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神童兩世爲人,垂髫之年爲師改文

在東北,一個大戶家的小姐出嫁,好不熱鬧,親戚雲集,一聲起轎,鞭炮齊鳴,大家都往前湧,想看看新娘子長什麼樣。

六歲神童兩世為人,垂髫之年為師改文

突然,大戶人家的一匹馬被鞭炮聲驚到了,跑到了後院,踩壞了一個罈子。

與此同時,距離這戶人家不遠的一戶普通人家,一名孕婦正躺在床上,肚子疼得翻來覆去。

她要生孩子了。

六歲神童兩世為人,垂髫之年為師改文

窗外忽然一道白光飛過,緊接著“哇”的一聲啼哭傳出,接生婆可算是鬆了一口氣,急忙抱起孩子擦乾淨身上的血,遞給孕婦。

孕婦接過孩子,一臉欣慰的看著,忽然孩子睜開眼睛,衝她一笑,竟然開口說了聲唉呀媽呀!

剛出生的嬰兒就會說話,這是任何人都從未見過的事情,產婦嚇得雙眼一翻,昏死過去。

漸漸的,這個剛出生就會說話的小孩子成為人們每日茶餘飯後的談資,不過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這件事也逐漸被遺忘了。

六歲神童兩世為人,垂髫之年為師改文

6年之後,這個剛出生就會說話的孩子已經上了私塾。不知是什麼原因,這孩子剛一踏進私塾的大門,就高興得手舞足蹈,似乎對這個地方十分喜歡。

小孩看到擺在桌子上的,教書先生寫的八股文,不由得手癢起來,提起筆,大模大樣的修改起來。正巧教書先生進門來,看到小孩子正在修改自己的應試八股文,頓時嚇了一跳,急忙拿起來一看,確實連連讚歎,條理清楚,對仗工整,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他根本不敢相信這篇文章出自一個六歲孩童之手。

教書先生就去了他家裡,把這件事和他的父母說了,想請教是用什麼辦法,才能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孩子。父母聽了也是一臉霧水,別說培養了,他家這小孩才六歲,連筆都沒摸過呢,哪來什麼培養?

父母把孩子叫出來,在教書先生的諄諄勸誘之下,這個年僅6歲的孩子,說出了一個驚人的故事:

其實,在這個小孩子的前世,他早已高中秀才,如果不是出了意外,下一科的進士非他莫屬。

讀書人本就清高,他也不例外,再加上自己有秀才功名,在村裡開了個私塾,學生家長們今天送只雞,明天送條魚的,家有賢妻,蓬門稚子,日子過得十分愜意。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這一天,他的妻子正抱著兒子坐在窗外,他一個人窩在屋子裡複習功課,準備上京考個狀元,忽然就聽房子咔嚓咔嚓直響,還沒等到他反應過來,房子就塌了。

這時秀才站起了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塵,可是還沒等他明白怎麼回事,一陣風就直接把他吹走了。也不知道飛了多久,才停下來。

秀才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周圍雲霧繚繞,根本看不清楚這裡是哪。這時候看見一個衣冠楚楚的年輕男人迎面走來,倆人見面客套了幾句,年輕人說我帶你去看點好東西,秀才說不行啊,我正在準備今年的秋試,不知道怎麼就到這裡了?

年輕人卻對他詭異的一笑“你回不去了,你已經死了,回家他們也看不見你了……”秀才恍然大悟:“不過還是要跟家人到個別的好“。年輕人說不去拉到,大姑娘洗澡的好事我隨便找個鬼都能陪我去。

秀才一聽就急了,趕忙說:“你我相識便是緣分,要不我先陪你去看看,再回家也不遲。”看來讀書人都是表面清高,實際背地裡的花花腸子也不少。於是,年輕人就帶著他來到了一個大戶人家門前,隨後青年就帶著他,飛進了一個小姐的閨房,兩人先後落到了房樑上往下看去。

秀才心急的低頭一看,卻沒有看到大姑娘洗澡,反而是看到了一個老道士,手裡拿著黃符,在那比比劃劃的,好像是在做法。只見老道士拿出了一個罈子,朝著他的方向大喊,你給我進來吧。此時秀才只覺得一股吸力傳來,自己就稀裡糊塗的被吸進了罈子裡。可憐的秀才,剛剛變成鬼,就被道士給收了。

原來,是那個年輕的鬼經常來這裡偷看這家的小姐洗澡,久而久之,小姐的身體就出了問題,所以這戶人家就請了老道士前來做法。年輕的鬼聽說了這件事,就打算找個替罪羊。正巧,他看到了這個呆頭呆腦的秀才,就設計將他騙了過來。

可憐的秀才,被吸進罈子後,被道士結結實實的給埋在了後院。

秀才的魂魄被困在罈子裡,無計可施。不知道又過去了多久,大戶人家的女兒出嫁,放鞭炮的時候,一匹馬受驚跑到了後院,正巧踩壞了罈子。秀才的魂就跑了出來,按照先前的記憶,一路往家的方向跑。可是當他路過一戶人家門口的時候,發現這家人特別熱鬧,又端熱水,又有喊叫聲,覺得有意思,就進去想湊湊熱鬧。可是他剛一進屋,就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個嬰兒,看了看自己,忍不住喊出聲來。

聽完六歲孩童的話,大人們將信將疑,教書先生建議這對年輕父母將孩子送到私塾好好培養,將來必定是可造之材。

父母聽從了教書先生的建議,讓孩子上學讀書,十幾年後,六歲孩童長大,以童生的身份參加科舉,一舉奪魁,成為狀元。

由此“六歲神童兩世為人,垂髫之年為師改文”的傳說,便傳遍了大江南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