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得越多,孩子越差吗?

奕珊4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 李妍琼:

现在家庭里面基本上是一个孩子或者是两个孩子,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和精力保障有余、方法欠妥。许多家长感到付出的越多,收获的越少?!也就是管的越多,孩子越差。

正确理解孩子的感受

昨天下午去超市购物,听到一个接近两岁男童孩子大嗓门的哭诉声:“我就要小熊饼干”。 奶奶发声:小熊饼干个头太小,你又不会抓,弄得到处都是,难以收拾……咱们去买“奥利奥”饼干,孩子顿时躺地打滚…… 这种情景在有孩子的家庭里是司空见惯,忽略孩子的需求,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孩子。

这位奶奶的做法与大多数家长一样,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感受,孩子只能与家长建立起了心灵层面的“隔离带区域”。就像盐碱地种庄稼,基本颗粒无收。

分清楚是“管”还是“控制”

“管”体现出来的是:温暖陪伴、合情合理满足孩子的需求。那么,反过来的“控制”’体现出来的是:家长用自己的价值观和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孩子,还要求孩子无条件接纳自己的观点。多么明显的“控制”。

认知协调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家长常常不能这样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确保孩子认知协调一致很重要,当我们大脑中有两种不同认知的时候,会感到很不舒服。

就如同一个人爱喝碳酸饮料有害健康,又看到碳酸饮料不利于健康的宣传,就觉得不舒服。这种情况有两种解决办法:改变自己内部认知,比如不喝碳酸饮料。寻求外部支持,比如碳酸饮料酸甜可口。

但是,外部支持理由太充分的情况下,人的内部认知不会改变。 所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以引导和教育为主,严与松要得当。

当作为家长,要有意识保护好孩子的主观和客观世界认知的一致协调性,自然也就避免了管的越多,孩子越差的情况出现。

为了更好的服务头条读者,欢迎加入头条读者微信交流群,讨论、学习、共同成长,详询请发私信。

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


究竟是什么使家长陷入了管得越多,孩子越懒散的怪圈?以下三种“管”,极易导致孩子学习动力不足,没有责任感,松懈懒散,家长朋友们快来对照着看看,自己是否“躺枪”了呢?

1 .过度干预

过度干预,会削弱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许多家长在孩子上小学甚至上中学之后,仍然认为孩子还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动。仍然像对待幼儿期的孩子一样“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从收拾书包、整理房间这些生活小事,到孩子的学习细节,比如何时开始预习复习、报什么课外班等,无不参与、无不干预,有时甚至直接替孩子作决定。久而久之,孩子变得越来越依赖父母,变得不爱动脑,懒得思考,懒得操心,自主管理的能力自然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2 .过度奖励

过度奖励,会破坏孩子的内在积极性。有些家长秉持“少批评多表扬”的教育理念,认为表扬和奖赏能够让孩子更自信、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殊不知,奖励用得不对,也会产生负面效果。家长如果总是将奖励作为激发孩子做事的手段,孩子以后做任何事都会渴望得到奖励,就不会重视做事本身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也不会彻底地投入,进而对某种行为或学习逐渐失去内在的动力和积极性。

3 .过度保护

过度保护,会剥夺孩子为自己负责的机会。因为担心孩子饿着不惜追着孩子喂饭;因为孩子哭闹就给孩子买不需要的玩具;因为怕孩子烫着、怕孩子摔碎碗碟就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家长一心爱子心切、护子心切,殊不知,在这样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保护中,孩子渐渐失去了为自己负责、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负责的机会。

以上三种“管”法比较典型和普遍,容易导致孩子拖沓、懒散、缺乏责任心。怎么办?我建议您可以这样“管”:

1.多放手,培养孩子自主意识

家长要逐渐对孩子放手,对孩子少一些控制和干涉,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去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应该允许他们失败,给他们尝试错误、并改正错误的机会。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先由父母协助、指导和督促,逐渐过渡到由孩子自主安排、自主完成。这样能使孩子获得自我控制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管理的决心和意志。急于插手、急于纠正,就会使孩子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产生依赖感,不愿也不敢探究未知的事物。

2.不放任,树立孩子规则意识

对孩子充分信任和放手,重视孩子的自由意志和独立思考,并不意味着孩子就可以我行我素,也不意味着对规则的轻视和抛弃,而是允许孩子拥有有限的自由。家长要给孩子明确自主的范围,什么是可以适当放宽的,什么是需要限制的,什么是必须严格遵守的。比如作息,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确定能够保证孩子充足睡眠的上床时间和起床时间,绝对禁止因为赖床而上学迟到。如果放纵下去,精神状态就会出现问题,变得懒散和无所谓,更不可能勤奋和刻苦了。因此,家长要加强监督,和学校密切配合,帮助孩子强化规则意识和日常规范,养成良好习惯,让孩子明白“越自律才能越自由”。

3.巧奖励,激发孩子内在动力

家长要多使用内部奖励,少使用外部奖励。孩子通过积极地探究和了解周围世界,由此产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本身就是对孩子奖赏,此时家长如果能够及时肯定、及时鼓励并给予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这种奖励就是内在奖励。相反,家长为了让孩子做某事而给予物质上的承诺和奖赏,就是外部奖励。比如,晨跑时家长鼓励孩子坚持跑完1000米,并在跑完后肯定孩子有毅力、能吃苦,就是一种内部奖励。如果家长承诺孩子跑完1000米就可以买一双新跑鞋,就是一种外部奖励。这种奖励变成了贿赂和交换,它削弱了孩子自身的能动性,分散了他的注意力,使他觉得自己的行为是由这些报酬和奖励引起的,孩子会更多地关注行为的结果而忽略行为本身,很容易对某种行为或学习逐渐失去兴趣。

4.正归因,引导孩子承担责任

要进行内部的、积极的归因,不要外部的、消极的归因。有些孩子考试没考好,回到家就抱怨某老师不会教,或是说自己不是学习的料,这就是典型的外部的、消极的归因,这种归因方式往往会造成推卸责任、逃避现实的不良影响。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认真、努力与否等,是个人自己可以调节控制的因素,这种归因不但是一种内部归因,也是一种积极归因,这样的孩子学习动力必然是充足的,偶尔成绩不如意也会在日后积极作出调整。孩子出现外部、消极归因的苗头,家长一定要高度敏感并及时引导,不能任由孩子推诿责任,否则孩子的责任心会逐渐淡漠,慢慢变得对自己的学习也不想上心、不愿负责了。


以上四种“管”法,家长可以尝试使用,但我始终认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育儿真理,每一种方法对不同的孩子和家庭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建议家长在充分了解、尊重孩子个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管”孩子。

如果你跟我一样在育儿之路遇到什么难题,欢迎随时关氵主达肤人,教你轻松带娃!如果你也跟我一样生完宝宝之后脸上长了点…点…尽早寻求达肤人帮助。我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本来满脸辬点的我,如今在达肤人的帮助下解决了面子上的问题!愿您把孩子“管” 得朝气蓬勃,充满向上的生机与活力!


Mika米卡丘


家长管得越多,孩子不一定差,但肯定会受到影响。

举个真实的例子,大姐家的老大从小就特别优秀。为此,做生意的大姐为了孩子去更好的学校读书,放弃自己在县里的生意,去市里给孩子当陪读。在市里的学区房里,大姐全身心投在孩子身上。


因为认识的人寥寥无几,大姐哪也不去,一心一意陪孩子,整天围着孩子转,丢了自己。她觉得自己放弃了一切,来到陌生的环境陪读,自然希望孩子成绩优异,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付出。可是市里竞争那么激烈,孩子不能每次都考前几名,所以一旦孩子取得不理想的成绩,大姐就崩溃了,对孩子严加指责,久而久之,孩子对她非常的反感。孩子跟大姐顶嘴,甚至出走。大姐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这样付出到底是为了什么?虽然孩子的成绩还不错,但是亲子关系一度不太好。

有了这个教训之后,生下二宝后,大姐不再包办他的一切,遇到什么事情都让孩子拿主意。可这个孩子却跟老大完全不同,大概是从小给他独立的空间吧,他处事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在外常常打电话回来,跟大姐商量应该怎样决定。


所以,管的多,孩子不一定会差,但是他绝对会受到影响。

管的多,柔弱的孩子,自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受到影响,让他对大人形成依赖。遇到个性强的孩子,直接就是叛逆。

所以,管孩子要把握一个度。对他,既不能像对待你的附属品一样严加控制。也不能,任由他如野草一般放养。不管孩子,那叫放纵,而不是放养。


睿妈爱育儿


管的越多,不见得孩子越差,就算是管的越少,孩子也不一定优秀,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孩子的优秀是需要家长用心栽培的,不是单纯管出来的!



1.发现孩子做错事情,就得教育,教育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分析原因给孩子听,然后听取孩子意见,用这种交心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和改正,并牢记在心!



2.不要过于干涉孩子,孩子大了,就会有自己的小想法,只要不是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不利的,家长就不要过于干涉!让孩子自由发挥他(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多和孩子聊天,家长耐心的和孩子聊天,能够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只要足够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更好的指导一些生活学习中容易出现的小问题。



4.不要高高在上,过于严厉,和孩子有时候可以做个朋友,一起玩游戏一起说悄悄话,这样的活动对孩子是非常有益的,可以增加亲子之间的情感,可以让孩子敞开心扉,而不是一味的用严肃的态度对孩子要求这儿要求那儿!



每个孩子的是优秀的,只是家长们缺乏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孩子的童年是开心美好的,不要让父母的管、管、管而束缚了孩子的天真和童趣,教育是要分方法的,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找到针对自己孩子最适合的教育方法!


家有子子


管得越多,孩子越差吗?

首先从标题来说比较宽泛,因为管教也是需要根据孩子具体的发展阶段做相应的管教。

第一阶段:2-6岁

这个阶段的管教更多的是管好父母自己,孩子需要的是尊重,鼓励,关爱。

而且孩子是非常依赖父母的,孩子的语言发展、思考力发展、习惯培养以及性格发展等等大部分都是从父母那边学过来的,可以说父母的言行举止就是孩子的榜样,标杆。

第二阶段:7-12岁

这个阶段孩子父母少管教,但要关注、引导。再说一遍要关注、学分巧妙引导!

(关注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状况,出现偏差,父母做好功课,巧妙引导)

这时,孩子是一个矛盾体,孩子对父母属于又很依赖,又想剥离开父母依赖的阶段。孩子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是快速发展且复杂多变的。

所以,作为父母自己也很复杂,管的多呢?怕孩子叛逆;管少了,孩子又怕学坏或者该学习的年龄没有好好的学习,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

这个阶段父母多陪伴更实在一点,因为再过几年,想陪伴孩子,孩子都不愿意了。

第三阶段:13岁之后父母还要管教吗?

管教肯定要的,但问题是管教的效果非常有限,因为上初中的小孩子自我意识,独立意识非常的强,甚至有些都不想父母管教了。

所以,父母孩子更多的是去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时关注孩子发展,不管是侧面还是正面。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慧爸谈育儿


很多时候,家长发现,自己羡慕的那个孩子,活在朋友圈,他的名字叫做“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主动,作业认真完成,业余学游泳、练钢琴、骑单车,活力四射。反观自己家孩子,总是让人大失所望。


明明自己也下了功夫、花了时间和精力管孩子,可是孩子总是懒懒散散,作业敷衍拖延,报个兴趣班三分钟热度便吵着闹着不愿意去,甚至每天按时起床都变成一件麻烦事。


于是家长们陷入了一个怪圈:管得越多,孩子越懒散。


1. 管孩子,不能过度


有一句老话叫做“皇帝不急太监急”,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常常上演:


早晨上学都快迟到了,家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孩子依然慢条斯理起床,磨磨蹭蹭洗漱;


到了夜晚做作业到10点多,家长急着催孩子赶紧写完睡觉,担心睡眠不足,孩子依旧我行我素,能拖一会是一会。


孩子懒散、拖延的坏习惯,很多时候源自父母管的过度。


有些父母,对孩子过度干预,明明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却表现得比孩子还急,一直催促着、控制着孩子的节奏。


对孩子干涉过多,会使他逐渐产生依赖性,认为反正做不好或做不完都有爸爸妈妈帮他完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懒散的性格。


还有的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当孩子想尝试自己做一件事时,总是以"你还小,这种事还做不了"阻止孩子,甚至会觉得他做的不够好或是动作太慢,干脆代替孩子把事做完。


过度保护,打击了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孩子缺少体验成功的机会,慢慢会觉得自己是没用的、差劲的,丧失自信心。


对父母的依赖、遇事畏难不敢尝试、缺乏上进心,逐渐就演变成懒散的性格。


成长路上,孩子逐渐独立是不可替代的过程,父母不能越俎代庖。


钱志亮工作室


两代人之间,即使在感情上亲密无间,也会存在价值观上的冲突,父母的许多教诲,在父母看来都是真理,在孩子眼里却是落伍的,是陈旧和老土的代名词。他瞧不起老一辈的观念,却又不得不接受,内心的抗拒油然而生。
父母总是习惯于支配,但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独立的过程,也就是摆脱这种支配的过程。一方面是支配,一方面是摆脱支配,这两者必然产生冲突。
在动物界,它们都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决这种冲突,有的是孩子一长大就离开父母,从此互不干扰,矛盾自然消失。有的是到了青春期,仍然留在族群里,但必须服从家长,直到有一天它强壮到再也不能屈尊,要么分群,要么篡位,以决斗的方式分出胜负。
人类社会比较复杂,两代人同居的时间太长,做父母的既希望孩子独立,又希望他们永远处于自己的支配之下,这怎么可能呢?实际上,每一个家庭都在进行这样的战争,只不过战争的形式有的温和,有的粗暴,战争的结果也各不相同罢了。
时代在前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观,文化氛围也不同,而孩子是新时代的代表,父母则意味着过去。
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待孩子的问题,而且我们的表达方式也让孩子难以接受。曾经在水果摊前听到两个女摊主闲聊,一个抱怨说,上初中的儿子学习不认真,每天都上网,问他还不耐烦,没法管。另一个问她,孩子上网都在做什么,她回答说:“谁知道呢,我又不懂!”我想,在这样的状况下,她是不可能就上网的问题和儿子好好交流的,在儿子眼里,你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人,你有什么资格教训他?
要达到两代人的和谐,不仅需要理解和宽容,也需要父母与时俱进。有时候,我们几十年人生经验的积累,那都是真正宝贵的东西,只需要换一种方式表达出来,就可以为孩子所接受。
那些在各个网吧寻找自己的孩子,或者千方百计监视孩子,非要把孩子拉回所谓的正常轨道的父母,没有一个会成功。因为双方已经成为战争态势,你要想战胜他,除非他灭亡。但无论以体力、时间还是精神上的顽强来说,父母都不是孩子的对手,最终失败的都是大人。这场战争所争夺的东西是孩子的心,心本是属于孩子的,大人去争夺,无异于侵略,短期内可能占领土地,打胜几个战役,但这是一场持久战,侵略者很难熬过原主人。
很多年轻时关系紧张的父子或母子,到老年趋于融洽,因为父母随着体力的衰退和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的下降,不得不放弃自己对孩子的支配,在家庭中变得随和而宽容了,孩子则随着阅历的增加,尤其是自己也做了父母,对上一辈人有了更深的理解,又由于实际上取得了家庭的支配权,两代人之间的力量平衡重新确立,对抗减弱,达到了相对和平。
父母对孩子往往过度干预,一方面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和所谓的责任心,另一方面是因为父母的自以为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犹如一场旷日持久的拉力赛,父母总希望将孩子塑造成自己认为应该成为的那种人,而孩子却希望成为自己愿意成为的人,如果双方的愿望是一致的,那么孩子和父母就如同战友,形成合力。如果相反,则相互对抗、消耗,两败俱伤。
只有目标一致才会双赢,如果不一致,干预越多失败越大。

听说吧心理咨询


楼主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我觉得任何问题都不要把它极端化,首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觉得既不提倡一味地放任自流,也不要提倡过度管理、步步紧逼。极度的宽松和极度的施压在一定程度上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所以我们反对这种过犹不及的管理方式。所谓适度就是需要找到一种平衡性,根据孩子的天性和父母的文化水平去选择最适合孩子的管理办法,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和成长。

就如刚才说的,所谓的过度干预,会削弱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许多家长在孩子上小学甚至上中学之后,仍然认为孩子还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动。仍然像对待幼儿期的孩子一样“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从收拾书包、整理房间这些生活小事,到孩子的学习细节,比如何时开始预习复习、报什么课外班等,无不参与、无不干预,有时甚至直接替孩子作决定。久而久之,孩子变得越来越依赖父母,变得不爱动脑,懒得思考,懒得操心,自主管理的能力自然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那么另一种就是过度保护,这会剥夺孩子为自己负责的机会。因为担心孩子饿着不惜追着孩子喂饭;因为孩子哭闹就给孩子买不需要的玩具;因为怕孩子烫着、怕孩子摔碎碗碟就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家长一心爱子心切、护子心切,殊不知,在这样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保护中,孩子渐渐失去了为自己负责、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负责的机会。

以上这两种过度的行为显然都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但是不能因为过度就可以说管的越多孩子越差,聪明的家长会知道哪些地方需要多管孩子,哪些地方交给孩子自己去成长和探索。这才是一个聪明的家长应该懂得道理

答者:暖心理的独泊伊河

快来关注暖心理头条号,温暖你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


暖心理


父母管的越多,孩子自控力越弱

孩子听话并不意味着自控能力强,父母管得越多,孩子的自控力可能越弱。有的父母习惯天天督促孩子学习,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每样事做多长时间都严格控制,如孩子不能照此执行,就认为孩子不听话、不自觉。其实,这反而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天长日久,有的孩子会产生强烈逆反心理,表现为不听父母话;有的则会自控力下降,一旦欲望不能及时满足,就可能在失控中干出出格事。 

 

父母可适当将时间、空间还给孩子,由孩子自己调配。此外,引导孩子珍惜时间,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确立符合本人实际情况的学习生活目标。当孩子提出要求时,有意延迟对孩子欲望要求的满足,让孩子付出一定辛苦或努力才能得到想得到的东西。


水中一漫月


恐怕是这样的。管得多,主要表现有三方面,关心过度,说教过度,帮忙过度。

1、 关心过度。关心过度主要表现在父母,甚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对于儿童的起居生活、学业成绩过多的关注、询问、提醒。这样的爱给了孩子巨大的压力。当孩子独自面对陌生环境时,往往表现为无所适从,适应能力极差。

2、说教过度。说教如果先入为主,思考必然趋之若鹜。教的越多,想得越少。尤其是在早期教育与小学教育阶段,应该鼓励孩子去尝试、去探索、去受挫,教的太多,实际上是剥夺了学生主动获取经验,探究个性发展的权力与空间。

3、帮忙过度。家长总是怕孩子想不通,说不准,做不到,所以就会想方设法帮助孩子。关心不成,就说教,说教不成,就直接上手了。有的帮忙穿衣服、穿鞋子,有的帮忙喂饭,有的帮忙补习功课、有的帮忙背书包……很多家长真是为孩子提供了全天候的服务与帮助。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其一,孩子缺乏自理能力,没有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其二,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较差,容易激惹动怒。其三,缺乏生活经验,适应环境能力较弱。其四,不善于与小伙伴进行正常交往,由于伙伴不会刻意迁就与忍让他,他感到了一种不适与不安,因此这样的孩子交友方面也会困难重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少做多看,既是信任孩子,也是尊重孩子。这样一来,孩子成长得反而更快一些。(via勇赫大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