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2018年高考考上了中央财经大学,但是专业被调剂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该怎么办?这个专业好就业吗?

马云春109627350


中央财经大学作为一个财经类专门院校,最好的专业肯定是金融、经济管理、会计、税务、金融工程之类的。

被调剂到一个财经院校的非财经类专业,心里难免肯定会有所失落,但是财经类院校的非财经专业在就业的时候还是有一些自身的优势,毕竟中央财经在所有的大学之中还是相当名气,不会出现很多人认为的盲目开设专业。

中央财经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属于文化与传媒学院,这个专业和其他范院校和综合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的就业方向是从事新闻媒体、出版、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中小学教育,在培养上偏重于对学生的基本文学素养和写作功底的训练。

而中央财经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设置和专业定位上是培养优秀的文化与文学修养,并且兼具一定的经济、管理以及传媒领域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在课程设置上,也有具体的分类除了有文学学科性的理论知识,比如有语言学、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并且有专业技能知识性的课程,比如有公共关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案写作、社会调查等。

也就说中央财经的非财经类专业,更多的是借助于学校的优势专业发挥自己的特长。

虽然说,中央财经大学的非财经类专业,在就业率和薪酬待遇上没有财经类专业好,但是根据历年的情况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有不少进入了知名的财经媒体。

如果自己真的不喜欢汉语言文学专业,就想学经济管理类专业,那么在大二的时候有转专业的机会,可以提早的做好准备。

另外,中央财经的优势专业就是财经类专业,学校开设有金融学和会计学辅修双学位供学生选择。

目前,不少财经类媒体在招聘时候都比较看重应聘者的复合背景,所以如果自己不能转专业,那么可以辅修双学位,这样自己在就业的时候会更有竞争优势。

另外,有些金融类公司在招聘时候,也并不是都要财经类专业。

期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十点深谈


建议复读

这分可惜了,我是这样认为的,来财经院校,以后肯定是要进金融圈的,现在是理工本+财经硕最好,如果没办法财经本也可,但是一定要学好数学和计算机。至于汉语言的话,除非热爱,找工作的时候真的会成为劣势。

有的人说中央财经大学名声很大,就算专业差也可以,这明显错了,理由两点。第一,别说是中央财经大学了,就算是清北复交,差专业找一个满意的工作都够呛,这是我在北京看到的事实,虽说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如果是热爱就另说了,但是将来要找一份工作还是要慎重。第二,北京名校众多,金融圈从来不缺名校学生,将来在金融圈,跟你一起竞争的是清北复交人这样的学校,本来金融圈就饱和,再进入中央财经大学学汉语言拿什么跟别人竞争。

其次,学校是有转专业的政策,但是能转的每个院就那么一两个。就算娃娃上大学还能像高中一样努力,但是都到中央财经大学这个层次了,大家都不是傻子,都是刻苦努力过来的,这里面的竞争应该还要比高中大吧。其次,大学老师给平时分,不仅仅是考试成绩,孩子的情商,能不能给老师留下认真好学的印象都不好说。

但是复读也是冒很大风险的,将来能不能再考到这个分数都不好说,但认为即使少考几十分去一个普通985的理工(数学 物理 计算机等),将来再读研究生,会比现在好得多,反正要混金融圈研究生学历是最基本的,财经学子本科就业和研究生差很大的。

所以,个人建议复读,但也看孩子选择,这么大人了可以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了。

鉴于大家都很关心这个问题,或者说家里的孩子也遇到这个问题,那我就再跟大家讨论一下。

针对部分人说,娃娃可以本科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汉语言,考研再读金融经济之类的。我认为这在理论上行得通,但是娃娃还是要吃很多亏的。现代金融经济的发展已经完全脱离文科的范畴了,很多经济理论,金融理论的发展完全建立在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上了。别说学汉语言的娃娃了,就是学数学的娃娃,学这样的东西都很费劲。有人觉得我危言耸听,但是这就是上世纪经济学发展而来的事实。中央财经大学的经济金融很大程度上是与国际接轨的,就拿中央财经大学cema来说,早年间的学生都是拿两个学位的,数学(由院长签发)和经济学。其中的任课老师接近一半都是国外名校的数学博士,早年cema的学生还要学弦论(当然这是认为当时院长认为大学本科应该兼容并蓄)。

我们姑且认为娃娃高中足够聪明,数学本身很好,但是你花了四年时间学汉语言,别人花了四年时间学数学(当然你可以自学,但是同样刻苦的情况下,别人还有很多优秀的老师指导,也许对数学的理解可能更深刻一些)。其次,经济学是刻画生活中经济运行的学科,讲究经济学感觉,可能从这种熏陶看,也会落后一点。

当然这些前提是建立在娃娃不是真的热爱汉语言上,但是娃娃真的热爱这个,当然要去了。其次,退一步讲,娃娃完全可以去蹭课嘛,但是大一大二打基础阶段,你自己专业的课程很可能就和你想蹭的课冲突了。不管怎样本专业的课还得去上,毕竟先毕业,拿到毕业证才是要紧事,对吧。


suyoooo


报考中央财经大学,被调剂到汉语言文学专业,这已经成为录取事实,是没有办法再改变的了,只能接受。

网络中有许多文章要求报考的时候要求最好专业选择调剂,以期最大程度的录取,这仅仅是保证了被录取,而没有预测专业被调剂后带来的影响。



后续的普通本科一批二批志愿,一般为平行志愿设置,平行志愿设置在填报的时候应该遵循“冲稳保”的原则,但专业调剂的选择要合理,但不是所有院校都选择专业调剂。一般对于“冲一冲”的一所或者两所院校专业选择服从调剂,对于“稳一稳、保一保”的四所院校不一定非要选择专业服从调剂,考生只要在填报的时候精准的利用线差法和位次法合理判断,在线差范围内选择院校,不用专业调剂完全可以。


1.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财政部、北京市共建的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

2.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院于2004年组建,设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文化产业管理、广告学、视觉传达设计、书法学六个本科专业。

3.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具有汉语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新闻出版社、文学网络、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文学写作、教学、宣传等工作。

4.目前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校很多,很多综合性高校都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全国高校毕业生众多,从事汉语言文学专业岗位相对较少,社会就业压力较大。


时光匆匆微微甜


从你的录取结果来看,肯定是把中央财经作为“冲”的志愿来放在前面的。认为进央财就能学财经专业的,这是绝大多数家长的误区,也就造成每年超过一半的考生进入大学才知道录取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所以在这里家长不要太自责,考生也不要接受不了而去复读。下面我提出个人的意见供参考:

①央财读汉语言是否要复读?

如果是学校劝孩子复读,那只是学校的“私心”,为了明年让孩子帮学校冲更好的大学而不顾孩子和家长的煎熬。所以,我不建议复读,每年接触很多的复读的案例,极少有进步的。再说,就算有效果,你就能肯定一定不发生今年填报志愿的错误?

②财经专业真是你的梦中情人?

很多时候我们的惯性思维和功利主义造成我们在选择的时候不是按照“初心”的,这也是财经专业因为薪酬高,大家都趋之若鹜的原因。财经专业真的适合孩子吗?我想我们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何况一个18岁的高中生。所以让孩子到大学里去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再来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何况大二还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

③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鸡肋?

能考入央财,说明你的孩子学习很优秀了,在当地的省属于学习拔尖了,孩子的语文成绩也很好。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就业很广的专业,对孩子今后的就业甚至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所以不要用大众思维来看待就业问题。你的孩子可以平凡,但不要平庸。功利性思维只会造成人发展的局限性。专业好等于好就业,虽然可以帮你解决今后的就业问题,但也会局限孩子的思维和成长。

大学只是一个提供给你成长的平台,把它作为孩子就业的平台那就大错特错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不要用固化的思维限制一个人才的发展,让孩子在大学去寻找和实现自己真正的梦想吧!


杨老师18379219700


报中财,是冲学校报的。思路很好!

换专业,成功率不高;双学位,会计辅修好通过,金融辅修不好通过。

想读中财的金融专业,是需要北大分数的。中财的很多专业都是边缘化专业,但是都开设经济类课程。

关于就业,学校的牌子很重要。进四大,去银行,考公务员,都可以!

还有,可以跨专业考研!

说明:我家女儿,中财非核心专业的。


此心安处bj


为什么要复读?已经熬过高考,学生和家长还想再遭罪一年?何况现在大家对年龄简直讳莫如深,三年都快一代人了,上大学又大一岁,以后干啥都比人大一岁,闹心不?时光走了找补不回来!

考进央财已然很好,是个优秀的第一学历了,所谓专业,确实如有人所说,现在有几个人在从事大学的专业?央财是金融财经领域王牌,多少人在央财的培训课中继续深造,都能改变自己,何况正经本科生,四年时间多利用央财的环境师资氛围,照样比别人占据地利。

孩子能考上已经很好,不要给太多压力,汉语多美,也是值得好好学习的,学好会非常受益,说汉语言文学是就业劣势专业的,说白了也是根本没学到精髓,任何专业,学好都是有用的。


沧沧8


首先恭喜你儿子上了央财,高考分数肯定不低,专业被调剂,也是刚刚上线,上央财肯定想上财经类专业,有机会大一后再转专业,就要求大一下功夫,校内再考 ,有很多成功例子。这点给儿子讲清楚,再不行也可以三年后再考研转专业,总之上了央财,值得祝贺,大学通过努力再改变自己心想。


才高八斗82383220


能考上中央财经,说明成绩还不错。除非志愿当老师、文秘等职业,如果志不在此,还是复读吧,考个更好的学校和专业。很多人的经历,包括我,读错专业,入错行,终身后悔。有亲戚报西南某学想当老师,结果当兽医。堂弟考上华北某力,想学电力,学了营销,现在在街上发小广告。我当年想学气象,结果调剂到物理,学的苦不说,工作还不好找,找到好的单位,又因专业,职业发展处处受限,反正第一个专业很重要。

考研是出路,换专业难度大,成功的少,去报差的学校成功机会多一点。既使成功,但就业时,人家仍以本科专业为主,人家认可高考出来成绩。我们单位有个小同事,想考研,领导说在职的,学校专业她都不喜欢,那没办法只有辞职去考,原来学得是汉语言文学,后来考上北京某名校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后来听说,去找工作不太顺,原校留校名额有限没留成,外企又只看本科专业,最后到一个偏远民族地方私立学校带国际班。


剑灵39429335


这个录取结果可以说亦喜亦忧,多少有点遗憾。学校是好学校,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确不怎么样,就业比较困难,类似的情况其实不在少数。不过,既然当初选择了服从调剂,应该有所心理准备,也不必太纠结,还是面对现实,先去读着。可以考虑辅修个感兴趣专业或热门专业(比如金融学)的双学位,无论将来跨专业考研或者就业都有益处。从另一方面来讲,无论是本科毕业,还是研究生毕业,从事非本专业工作的比例基本上要多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上大学所学知识有限,重要的是要学会和培养自学的能力,这才是关键。身边的一个例子,一个本科、研究生都是生物工程专业的,自学考证去了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收入相当不错。所以,学什么专业,未必就决定你将来的职业。


小猪房论


作为一个刚大学毕业的毕业生,我来谈谈我的经验吧!每个专业有自己所在的价值,文学类的专业确实不太多,但不代表社会需求量少!不管什么专业,能找到完全对口的学生少之又少。毕业后选择的路有很多,找工作,考研,事业单位,公务员(限制文学类岗位的岗位很多,所以上岸难度会低一些)。您儿子现在结果已定,学校也不错,找工作不成问题。所以开开心心准备大学时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