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中国的哪一个诗人?

鹊·鹞丶


这可是个有意思的问题,真要想交一份

相对比较合格的答卷,恐怕还需做一个问卷调查才成。这显然不是我等力所能及的。

但是,悟空既然把问题端到大家面前,明知道自己代表不了大家,也只能勉为其难地作一番盲人摸象式的解读。实际上所说的,多半还是自己的好恶。任何未经投票或调查而宣称代表大家所发的观点或立场,都是诬妄的、骗人的。

由于文化的灿烂和历史的悠久,中国的名诗人很是不少。既然能载入史籍、传之久远,说明这些诗人都有人喜欢。其实,这也容易理解:你看这世上的服装,哪一款没有买主?这世上什么样儿的女生没有男朋友呢?用咱老百姓的话说,就叫“罗卜白菜,各有所爱”。

不可否认,这些人中,也确实有那么几个,人气比较高,这大约就是为大多数人所喜欢吧,也就是大家喜欢。很显然,这个“大家”不是指“大学问家”简称出来的那个“大家”,而是指普罗大众。大学问家的喜欢,跟大众的喜欢,往往不是一回事。要不然,当大众纷纷对哲学家第欧根尼的演讲表示赞同和欢呼时,第欧根尼就不会痛苦而怀疑地高呼:“天哪,我又做错了什么?”

但是,现在就是大众的天下,谁的粉丝多谁为王。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现在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的质量,为什么每下愈况。

但那些经历史的积淀而获得较高人气的诗人,跟这又好像不太一样。他们的青史留名,还真跟现在的网红不同。他们还真不是大众抬进去的。

在这些人里面,我个人觉得比较受大家(?)喜爱的,屈原当然是首屈一指的,但是,我敢打包票,现在,真正懂他、读他的人,已经少之又少了。他似乎不属于这个时代。他已经很老了。


屈原

下至唐朝,大家都说“李杜”。李白的诗,我最爱他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

也许是自己久为羁旅的缘故吧,这首诗总记想起远方的朋友、家人,心中飘起酸酸胀胀的惆怅。

李白的其他一些诗,豪放固然豪放,飘逸固然飘逸,但是,我总觉得有那么一点点浮的成份,不像杜工部的诗,显得老成,显得毒!你比如同样是怀友人,杜甫的“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就显得老辣、大气磅礴!

再有,像杜甫的《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真是透入骨髓!


杜甫

我们除了啧啧,还是啧啧。

不过,有朋友可能会说:这都是羁旅诗,引起了你的共呜呗!

确实是这样。但是,不管你欣赏哪个诗人,究其实,不都是他的某个诗句引起了你的共呜、打动了你吗?

看一看眼下的中国,我觉得,刚刚逝去的余光中先生也已经老了。如果不是他的去世,真不知道猴年马月人们才会再提起他。

大家现在喜欢的诗人是谁呢?余秀华算一个吧?

不过,也许是我自己多疑,觉着许多人的认识余秀华、进而喜欢余秀华,多半都是因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首诗,甚至,最初吸引人注意的,仅仅是这首诗的这么一个名子。这真应了那句老话:“题好一半文!”

某些人刻意强调她是一个女子,又是残疾,加上这么一个吸引眼球让人抓狂的题目,足可以引发人们的无限联想一一这种嗜好,在当下富足的中国,是很有市场的。


余秀华

当然,也可能是,我自己老了,Out了。


学动春风


历朝历代有数不清的文人墨客,而词在大宋更是达到了鼎峰,有苏辛的豪放,有李柳的婉约,但在中国最后一个朝代大清,此人却将清词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便是纳兰性德。

纳兰出身满族贵族,从小饱读诗书,性格洒脱,一生不羁,其做诗词被誉为纳兰词。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木兰词》,其中有两句数百年来为世人所称道: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便是那第一次遇见。对于纳兰来说,也许《画堂春》便是他写过最美的情书: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纳兰也许渴望这样的爱情,所以他对爱情充满向往: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他渴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他更羡慕才子佳人,他对李清照和她丈夫的爱情充满憧憬。

他的一生注定是个传奇,或许天妒英才,康熙二十四年,为文坛留下无数经典的纳兰去世,年仅三十岁。此后,在无这般深情的词人。


历史之绝唱


就中国而言,国人最喜欢的诗人唯伟大领袖毛泽东莫属,从风格,从气概,从知道,了解,熟悉的深度和广度,诗词的刋印,发行数量是从古到今任何一个诗人也比似不了的。



痴骑朽翁


爱苏轼!!!

他的诗词总是充满了一种大气,透悟的哲理;

像“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简单的一句话就会引起共鸣;

像“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虽然是一种无奈,但是有没无奈的那种伤感;

像“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写的是从容与洒脱,但是回味无常;

像“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墙就像一道世界,又想一种境界,读起来完全是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感觉。


一张杭州票


喜欢的有李白,杜甫,陶渊明,王维,杜牧,白居易,苏轼,王安石等,还有我们领袖毛主席的诗。

其实主要是对诗不对人,诗好自然喜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