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是怎么测量出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

isly_0925


欢迎关注➕黑洞家的铲屎官➕,科学爱好者,希望有你喜欢的。

日地距离的测量被称为天文学第一问题,日地距离成了天文学距离的单位,1AU=1.496亿千米为一个日地距离。天体间距离的测量基本方法或原理是三角视差法,对于日地距离可以通过“金星凌日现象”测得,以下分别说上述方式是怎样解决天文学第一问题的。只要知道了日地距离就可以通过开普勒第三定律计算出太阳系其他行星到太阳的距离。

三角视差法

测量天体距离的标配方法就是三角视差法,在地球的南北半球同时观测太阳,测绘出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再根据地球的直径构成三角形,测出日地距离。但是由于日地距离较近,三角视差法的原理是正确的,但实际操作几乎不可能成功。但是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存在,我们可以测量地球到火星的距离,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日地距离。用一颗遥远的恒星为背景,在日出与日落时分别测量出火星相对于北京恒星的位移,可以得到火星的视差。

金星凌日

金星正好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唯一缺点是周期很长,两次金星凌日为一组相隔八年,每组金星凌日相隔105年。进入21世纪后首次金星凌日现象发生在2004年6月8日和2012年的6月6日,下一组金星凌日将是2117年和2125年。庆幸的是我们不用经常测日地距离。(需要应用开普勒第三定律)

具体原理图如下所示(来自网络侵删):


简单回答,期待更多优质答案,祝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