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唱戲沒有擴音器,那戲台下面的人能聽到嗎?有何依據?

用戶14799493283


古代戲臺雖然沒有如今的混響、擴音器,但臺底下的觀眾依然可以聽得清楚,除了演員們深厚的功底,渾厚的嗓音外,戲臺的“巧妙設計”也是一大關鍵因素。

下面,小君就給大家講講古人為了戲臺擴音而發揮的智慧吧。

“用井和大缸”

先舉個故宮暢音閣的例子吧。

上面這個就是位於如今故宮珍寶館內的暢音閣大戲臺。它建於乾隆年間,是一座三層戲臺,在當年,每逢各種節日,如元旦、立春、上元、端午、七夕、中秋、重陽、冬至、除夕以及皇帝登極、帝后的生日等重大慶典,都要在宮中看戲,而暢音閣就是其中之一的聽戲點。

而這座暢音閣大戲臺的設計也很有特點,它明面上分為三層,從下至上分別名為壽臺、祿臺和福臺,很碩大,演出時,演員們在臺上演,而皇帝后妃太后就坐在戲臺對面的閱是樓觀看。

那麼,演員們的聲音是如何擴大的呢?

玄機就在暢音閣的臺子底下(如下圖)

這個是暢音閣的地下室,位於舞臺下方,在室中有一個井,號稱“共鳴地井”,當演員演唱時聲音就可以通過這口井的共鳴起到放大作用,類似於原始版擴音器和音響。

還有如頤和園的德和園大戲樓(如下圖)

也是三層,其地下室也安有水井,同時還放置了大水缸,起聚音和共鳴作用。

“用水面”

在很多私家園林中,各位都會看到這樣的水上戲臺(如下圖)

建在水面除了有美觀,意境和防火之效,其實還有利用水面擴音的作用,也是一大特色。

“用藻井”

小君在去看綦江東溪鎮古街的萬天宮和南華宮時還意外的發現,這兩座宮內有古戲臺,而在古戲臺的天花板有一個這樣的東西(如下圖)

比如南華宮內部的這個,它呈八角形,其內圍列有兩層斗拱,由下而上層層疊收。這個叫“藻井”,除了有美觀和建築學上的功能外,還有擴音的作用,實在是精巧和智慧至極!

所以啊,古人在那個沒有電力的時代,能想出如此環保的方式來擴音,真真是太牛!


宮殿君


古代戲臺不像現在的劇場,隨隨便便就能容納幾百人,古代的戲臺很小,比如北京的正乙祠、湖廣會館等比較知名的地方,其場地的大小就非常的有限。

還有一些戲臺在茶樓的大廳裡,中間是戲臺,觀眾環繞著戲臺而坐,這樣不止在一樓,在二樓三樓的觀眾,也能看到戲曲演出。

而且戲臺所在的地方除了小之外,在一些茶樓等環形建築裡,演員們還可以通過這些建築的迴音,來增強聲音效果。

不過這種利用建築來增強聲音的方法,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奏效的,所以古代戲曲演員最重要的還是靠練,經過不斷地練習,來提高聲音以及嗓音的穿透力。

還有一個就是發音方法吧,以前我的音樂老師跟我說,像帕瓦羅蒂那樣的高音歌唱家,他們在幾千人的歌劇院,都不需要現代音響,而是利用胸腔共鳴發出的音,灌滿整個歌劇院。

這種方法其實和上面利用建築回聲的方法差不多,只不過他們的面積有所區別而已。另外,在臺下襬上一些瓶瓶罐罐的,也有一定的回聲效果。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架上鏤空的戲臺,當戲曲演員的聲音傳到戲臺,會被戲臺反射回來,將聲音擴大數倍,這與打鼓有異曲同工之妙。

再有就是那種專門建設的戲臺,在建造的過程中,會考慮到放大聲音的特點,比如寧波的天一閣戲臺(圖三),上面設立的螺旋,就是使聲音環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