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端午” 漫话老枣庄历史上的端午节习俗,全知道的寥寥无几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今天小编就带你来了解一下,咱们当地从古自今出现过的端午节习俗。

插艾

在老枣庄每家每户的房檐下要插艾枝。用来表达一种祈求平安的美好意愿。此外,艾叶是中药,有驱虫、祛病之功效,民间认为能消灾避邪,以障瘟毒。

“粽情端午” 漫话老枣庄历史上的端午节习俗,全知道的寥寥无几

包粽子

这个是最基本的习俗,就是用粽叶或苇叶包裹糯米、红枣、鲜肉(最近兴起)(我家自创了包鹌鹑蛋效果特别棒),使其为三角形,然后用细绳固定缠绕,放入水中煮熟食用。民间有“吃了端午粽,一年不生病”之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而且生活节奏快,一般都是出去购买,家中如果有老年人会包的,往往也会自己动手包。

“粽情端午” 漫话老枣庄历史上的端午节习俗,全知道的寥寥无几

煮茶叶蛋

采集艾叶或用茶叶煮鸡蛋,民间认为吃了能健身强体,防病治病。

“粽情端午” 漫话老枣庄历史上的端午节习俗,全知道的寥寥无几

拴五色线

何谓五色?就是传统风水学说中象征五方五行的 “ 青、红、白、黑、黄 ” 五种颜色,这五种颜色都是吉祥的颜色。端午节早晨,要用五色丝线拧成一股系于手腕上,这样可以祛灾避邪。端午后第一场雨或第一次洗澡时要取下扔进水中,说是能变成蛇。

“粽情端午” 漫话老枣庄历史上的端午节习俗,全知道的寥寥无几

采五叶茶

住在山区的家庭主妇一般在端午节的清晨会采集五叶茶。哪五叶?你可能都没听说过,桑叶、枣叶、石榴叶、山楂叶,把它们采集后放在锅里炒,炒制都一定火候再加水煮沸,供家人当天饮用,剩余的晒干当茶叶供日后泡茶用。这种茶叶具有防暑、消炎、明目等功效。会制作这种茶的人已经很少了。

“粽情端午” 漫话老枣庄历史上的端午节习俗,全知道的寥寥无几

炒糊粮茶

有的地方,上述几种茶叶难以采集,家里的妇女便在端午节这一天将五谷杂粮炒糊,类似于枣庄的炒面,然后贮于罐中,泡茶全家饮用,也作老人、儿童祛寒、消食、防病之用。说实话,那是穷但不好喝也就是图个吉利,现在也很少人做了。

“粽情端午” 漫话老枣庄历史上的端午节习俗,全知道的寥寥无几

泡石榴叶洗眼

由于枣庄的石榴树比较多,在端午节的大清早,家里的妇女会采集院内石榴叶或花瓣泡在水盆中,用来洗眼,认为可以养目,不害眼疾,也有用此水洗头的。这种传统也慢慢消失了。

“粽情端午” 漫话老枣庄历史上的端午节习俗,全知道的寥寥无几

作为一个枣庄人,端午节的这些传统你知道几个,我想肯定是粽子、插艾、茶叶蛋吧,但一定不要忘了咱们老枣庄很久以前可有很多习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