻轻一搜索,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其实,这些年,我们会发现,像于丹这样能够瞬间火遍全国的人,已经很少见了。现在,时代已经不一样了。第三,人们的文化水平高了,人们现在更多的是关注真实的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而不是披着传统外衣的个人心灵鸡汤解读。


兮兮说事儿


一位朋友最近回答了关于于丹的问题,大概没想到自己的回答能获得那么多关注,所以一时也有些感慨,觉得自己所言或许应该更谨慎些。今天看到另一个事关于丹的问题,我便替男友解了他的遗憾吧,虽然不晓得是否符合他的心意。


百家讲坛上的论语

曾几何时,于丹教授登上百家讲坛开始普及《论语》,竟引得万人空巷,一时洛阳纸贵。然而,她的专业方向的不同(传播学),导致了她对于《论语》的释读更偏向于心得体会,而非学者的谨慎与细致。要知道,即使是专门的学者,若是跨了学科,那也是隔行如隔山。

这种略显随意的解读,后来会遭致不少学者的批评,可说完全不出人意料。随着黎鸣这只哲学乌鸦一声吼,瞬间引得不少吃瓜群众和吃瓜学生竞相学舌。但是,那些批评于丹的学者就错了吗?并没有,他们辛辛苦苦的耕耘,兢兢业业的教学,除了那些整日开会国内国外上蹿下跳的学术明星,有哪位学者不是学海无涯苦作舟?在一群智商都很高的人群中,时间会分化专业与不专业,用心与不用心。

笔者虽然学得是外哲,但男友却是中哲,自己也看过一点传统的典籍。说不上精通,却至少可以发现于丹许多地方真是过于随意了,她迎合了一般人读古书的畏难心理,用通俗易懂甚至有些三俗的解释,将我们的传统经典逐渐解构为当下流行的心灵鸡汤。写心灵鸡汤的人有文化吗?当然有文化,否则谁都可以去出本书了。但是,心灵鸡汤和经典的距离,却有一个孙悟空的筋斗云那么远。

批评者眼中的于丹

于丹在北大的遭遇,可谓狼狈。笔者以前在知乎上读到过在场人士的还原,据说,当时在场的至少有三类人:资深的戏迷,北大学生,老一辈曲艺家,可见,北大学生只占了一部分,其他都是校外人士。当时的主办方,将最后评论汇总的资格交给了于丹,这自然会惹恼台下的观众,因为台上的老艺术家竟然还比不过一个并非内行却被称作内行的传播学教授?而观众中也不乏一些资深戏迷,他们怎么可能认同主持人的话,台上于丹是内行,他们台下的却是外行?如果论专业,两拨人并没有差别——这恐怕也是台下观众恼怒的原因之一。


从百家讲坛上走下来的于丹,赚的盆满钵满,她的一场出场费有三十万(有人说四十万),顶得上一些教授一年的薪资了——即使我们普通人瞧着也会非常震惊。不过,羡慕或许有,但若说眼红,那倒未必。就笔者所知,在批评于丹的学者中,很多人都在争论这样一个困惑——如果说经典可以通过通俗的解释达到全民普及,学者们应采取这样的措施吗?大家先别忙着批评,因为在外国哲学里,也存在同样的激烈交锋。

我们如此贫穷,却听富裕的人告诉我们幸福和财富无关


我们先来看古人的做法:

古人从没有降低过自己的标准和尺度,在今天我们看到的经典注疏中,可说没有一个古代受人敬仰的学者会降低标准进行三俗式解读。而那些口口声声说喜爱传统的人们,你们能看懂古人留给我们的竖排繁体注疏吗?有没有在遇到阅读障碍的时候直接放弃,还是坚持下去?如果你真真切切看到了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还会认为于丹讲得很正确吗?古人不是没有激烈的争论和批判,但他们总是言之有据,找不到论据,便尽量尝试解释得合理一些。于丹呢?我们买一本十三经注疏本子就能对照了。

我们再来看看外哲,但这不仅仅是外哲的事情,有些甚至影响到了中哲领域:

现代一些年轻学者,总爱标新立异,不能静下心来扎扎实实的专研学术,却总想着找机会一鸣惊人。譬如西方某当代哲学家喜欢就时事发表一些惊人见解,譬如战争、贸易以及其他国际事件,以此来博得关注,一些国内的青年学者就邯郸学步,总想把学术研究变成趣味小故事,恨不得一朝成名。他们嘲笑严谨的学者太保守,又吹嘘自己的视野很开阔,很时尚,能引起广大群众的兴趣,但实际上,历史自有后人评说,这么多年以来,历史也证明这种明星把戏长久不了。

笔者在北京,看到很多民间人士在高校听课学习,难道能说他们都不读古代经典注疏吗?其实,这才是我们研读经典的方法和步骤。只要想学习,自学经典,也不是太困难的事情——只要你有真正热爱的心,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就好。

所以,于丹对经典的比附和误解,我们难以容忍;但对于她在教育和生活上的心得,听听也无妨。


品物不穷


当时和于丹一起火的还有一个人,号称学术超男易中天。

我们看下易中天出版的书籍

《〈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

《新译国语读本》

《中国:掀起你的盖头来——中国文化现象解密》

《闲话中国人》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

《你好,伟哥》《人的确证——人类学艺术原理

《书生意气》《穿透灵魂之旅系列》《西北风东南雨—方言与文化》《艺术的特征》《品人录》《读城记》《破门而入——美学的问题与历史》《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大话方言》《大话方言》《帝国的惆怅——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品三国——上》《品三国前传之汉代风云人物》《品三国——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成都方式》《帝国的终结》《易中天读史(全四册)》《从星空到心灵》《高高的树上》《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我山之石》《书生傻气》《中国智慧》《易中天文集》《易中天中华史》


学术领域从历史,法律,哲学,方言包罗万象,而且在没出名之前就出版了《〈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这么冷门领域的学术研究,易中天的学术观点可以讨论和争辩,但学术功底有目共睹,再看于丹,出版的论语心得,最美古诗词,基本上学术功底也就微信公众号的鸡汤文的水平,错的离谱的学术错误就不谈了,央视那个舞台可以让你成名,但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还是需要内功支持的。


再说说易老师,出版的书籍能火,大体上是做到了可读性和学书性综合,那种偏向学术的《东晋阀门政治研究》要火就很难,这点易老师的功底非常好,把学术的东西讲的通俗易懂,又不沦为像《明朝那些事》那般口水文,也是功底,如同好的科学家未必就是好的科普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