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菸草暨油葵鄉村旅遊文化節(河南濟源市)成功舉行

首屆菸草暨油葵鄉村旅遊文化節(河南濟源市)成功舉行

本報訊 (記者:餘維峰)7月21日,濟源市下冶鎮王溝村的煙田內,淡紫色的煙花和金色油葵交相輝映。由濟源市下冶鎮振興菸草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濟源市旅遊業協會聯合舉辦的首屆菸草暨鄉村旅遊文化節在這裡拉開帷幕,吸引眾多市民前來觀賞美麗景色。

首屆菸草暨油葵鄉村旅遊文化節(河南濟源市)成功舉行

活動現場,熱情洋溢的開場舞蹈《豐收》迅速吸引住了當地群眾和眾多前來遊玩的市民的目光。濟源市首屆菸草暨油葵鄉村旅遊文化節以“產業扶貧,菸草先行”為主題,旨在發展鄉村旅遊,奏響全域旅遊主旋律,讓廣大市民走進田間地頭,看煙花、賞油葵,體驗田園風光,同時瞭解該市菸草產業發展和精準扶貧成果。

首屆菸草暨油葵鄉村旅遊文化節(河南濟源市)成功舉行

活動現場,濟源市農牧局局長李軍玲、濟源市旅發委常務副主任劉慧華、濟源市菸草公司經理薛立新分別為該市湧現出來的菸葉致富帶頭人李銀環、於長河、侯建寧等頒獎。旗袍秀、戲曲、歌曲、舞蹈、雜技等豐富多彩的節目則將活動一步步推向高潮。

首屆菸草暨油葵鄉村旅遊文化節(河南濟源市)成功舉行

“36年前的春天,第一株煙苗紮根於濟源的泥土,看起來是那樣普普通通;36年前,誰也沒有想到,濟源的菸葉種植面積可達5萬畝,菸農售煙年收入超5000萬元;36年前,誰也沒有想到,濟源山區的農民可以靠菸葉種植致富,畝均收入超4000元。山區的農民笑了,一道道煙路向四面八方延伸,延伸出濟源,延伸出河南,延伸向世界……”飽含深情的原創詩歌朗誦迴盪在王樹溝村的層層菸葉梯田之間,迴旋在現場每一位菸農的耳畔。

首屆菸草暨油葵鄉村旅遊文化節(河南濟源市)成功舉行

舞臺這邊精彩紛呈,煙田、油葵地裡也是十分熱鬧。層層綠色的梯田在紫色的煙花和黃色的葵花點綴下,呈現出別樣的美麗。遊客紛紛拿出相機拍照,定格下這一美好的瞬間。

首屆菸草暨油葵鄉村旅遊文化節(河南濟源市)成功舉行

據悉,“菸草+油葵”已成為濟源市農旅融合的新業態。目前,菸草產業已經成為濟源市下冶鎮農民致富增收的支柱產業之一。濟源市下冶鎮黨委書記許東方介紹:“如今,下冶鎮已發展了5個菸草合作社,建成了6個智能化育苗工廠、187座密集式炕房,並實現了菸葉標準化生產。”

首屆菸草暨油葵鄉村旅遊文化節(河南濟源市)成功舉行

菸草產業是濟源市五大產業之一,該市煙田面積達5萬畝。2012年以來,濟源市採取政策引導、大戶引領、煙田流轉等方式,推進基本煙田實現“三個轉移”,即由山坡瘠薄地向平川肥沃地轉移、由分散種植向集中連片轉移、由傳統耕作方式向機械化作業轉移,實現了菸草生產逐步向園區、農場、大戶、種煙能手集中,走向了規模化生產的道路。目前,濟源市菸草生產已經由傳統的耕作模式發展成為“兩頭工廠化、中間機械化”的現代化生產模式。菸草精品園區按照“統一育苗、統一機耕、統一植保、統一烘烤、統一銷售”的“五統一”要求進行標準化生產,形成全產業鏈條,並建立了集菸草科研、培訓、種植、物流、收購、銷售於一體的菸草產業集群。

首屆菸草暨油葵鄉村旅遊文化節(河南濟源市)成功舉行

現代菸草產業的發展促進了菸農連年增收。2017年,濟源市菸草畝均收入超4500元。菸草產業在全市精準扶貧工作中發揮的作用非常突出:2014年至今,全市從事菸草產業的206戶690名貧困戶中已有135戶485人脫貧。

首屆菸草暨油葵鄉村旅遊文化節(河南濟源市)成功舉行

近些年,在全域旅遊背景下,濟源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遊,通過傳統農業與旅遊聯姻,美了鄉村,富了群眾。濟源市農牧局黨組書記、局長李軍玲說:“今年,下冶鎮搶抓機遇,務實創新,採取“菸草+油葵”種植模式,培育了農旅融合新業態,並精心組織開展鄉村旅遊、蔬果採摘、農產品展銷等獨具特色的文化活動,為廣大遊客領略鄉村美景、品賞特色農產品美味、體驗鄉風民俗打造了平臺,為全市發展特色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和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闢了新路子。”

首屆菸草暨油葵鄉村旅遊文化節(河南濟源市)成功舉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