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停,新低!申通怎麼了?

曾經的“民營快遞第一股”申通快遞近年來一度“低迷”,市值也被同行碾壓。

跌停,新低!申通怎麼了?

機構看好

今日,申通快遞低開低走,午後股價閃崩跌停,封死跌停板,截至收盤,報19.71元,成交9141萬元。同一天,圓通速遞也“中招”,出現大幅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物流CTO發現,過去一年內申通快遞還未有漲停,也沒有跌停,更是創下了上市以來的股價新低。

跌停,新低!申通怎麼了?

注:表中美股(百世集團、中通快遞)系6月20日最新數據,股價單位:美元。

當日,國內其他快遞概念股也出現不同程度下跌。截止21日14點28分,快遞概念板塊指數報759.721點,跌幅達3%,成交17.25億元,換手率0.72%。

不過,國內機構分析師仍認為,申通跌停應該是受信託股東擠兌影響,對於其未來發展,短期來看不好判斷,長期來看仍然看好申通快遞這隻快遞股的發展。

另外,分析認為,快遞股下跌主要受大盤異動影響。近日,中美貿易摩擦再度加劇,A股上市公司“無股不押”壓力集中引爆,造成了股市的慘淡景象。

還有分析認為,申通快遞股價下跌,與基本面也就是公司經營沒有太大關係,主要還是資金面的影響。

投資機構也表示,申通不管是在基礎建設資金投入、運營效率和規模效應都稍顯不足,有待觀察。

該機構進一步分析,比如韻達這兩年實行了精細化管理,效果顯著,一方面單件成本行業下降最快,另一方面,申訴率也是通達系中最低的。另外,中通的運營效率和規模效應在通達系最好,菜鳥入股後,領先優勢會更加明顯。市場是聰明的,順豐和韻達的估值都給得很高,稍微便宜一點的中通則在美股上市。

不過機構評級方面,近半年內2家券商還是給予增持建議,2家券商給予買入建議。

低迷

實際上,作為“中國民營快遞第一股”,申通自2015年12月上市以來,一直表現低迷,遠沒有了之前的影響力。

營收方面,根據申通2017年年報,該公司2017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26.57億元,同比增長2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88億元,同比增長17.93%,增速不及中通、韻達、百世。

跌停,新低!申通怎麼了?

業務量方面,最新披露的5月經營簡報中,申通的業務量是4.05億票,同比增長18.49%。雖然保持了較高速度的增長,但是相比順豐同比增長30.29%,韻達同比增長51.75,圓通同比增長26.54%,申通還是顯得有些乏力。

跌停,新低!申通怎麼了?

不僅如此,5月份申通快遞的增長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5.1%),圓通、順豐的增長率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而韻達的增長率超過行業增幅的兩倍。

另根據申通快遞的年報顯示,2017年申通的業務量為38.98億件,同比增長約19.64%,落後於中通的62.19億件、圓通的50.64億件、韻達的47.20億件。增速上同比增長約19.64%,遠低於行業平均的28%,相比較韻達46.86%以及中通38.3%的增速更是相去甚遠。

市場份額上,2017年申通的包裹完成量佔全國總量的9.73%,這一市場佔比落後於中通的15.5%,圓通的12.6%,韻達的11.8%,百世的9.4%也緊隨其後。 而2015年,申通還以12.4%的市場份額佔比位列快遞行業的第二。

單票收入上,申通5月份快遞服務單票收入3.10元,同比下降1.59%。順豐5月份單票收入達到22.91元,已連續兩個月實現上漲。相比於順豐,申通、韻達和圓通的單票收入明顯下降,特別是申通5月份的單票收入為3.1元,創下年度新低。

跌停,新低!申通怎麼了?

不難看出,上市後相對韻達等競爭對手的繼續"爆發", 申通則顯得 “低迷”。

當然,根據圓通速遞、申通快遞、韻達股份和順豐控股陸續披露的5月經營數據,快遞產品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3.67%、16.66%、30.00%和28.46%,依然保持較高增速。

質疑

面臨市場份額下降,增速放緩的申通也被股東質疑。

5月初,陳德軍在在2017年度網上業績說明會上遭到質問:“韻達的市值已經是申通的兩倍了。請問申通的領導層和管理層為此感到汗顏嗎”,“2017年公司業績還不錯,可股價從2017年一直跌跌不休,你對公司現在的股價滿意嗎?”

面對投資者的質疑,陳德軍表示,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相對不足,是制約申通發展的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則是公司核心城市的轉運中心直營化比率相對較低

眾所周知,申通選擇是加盟的輕資產的模式,將中轉和派送環節都是交由加盟商代理運營,申通也的確曾因該模式一路高歌猛進。但這一模式在行業野蠻發展時很有利,但進入成熟期後,運營效應低下,則會成為企業成長的絆腳石,因為快遞服務同質化嚴重,提高運營效率是企業獲得超額利潤的主要方式。

現在看來,問題已經出現。

國金證券分析表示,申通業務增速遠低於行業平均增速以及居高不下的申訴率,都與過低的自營率有關,這導致整個網點反應速度及服務質量下降。

事實上,通達系早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包括中通、韻達、圓通在內的幾個競爭對手早已開始佈局,一方面收購、改造或者新建轉運中心,加快自動分揀系統智能化改造,另一方面開始做幹線建設,比如提高自有車比例以及擴大大型車的數量,提升直營比例,而申通的行動則顯得遲緩。

舉個例子,就轉運中心來講,

對轉運中心把控力越強,效率就越高。

比如順丰采用全直營模式,而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的轉運中心直營率分別為92.7%、73%、59%和100%,申通是通達系中直營率最低的。所以在轉運處理效率上,相比順豐每小時4萬件,中通的2.3萬件,韻達的2萬件,申通只有1.8萬件,也是最低的。

公開數據顯示,中通目前有82個全國轉運中心中,其中78個是自營,自營比例達到了92.7%。而申通財報顯示,2017年全網的轉運中心82個,但自營轉運中心僅為48個,自營率59%。

加速

當然,在競爭對手的“直營”模式初有成效時,申通今年也明顯開始加速直營佈局。 截止目前申通已將北京、武漢、廣州、深圳長及長沙等五座城市的中轉業務由加盟模式轉為直營。

另外,申通也在大力發展末端市場。

5月29日,申通快遞公告稱,已聯合中通、圓通、韻達、百世等企業向菜鳥供應鏈全資子公司浙江驛棧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計增資31.67億元。其中,申通方面擬以自有資金出資1億元,持有浙江驛棧股權比例為1.40%。

申通快遞在公告中指出,本次對外投資浙江驛棧,主要目的在於進一步延伸公司業務網絡及拓展業務服務範圍,加快公司進入末端物流服務市場的步伐,通過整合公司目前已有的終端資源,拓展和豐富末端派送服務渠道,。

有機構認為,申通前期大力發展加盟制,資產在“三通一達”中最輕,但業務擴張未能很好與需求匹配。但從數據看,其邊際改善的效果明顯,隨服務調整和紙質面單派費的提升,使其單價下降的幅度低於行業均值,但隨電子面單的比例提升和紙質面單的派費提升的基數效應減弱,長期看這一因素邊際上會趨於減弱。

跌停,新低!申通怎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