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的「繁榮」經不住歷史數據的詰問

民国的“繁荣”经不住历史数据的诘问

(以民國時期佃農悲慘生活為創作原型的舞臺劇《白毛女》在海內外廣泛傳播。新華網記者 馬曹冉攝)

總是有一些“民國粉”將民國時期理想化,認為當時的社會重視教育、農民富足、經濟繁榮、社會和諧。其實,依據歷史資料來看,這些看法過於美化民國,可說是“民國粉”們的一廂情願。

從經常被人提起的民國教育來看,普及程度不高,“文盲遍地”才是描述當時民眾文化程度的貼切詞語。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蘇世民書院特聘教授王紹光指出,民國確實有大師,也有辦得不錯的大學,但跟絕大多數人沒什麼關係。民國時期,能上大學的人絕大多數來自地主、富農、商人、學界、政界、醫生、軍警,而來自工農階層的人非常少。至1936年,全國的大學不過百所,解放前夕到1949年前後中國只有89所大學和52所專科學校,在校生是8萬人。民國從1912年算起到1949年,38年間一共有21.8萬人獲得大學畢業文憑,平均算下來能拿到大學文憑的一年不到6000人。根據《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的記載,1949年中國的文盲率大約是80%,而且被視為識字的20%的人當中,已經包括了那些只認識幾百個中國漢字的人和在今天只能列為半文盲的人。也難怪蔣介石都曾在講話中感嘆“共產黨最重視的就是教育,他們什麼經費都可以少,教育經費一定要籌到,反觀我們,部分地方的高小學校就完全停下來了,常常拿教育經費來做旁的用。”

再來看看經常被部分電影、小說描繪成田園牧歌式的民國農村生活,其實也多是想象。民國時期的農村生活好不好,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最有發言權,而身處其中的外國記者群體忠實地記錄下了他們所看到的一切。美國記者韓丁在其《翻身》一書中稱,民國農村人民的處境就像一個人永遠站在齊頸深的水裡,一個小浪就足以把他淹死。在地主階級的統治下,率眾起義的農民首領們,不是被收買,就是被砍頭,他們的追隨者則被活活地剁成肉塊、燒死、剝皮,或活埋。作為中立人士的美國記者傑克·貝爾登在《中國震撼世界》一書中稱,蔣介石政權從中國農民那裡榨取的財富,恐怕比中國悠久而曲折的歷史上的任何一個統治者都多。在過去的華北和現在的蔣管區,新年對於貧農和佃戶是憂愁難熬的災殃。佃戶們被迫出門東躲西藏,以逃避地主及其狗腿子追討年關債,而這番景象在國民黨統治區非常普遍,天天都在發生。

民國時期的經濟更是遠稱不上繁榮。有人稱民國時期的上海很繁榮,但這是有原因的。在當時,整個國家90%的產業還是農業,大部分人也住在農村,工業產業結構非常落後。從全國層面看,投資超過100萬的只有69位資本家,投資超過10萬的只有1439位資本家,而投資中的絕大部分在上海或者是東北。所以,在當時,繁榮的上海只是個例,並不能代表當時中國的發展情況。事實是,民國時期的經濟增長很慢,1914年到1936年的GDP平均增長率才只有2.7%,其中也包括了國民黨政府“黃金十年”階段。從歷史數據上來看,民國的經濟表現在當時也輸給了大部分的非洲國家。雖然現在常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代表貧窮,但是,1949年,跟非洲比,中國僅僅比四個非洲國家的人均收入高,其他的非洲國家的人均收入都比中國高,印度也比中國高。

總之,從以上各方面的歷史數據可見,民國還真不是一個多理想的時期,對普通老百姓而言,“生活困苦”可能是對當時更為貼切的寫照。

(參見:《民國是“黃金時代”?這才是真實的民國》《民國真的有那麼好嗎?》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