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僅三天可見的人,究竟是什麼心態?

經常想看朋友之前發過的比較好看的照片或者文章,結果點進她的朋友圈,顯示一條線寫著幾個字:朋友僅展示近三天朋友圈。也許是這條線,會失落,會有一點點討厭……

不可否認,微信已經滲透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交流,微信朋友圈則成為很多用戶每天必看的事項之一,可以看看朋友們的日常所思所想。

朋友圈僅三天可見的人,究竟是什麼心態?

有些人表示:如果出去旅遊,不發朋友圈,就好像沒有去過一樣。這可能也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的確,今天朋友圈正在越來越多地介入我們的生活,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為我們需要這樣一個平臺,來記錄日常的點滴,來分享生活的際遇,來宣示一種被關注、被看到的社交存在。同時,我們也需要這樣一個平臺,來把現實中被時間、距離衝散的朋友重新拉到彼此可見的視域,來維繫情感的需要和對外部世界的想象與認知。在朋友圈二十四小時不落的燈火裡,我們看到別人,也看到自己。可以說,朋友圈正在塑造著我們新的交往方式、認知方式,滿足著我們“看”與“被看”的心理需要。

自從微信朋友圈推出新功能“三天可見”、“半年可見”的新功能時,越來越多的用戶將朋友圈設置成了僅“三天可見”。

朋友圈僅三天可見的人,究竟是什麼心態?

那麼,微信朋友圈設置為3天可見的,究竟是什麼心態?

微信的功能越來越複雜,不止單純的熟人社交,包含著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好友數越來越多,自從微信從單純的朋友圈變成夾雜著工作的社交圈後,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三天可見”,朋友圈展示設置能讓部分好友能夠保護好自己的隱私。

朋友圈作為中國式社交的縮影,各種朋友,各種角色,發送著不同的生活方式與各種見解。

而發朋友圈的核心圍繞兩個字“表達”,即自我表達(私人的情緒、生活、感悟等)和公共表達(事件的評論、行業的判斷、專業的分享等)。

不管是放飛自我式的表達,還是理性剋制的表達,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給自己的內容上一把“三天可見”的時間鎖,根據背後心理機制的不同,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類:隱私型、焦慮型、傲嬌型和從眾型。

朋友圈僅三天可見的人,究竟是什麼心態?

1.隱私型:朋友圈都被人看光了,感覺自己在裸奔。

隨著生活與工作的需求,微信加的人越來越多,親人、同學、同事、合作伙伴、微商等齊聚一堂,朋友圈五花八門,什麼類型與性格的都有。也意味著會有越來越多的陌生人,在朋友圈所佔的比例越來越高。當我們新增加一個朋友的時候,大部分的人第一時間會查看這個人的朋友圈內容,來增加對於這個新朋友的瞭解。從對方發的內容也可以看出以一個人的性格,猜的八九不離十。

如果對方的朋友圈全都是生活的點滴,旅遊、美食、攝影、那麼這一看就是一個對生活有品質要求且喜歡美好事物的人。如果對方的朋友圈,全是曬娃的,那一定就是一個孩子至上的寶媽,如果對方的朋友圈除了轉發一些工作相關的就無其他,那麼朋友圈的存在多半是為了給領導看。

所以自己的隱私就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觀看,慢慢人們自我保護的意識提高,手段增加,不僅減少了發朋友圈的頻率,還有意識的控制所發的內容。

比如,肯定有這麼一群人,人數還不少,每次發完文章,過不了多久就刪了,或者發文設置為只自己可見,這群內心肯定有各種不同的想法,這個設置朋友圈展示的功能正好滿足這群人,不用刪除,也不用隱藏,還沒有屏蔽大家。

一方面,擔心洩露過多的個人信息存在隱私風險,另一方面通過不斷的交換個人信息,進行適當的自我表露,方便進行社會交往。在做不到完全保護隱私的情況下,勢必讓渡一定隱私為社交代價。但是,為了防止有人視監自己的朋友圈,“三天可見”成為最佳選擇。

選擇“三天可見”加上時間的鎖後,彷彿獲得一種心理的慰藉,即心理的安全感。人們在面對面交往時,會有物理距離,同樣,在線上社交時,也會有心理安全距離。

朋友圈“三天可見”既可以保護隱私,滿足自己對心理安全距離的需求,又告訴朋友們沒有屏蔽他,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朋友圈僅三天可見的人,究竟是什麼心態?

2. 焦慮型:渴望被關注,又害怕被看透。

還有一部分人群是既渴望朋友時刻關注自己,又害怕被扒光看透,這就是焦慮型的人具有雙重矛盾的心理。

渴望被關注,是人與生俱來的心理需求。通過朋友圈消息,獲得點贊和評論,建立一種情感鏈接,同時通過朋友圈進行自我表露或社會表露,營造出來的良好個人形象,獲得他人的肯定和信賴,滿足社交需求和自尊需求。

在朋友圈,我們帶上精心打造的“人格面具”,享受著社交互動中帶來的滿足感,同時又害怕觀眾透過面具,看到光鮮亮麗的朋友圈背後,一地雞毛的生活和真實脆弱的自己。

正是由於害怕被看透,所以朋友圈“三天可見”的功能,可以實現選擇性的展露自己,維持想要呈現的人格形象,同時不想被不信任的人做過多的研究和解讀時,“三天可見”更像是一個安全的洞穴,滿足我們適當遁藏起來的心理。

朋友圈僅三天可見的人,究竟是什麼心態?

3. 傲嬌型:表面只給看三天,實際催你天天看。

心理學家科胡特認為:人們在其嬰兒期都是有全能自戀的,例如母親稍稍沒有滿足他的需求,便會通過大哭大鬧來表達不滿,因為在他覺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而現在流行的社交媒體主要使用者,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得到全面細緻的關愛,任何需求父母均會及時響應,一切以自己為中心。

順理成章,嬰兒時期的全能自戀,延長到成年時期,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認可與掌聲,希望的到所有人的關愛與喜愛。

朋友圈“三天可見”同樣切中了中國年輕人的需求,酷酷潮潮還有點小傲嬌。可以每天發各種動態。但是由於大家都為了一日三餐、升職加薪而忙碌著,或者你發的內容太多都是重複的日常瑣碎,你的朋友慢慢形成審美疲勞,你所得到的評論與點贊開始變少,為了掩飾失落的內心,啟用了心理防禦機制中的“合理化”方式,創造合理的理由來解釋並遮掩傷害,減輕朋友圈髮圈後無人互動時的患得患失和黯然神傷,心裡默唸著:“我不在乎,我只是記錄自己的生活,不是秀曬炫給別人看的。”

茨威格說:“你過著一種雙重的生活,有一面只有你一個人知道,這種最深藏的兩面性,是你一生的秘密”,一面很酷很潮,好像什麼都不在意,一面用傲嬌向世界表達自己的需求,用屬於年輕人的小倔強宣告存在感。

朋友圈僅三天可見的人,究竟是什麼心態?

4.從眾型:大家都設置三天可見,我也試試。

很多人選擇“三天可見”,其實中順從大眾的選擇。還有一部分人群是,你們的朋友圈設置只有三天能看,我也不能讓你看到更多我的朋友圈消息,這類人群是帶著報復心理的從眾心理。

朋友圈僅三天可見的人,究竟是什麼心態?

歸根到底,作為一個社會人,我們如此在意別人的眼光,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與評價,在乎自己在別人心裡的樣子,在乎過往那個不夠好的自己,才會戴上腳鏈跳舞。

不如索性灑脫點,甩掉條條框框,撕掉前瞻後顧,自信大膽的展示自己。

不去在乎別人心中的評價,不去在乎過去的事與人,接受自己的所有,不在乎那個不夠好的自己的人,想發就發,這樣的人才過得踏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