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GDP未來幾年能超過上海?

亞洲夢想文化創新中心


深圳作為第一個經濟特區,高速發展了40年,實力有目共睹,上海作為國際經濟、貿易、金融、航運和信息五大中心,實力也不容小窺。除北京外,這兩個城市作為中國的兩個經濟大腿,綜合水平不相伯仲。至於深圳GDP未來幾年能超過上海,我們先通過一些數據分析比較才能說明:

從經濟總量及研發投入方面看

深圳:2017年GDP2.24萬億元,居全國第三,僅次於上海,北京,已經超過廣州,首次超過香港,增速8.8%,工業規模為8087億,佔GDP9.3%,工業百強4677.5億,貢獻91.7%,新興產業佔GDP40.9%,研發投入900億,佔GDP4.1%,僅次於北京。

上海:2017年GDP3.01萬億,居全國第一,增速6.9%,工業規模佔6.9%,金融業佔GDP比重5%左右,研發投入1000億,排第二。

作為國內金融中心,國際金融發達城市,上海在金融、貿易、運輸等主要經濟行業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而深圳作為新興城市,在科技特別是計算機通訊及其他電子、機械設備方面比較突出,近來年深圳的房地產、金融業發展迅猛。

過去38年,上海GDP增速105位,深圳增速1.18萬倍,目前來說,上海的經濟總量較深圳略有優勢。但深圳人均第一,而且深圳面積比上海小得多,所以大有後來者居上之態。

從投資招商及企業發展方面看

深圳在計算機通訊、電子技術、機械設備等製造業的發展比其他城市都要快,華為、富士康、騰訊、比亞迪、平安都是大型經濟體企業,包括最近出名的無人機大疆,還有全國最好的金融業銀行招商銀行也在深圳。另外在外商港澳臺投資點GDP的比重為6.3%,股份制公司點10.8%,房地產及非房地產等固定投資為5174億元。粵港澳大灣區的橫空出世,註定就是不平凡的,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在面積、人口、機場旅客量、世界百強大學數等指標上已經位列全球灣區第一。未來大灣區可能是世界上最大體量的灣區和大都市圈,很多經濟學家開始預測,深圳+香港都市圈,GDP有望在五年內超過紐約和東京。可見,作為一個更為開放的定位為全球城市的深圳,在市場經濟的自由配置中更具活力和潛力。

上海主要是金融、貿易、航運等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對公共財政收入佔GDP比例大,作為傳統的重工業城市,只要企業有寶山鋼鐵、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交通銀行等等,也有很多企業,中國A股市場共有3408家上市公司,270家註冊在上海。截至今年8月底,上海累計引進外資項目9.03萬個,合同外資4082億美元,實到外資2173億美元。

從人才吸引方面看

2017年上海人口出現減少的情況,而深圳激增62萬,我們都說,對人口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這個城市的高度,因為人口增長規模為城市帶來創造力,財富力和購買力。人始終是推進城市發展的核心,是城市發展進程中最具創造性的主體。近來年,深圳在人才補貼,人才入戶,人才安居方面支出增大,在數字人才儲備和引進海歸人數居全國第三,在這一場人的爭奪大戰中,深圳已然立於潮頭。上海雖然在試行“人才30條政策”,但由於對常住人口收緊,在人才吸引方面要求過高,對人才吸引的靈活性沒有深圳的好,而且深圳創業的人多,所以深圳又是全國年輕化最高的城市,也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城市,深圳18歲-35歲的人口占比56%,這個比例在中國所有城市都是最高的。所以上海略輸一籌。

綜上所述,從經濟增速比例看,從第三產業發展趨勢看,從智能化數字信息化看,深圳都比上海有活力,就像現在的中國和美國一樣。總有一天,深圳的GDP會超過上海的,或許5年,或許10年,大家拭目以待吧!


金牛座baba


首先我們看看兩市的經濟總量對比:2017年上海經濟總量為30133億人民幣,位居中國城市第一,是我國首個經濟總量突破3萬億人民幣的城市。而2017年深圳經濟總量為22438億人民幣,位居中國城市第四名,僅次於上海、北京和香港,2017年香港的GDP為23049億人民幣。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看,今年深圳經濟總量超過香港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深圳是四大一線城市裡發展最快的城市,與2016年相比,2017年深圳經濟增量高達2946億人民幣(當然2017年深圳把研發支出算進了GDP),名義增速高達15.11%。而2017年上海經濟增量為1955億人民幣,名義增速6.94%。

而在2018年一季度,上海經濟名義增量高達940億人民幣,名義增速13.59%。而深圳名義增量625億人民幣,名義增速達13.95%。當然一個季度的經濟數據不能反映全年的經濟情況,但也可以看出深圳經濟發展仍然迅猛。



上海GDP已經連續好多年位居中國城市第一名了。上海是我國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中心。與上海相比,深圳可謂是一座後起之秀的城市。有誰會想到當初的一個小漁村,不到40年的發展就成為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經濟總量即將超過一河之隔的香港?所以,一切皆有可能,但是難度也極大。目前上海GDP領先深圳8000億人民幣左右,如果保持目前的發展速度,不出二十年深圳GDP能超過上海,但是一座城市經濟總量越高,發展速度必然下降,所以深圳GDP想超過上海,不容易啊!

但是深圳的發展有一個最大的弱點不能忽視,那就是在四大一線城市裡,深圳的轄區面積是最小的(北京:1.64萬平方公里、上海:6340平方公里、廣州:7434平方公里、深圳1997平方公里)。上海的轄區面積是深圳的3倍多。從另一個角度看,深圳的發展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從地均產值上,深圳高達11.23億/平方公里,而上海則是4.75億元/平方公里,深圳每平方公里產出的GDP是上海的2.36倍。所以深圳GDP能否超過上海還很難下定論,但是深圳的成就無疑是巨大的。


錦繡中源


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中,最終回到末位的是上海!未來主導中國的是“北方是北京,南方是深圳",我的理由是如下:

1,改革開放40年的建設成果在事實上證明,1978年,上海當年GDP為272.85億,居全國第一位,今天30010億仍居第一位,其間翻了大概106倍,北京當年GDP102億的變成今天28000億,位居全國第二位不變,翻了280倍,廣州當年GDP43億由第8位變成今天21500億躍居全國第四位,期間翻了約500倍,深圳(當年寶安縣全域)由1.9億變成22439億躍居全國第三倍,期間翻了11000倍,可謂一本萬利!從這裡看出他們增速排序是1,深圳,2,廣州,3,北京,4上海。

2,從經濟結構分析,京深廣的經濟含金量較高,而上海很虛!因為上海主要是以金融,航運,物流,外貿等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經濟及財政收入對房地產依賴性很強,泡沫性很大!2017年上海賣地面積983萬平方米,比是深圳115萬平方米的9倍,從中獲得土地出讓金及土地交易稅份額很大,而深圳市政府宣佈2018年不賣地(土地0供應),可見深圳公共財政收入主要來源靠實體經濟,2017年上海一手商品房,二手商品房成交量比北京,廣州,深圳總和還多,說明房地產交易稅對財政收入貢獻很大,賣了這14萬套房絕大多數人是靠銀行按揭的,說明上海的金融也是高度依賴房地產市場,回顧上海前10強企業,1,上海汽車總公司,2交通銀行,3,浦發銀行,4,太平洋保險,5,寶山鋼鐵廠,6,寶武鋼鐵廠,7,大中華捲菸廠,8,…,這些企業不是技術含量低就是在國際上缺乏競爭力的企業,沒有一家是高新科技企業,銀行靠房地產按揭和鋼鐵廠房地產建築_,一旦房地產瀟條企業就危機重重!而深圳,北京,廣州不同,深圳不僅擁有華為,比亞迪,騰訊,大疆,華大基因…等高新科技且在國際上具有很強競爭力企業,同時深圳具有強大製造業,2017年國際智能電子產品展銷會1/4來自"中國深圳製造”,手機,無人機,電腦,電視創維,康佳,電子智能醫療器械,汽車導航儀…,深圳從產品製造,科技創新,金融,外貿,物流,航運_自成完整經濟體系60,70,80,甚至90年代中國是"上海製造”,今天毫不誇張,中國進入"深圳製造"為核心的“珠三角製造",現實走進每個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沒有"深圳製造”恐怕寸步難行,走進房間智能密碼鎖,小區錄像監控,智能卡等系統,汽車導航智能化,我們手中手機,電腦,QQ,微信,洗衣機,空調,冰箱,電視及智能化模塊,甚至很多傢俱,到醫院看病檢測儀器,CT,磁共振…等等,人們已經無法離開深圳!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沒有上海”,連窮山惡水的老家的農民都在驚呼"上海現在怎麼了?以前是上海製造,如鳳凰,永久單車,黑白彩色電視機,上海縫紉機,鑽石,上海手錶,鋼筆鉛筆…今天是在商場上"上海製造"影子卻沒有,全是廣東製造!"

上海失去"製造業”,自然也無"科技創新",創新不是憑空產生的,任何創新都是在繼承中創新,很難想象,一個電子專業大學教授如果他不接觸電子產品的生產製造,他是無法創造出電子新產品的,很有可能是名牌大學電子教授把一部手機拆下來然後重新裝上去都幹不了,怎麼創新?所以“製造"與"創新"是密不可分的,上海喪失"上海製造",他不可能成為"創新之都“,深圳2001年~2016年在國際發明專利申請量佔全中國46%以上,絕大多數來源於企業!

創新是經濟(企業)長久不衰和充滿生機活力的靈魂!是經濟發展的大腦,金融是經常發展的血液,血液正常(不貧血)就行了,而創新是無止境的,舊產品不斷更新,新產品不斷的開發,這就是企業生命力所在!將來的中國民用製造業在以深圳為核心的珠三角,航天航空軍事等央企,壟斷性企業如國家電網中石油中石化導,及中國建築(含橋樑道路交通運輸等)如高鐵等在北京,形成中國"北有北京,南有深圳的局面!

而上海的金融,貿易,航運,物流等現代服務業是會轉移的,製造產品在珠三角,我憑什麼把產品送到上海交易,航運,物流?我生產產品贏利,銀行才有存款就會有資金,今天的香港缺乏科技創新和製造業支撐,他的金融中心能持續多久?

所以我認為,深圳完全有可能超越上海,北京也完全有可能超越上海,甚至廣州也可能,房地產過熱退燒後,上海的未來將?


陳陳陳


深圳被稱為高科技城市,他引以自豪的也是高科技,這個就太吹了,還沒搞懂啥叫高科技,深圳的研發都是處於比較低端的層次,只是低端應用層的研發。深圳那個位置絕對不可能成為真正的高科技研發中心,真正的高端人才不會去深圳,過去深圳發展主要靠製造業吧,有高端點的也有低端點的,改革開放發達國家產業轉移的紅利和國家的政策扶持,深圳潛力也耗盡了,隨著深化改革,深圳的政策優勢會消除。 真正的高科技是需要核心人才的,這個不是靠錢就可以引進的,沒有多少真正的核心創新人才去深圳。


未來中國的發展就是靠兩個方向了,一個是高科技核心技術的創新突破,第二個就是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投機市場’比如說金融衍生品的發展,外匯是其中核心。這兩個深圳肯定不行了。


黃金外匯,這是未來最好的創業方式了,底層逆襲的少數路子之一了

黃金外匯是最公平最大的市場,將是未來最大的投資趨勢

道家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鄒狗,市場沒有情感,對每個交易者都是公平的,不偏向任何人,在市場眼中,每個交易者都是像鄒狗一樣沒有區別,堅守本真思想,遵守天道,順應趨勢和時機是交易成敗的關鍵。

“本真”是我們的信仰:交易至簡,利道本真,度有緣人!!!

本真交易團隊/(官微zxd11598)


黃金外匯投機市場


依現有的狀況看,深圳GDP要超過上海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據統計2017年,深圳GDP2.23萬億,上海3.01萬億,深圳GDP僅上海的75%不到;

即便按照2017年的增速保持不變,以深圳8.8%,上海6.9%計算,深圳超過上海至少需要約17年,也就是2034年,屆時深圳GDP達10.18萬億,上海達10萬億。

但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隨著城市體量愈發增大,繼續長期維持高速增長已經不太可能。而且超過10年以上的事,誰都說不好。

畢竟這世界發展速度太快了,只能說一切皆有可能。

以上。


廣東包打聽


深圳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先鋒、窗口和豐碑。具有高科技、國際化和年輕化的特證。勿庸置疑,在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將更加輝煌燦爛。就國家發展戰略而言,整個大灣區與上海比,可謂平分秋色,深圳單獨與上海比,除非國家將東莞或(和)惠州劃入深圳……回顧歷史,上海因國家開放浦東稍晚,九十年代發展速度略遜於深圳。但自從開發浦東,就整體領先深圳了。其底蘊深厚,金觸強於深圳,是事實上的金融之都,其優勢有望超過港深合力。其央企實力和文教衛科國家團隊實力遠遠超過深圳,GDP超過深圳三分之一。今後,上海還可以向崇明以外的海域、南通或洋山等方向發展,金融開放後,將成為國際資本的首選,也將引領全國,成為科技發展和經濟增長的龍頭,成為亞州第一城指日可待。祝賀滬深在未來比翼齊飛!


任有新2


個人覺得會比較難,可能十年內是沒可能,十年後看國家政策。

深圳受制於土地面積,再發展的空間不多,就算是高科技或是金融科技,一樣也是需要足夠的土地。

而且,接下來的幾年,深圳將面對和上海同一個問題,階層的固化或是即得利益者的阻礙。

發展了這麼多年,現在很多大公司的中高層都還在30-50歲之間,新畢業生來深圳向上流動的機會愈來愈少,而科技是需要不斷有新血補充的行業。

再加上房價上漲帶動租金上揚,畢業生想在深圳創業或是生存將會愈來愈難,這也將阻礙深圳後續的發展。

其他省市也在大力發展創科,人才的流動會是四面八方,不會再集中在一個城市。

有朋友在深圳做手機應用,現在請人很難,都準備去廣州開公司請人了。

而上海得益政策和自身的底蘊,發展比較平穩,所以十年內深圳想超上海會很難,而如果十年內不超上海,那深圳就會是開始走下坡路。

除非說並東莞惠州,但這廣東會同意嗎?而如果一個城市的發展要靠並別的城市,那他的發展空間和潛力就非常有限了。


讓Ni瞭解香港


相對於深圳的高科技發展,上海高端製造才是國家綜合實力的真正體現,航母、航空、航天、芯片、醫藥、交通、能源、國家基礎科學研究中心等。而且上海並不是單獨存在的,它是長三角產業鏈的中心,很多產業和企業只是將總部或地區放在上海,而大量的工廠、研究所則位於蘇州、無錫、杭州、寧波等地。上海總部則更多的是資本運作、國際交流、產業合作、人才引進。

未來深圳必然是珠三角的經濟、科技、金融、貨運中心,香港和廣州將成為深圳的配角。但是深圳的腹地,相比於上海太小。深圳在珠三角的領導力也有限。儘管深圳的互聯網產業蓬勃發展,但是綜合實力與上海還是有較大差距。

深圳是中國硅谷,而上海是中國紐約。


RaymondIT


原來上海的日化,家電,紡織,化工,鋼鐵等製造業企業都已經或正在遷出,保留了精細化工,新材料,芯片設計,大飛機,大型造船,港機設備,航天衛星等行業,當然還有金融保險期貨等。從大學數量,轄區面積,人文環境,歷史傳承來說,深圳和上海總體上沒有可比性。總之,深圳作為國家改革開放的先行者角色確實扮演的不錯,但要和上海比還欠缺些火候。深圳,加油!


鍾John


簡直就是做夢,給深圳點臉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上海如果不是國家擔心香港的金融穩定,早就是中國的金融中心了!還有照顧國企的穩定發展,寶鋼等重工業早就遷出上海了,上海由於經濟地位的重要,為國家的經濟戰略發展犧牲了很多。每年上海的財政盈餘全國之冠,請注意不是gdp,那東西比較虛,財政盈餘那才是真金白銀!很多年了,上海給全國少數民族和邊遠地區的援助,那是全國各個地方沒辦法比的。當然深圳依靠先試先行的國家政策,這些年發展的不錯,不過照比上海的龍頭地位,想都不用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